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唯一的畲族鄉鎮原來在這

畲(shē)族,中國南方遊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

安徽唯一的畲族鄉鎮原來在這

畲(shē)族新娘

站在浙皖兩省的交界處可以看到山的周邊是安徽省境內而山的那一邊則是浙江省了,兩省之間就以這座為“千秋關”的隧道為標誌,而橫跨浙皖兩省的這個鄉鎮則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鄉鎮,它叫雲梯畲族鄉。

千秋畲族村,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雲梯畲族鄉下轄村,畲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70%多,它是 “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在少數民族文化漸漸淡出歷史舞臺的今天,它是如何“拯救”其自身的畲族文化,提高其知名度,並實現鄉村振興的呢?

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境內保留了比較傳統的習俗,諸如穿的衣服還是傳統的畲族服裝,在雲梯畲族鄉可以看到很多穿著畲族衣服的姑娘,給人一種淳樸而歸真的傳統文化生活的韻味。

安徽唯一的畲族鄉鎮原來在這

畲(shē)族傳統服飾

畲族有自己的傳統服飾,畲族男子的服裝樣式有兩種,一種是平常穿的大襟無領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種是結婚或祭祖時穿的禮服,紅頂黑緞官帽,青色或紅色長衫,外套馬褂

畲族服飾的主要特色體現在女性服飾上。女性服飾有黑藍兩色,衣服是右開襟,衣領、袖口、右襟多鑲有彩色花邊,被稱為“鳳凰裝”。現如今,全套的“鳳凰裝”一般作為畲族女子的嫁衣。

畲族的傳統美食有烏米飯、打餈粑、清明果、竹筒飯,還有美酒。說到美酒就不能不提主人家自釀的紅曲酒,雲梯畲族鄉紅曲酒釀造技藝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雲梯畲族鄉除了傳統的服裝與飲食文化習俗之外,還有每年舉辦的“三月三畲族”歌會,是畲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可以感受到畲族文化的特色與魅力。畲族村還在鄉政府與文旅局的策劃幫助下,舉辦九月九豐收節、畲鄉廚藝大賽,在展示民族獨有文化的同時努力傳承;定期積極與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交流合作,創作大型歌舞表演;修建畲族文化劇院,將畲族遷徙、演變的故事搬上舞臺;創作畬語歌《紅太陽照畬鄉》《竹海林聲》贏得多方關注。

旅遊業蓬勃發展

2011年以來,千秋畲族村緊抓安徽省第一批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建設有利契機,按照鄉黨委政府提出的“美麗和諧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開發、民族特色保護、民俗文化提升有機結合”的發展思路,傳承畲族歌舞等特色文化資源,挖掘山核桃、筍乾、紅曲酒等特色農業資源,推廣千秋關、太子坑等特色景觀資源,打造“旅遊+文化+生態”模式。畲族村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超過第一、二產業的總和。

安徽唯一的畲族鄉鎮原來在這

雲梯畲族鄉借力千秋關踐行“旅遊+”,憶往昔,千秋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看今朝,勤勞樸實的畲族鄉群眾勇於飛躍,脫貧致富奔小康前景可期。

畲族村是安徽省第一個開通鄉村至上海直通大巴的村落,每年招攬大量上海、江蘇、浙江和本省遊客前往參觀遊玩,帶動寧國縣旅遊業不斷前進。同時,政府落實各類傾斜政策共吸引回鄉創業一百餘人,滿足部分高素質人才發展需要,民間、企業、政府投資近一個億,盡力減少資金、人才不足帶來的問題。

農家樂遍地開花

得益於旅遊業,這個往日的窮山村已演變為獨具特色的美麗村莊,全村發展農家樂是從2012年開始,最早一批農家樂只有50個床位,歷經8年,現在全村有46戶農家樂,床位已發展到1500張。

安徽唯一的畲族鄉鎮原來在這

畲(shē)族歌會

為幫助當地農民家庭更好適應農家樂經營模式,政府還出臺《雲梯畲族鄉農家樂管理制度》,從服務質量、特色飲食、收費標準等方面嚴格要求,統一培訓,提高農家樂服務水平。此外,政府專門為農家樂提供“畲鄉人家”門牌標識並進行編號,提高其組織化程度,更利於大範圍建設管理。雲梯畲族村農家樂集群規模逐年擴大,其中五星級、四星級農家樂近10家,全年接待遊客逾20萬人,每年人均收入可超4萬元。

蓬勃發展的農家樂集群解決“住宿難”問題,吸引著大量外地遊客與回頭客體驗民族風情,幫助村民不斷致富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