日美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慘重,為何要強攻而不選擇困死日軍呢?

硫磺島在太平洋上並不算太大,但是,這個小小的島嶼卻是二戰中美軍心中的痛。在這個小島上,美軍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事後諸葛亮朋友都說,為什麼同樣能夠達到奪取硫磺島的目的,美國要採用強攻的方法來奪取硫磺島,而不選擇長期圍困呢?

日美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慘重,為何要強攻而不選擇困死日軍呢?

原因就在於美軍當時的選項裡就沒有長期圍困這一項,美軍必須以雷霆之勢奪取硫磺島,狠狠地打擊日軍。

其實在1944年的時候,日本人在丟失了馬紹爾群島之後,就已經意識到這場仗可能打不贏。於是日本人就開始,利用手頭的各種物資來打造一個堅實的防禦圈,以此來抵抗,可能到來的美軍進攻,而硫磺島就是這麼支愣在整個防禦圈的最前沿。

而在美國的戰略思想中,硫磺島是一個必須要奪取的島嶼,有了硫磺島之後,美軍就能夠對天皇的洗腳池,沖繩島進行攻擊。一旦沖繩島落入美軍之手後,日本的本土就將在強大的美軍炮火範圍之內。大量的美軍就可以以沖繩島作為跳板,源源不斷的向日本本土挺進,所以硫磺島必須迅速奪取。

日美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慘重,為何要強攻而不選擇困死日軍呢?

而且硫磺島的位置非常的重要。它位於塞班以及日本本土之間,此時的塞班島已經在美國的控制之中,擁有了塞班島之後,美軍的戰略轟炸機才能夠對日本的本土進行轟炸。

但是由於塞班島到東京的航程還是比較大,一旦轟炸機受傷,或者出現各種各樣複雜的故障時,這些轟炸機是難以安全返航的,美國人對於這種損失是不願意接受的。所以美軍急於在塞班島至東京之間,再尋求一個合格的空中前進基地,方便他們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

而硫磺島橫亙在這二者之間,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由於它的位置比較特殊,對於日本當局來說還能夠起到一個哨兵的作用,對於美軍從塞班島起飛的機群起到一個預警的效果。面對這麼一個空襲吹哨人的角色,美軍豈能不從速拿下,以此來確保自己的空中安全。

日美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慘重,為何要強攻而不選擇困死日軍呢?

不僅如此,硫磺島一旦落入美軍的手中,就能夠有效地解決美軍戰鬥機航程短的劣勢。在硫磺島起飛的美國戰鬥機,可以全程陪護轟炸機,對日本進行狂轟濫炸。

所以從這一點上看,美國人有迫切奪取硫磺島,以為己用的急迫性,所以說美軍不會採取更耗時的圍困戰術,而是要採取強攻。而且美軍認為這個小島是非常容易得手的,他們擬定的戰役時間僅僅為五天。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用了七個五天美軍都沒有完整的控制住這個小島。

日本的慄林忠道中將,是一個很不日本的將軍,他的軍隊中沒有無謂的萬歲衝鋒,沒有像以往那樣死守攤頭,而是將敵人放進來打,以折缽山為中心進行各種坑道戰術,真心把美國人給坑到了。

日美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慘重,為何要強攻而不選擇困死日軍呢?

硫磺島戰役是美軍在整個太平洋戰役期間,唯一一次美軍傷亡,超過日本的戰役。但是美軍付出的傷亡是值回票價的,在佔領硫磺島不久,大量的戰鬥機部隊就進駐了硫磺島。

在這些戰鬥機的掩護之下,美軍的轟炸效果整整提高了一倍有餘,這也加速了日本鬼子的崩潰。可以說,美軍的犧牲還是值得的。這也客觀解釋了美軍發動這場戰役的迫切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