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中,曾經有過兵團這樣的編制,兵團的規模一般有多大?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在中國近代軍史中,兵團是個挺有意思的存在,不光在共軍這邊,在國軍那邊也曾經長時間有兵團這一層建制存在……

當然,以軍隊的編制來說,比較常態的——軍師旅團營、連排小工兵……一般到軍已經是很大規模的軍事單位了…

但是隨著熱兵器以及很多機械化裝備的出現,軍隊的規模會越來越大……所以在上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除了主流的軍的編制之外,出現了縱隊、方面軍、路軍等非常設編制,但是呢,方面軍一般是比較高層級、戰略層面的軍隊編組,有點類似後來的戰區(行營、綏靖公署等),所要經略的面積太大,所轄兵力動輒數十萬起,而軍作為一個相對固定的軍事單位,一般也就4-6萬人。

所以從戰役和日常指揮的需要來說,需要在方面軍(戰區、行營)和軍之間設置一個臨時性的指揮機構,兵團也就應運而生了……當然在紅軍時代就有類似的編制,那就是軍團,比如林彪曾是紅一軍團司令,而彭德懷和董振堂則是紅三五軍團的司令……

共軍最早的兵團應該是出現在抗戰開始,八路軍整編為115、120、129師東出抗日之後,留了幾個團組成了留守兵團,肖勁光主持;為什麼不再像之前那樣以軍團相稱?個人覺得還是為了跟之前國共對立時做個區分吧,畢竟手足相殘那是並不愉快的回憶……

在抗戰時期,國軍也啟用了兵團的軍事編組層級,但並不常見,還是以戰區-軍為主……

國共內戰開始初期,雙方都各自有過一次整軍過程,國軍以“整編師”取代了之前的軍,由此也經歷了一段相當混亂的過程,比如大名鼎鼎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其實就是原來的七十四軍……在47、48年前後隨著戰爭規模的迅速擴大,軍隊規模和級別也隨著上升,綏靖公署之下,兵團逐漸成為常見的軍事單位,比如遼瀋戰役期間,國軍投入了1、6、8、9四個兵團共約55萬人;淮海戰役期間國軍更是集結了多個兵團(第2、6、7、8、12、13、16兵團)和4個綏靖區(第3、第4、第1、第9綏靖區)共80萬人;平津戰役,則主要是傅作義所轄約三個兵團……可見這個時期,國軍作戰,一方面是綏靖區,但主要的戰役級單位就是兵團……

共軍在遼瀋開始時,主要還是以野戰軍指揮到縱隊(相當於軍)為主,但這時已經有類似三野的山東兵團(內線兵團)和外線兵團出現,在淮海戰役之後,解放軍進行了相對正規化的整編和全軍統一編組,除了縱隊改軍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設置了兵團的軍隊編組,從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開始,編組了一野(1、2兵團)、二野(3、4、5兵團,6兵團未組建)、三野(7、8、9、10兵團、11兵團未組建)、四野(12、13、14、15兵團,16、17兵團未組建)和華北野戰軍(18、19、20兵團),再加上湖南陳明仁、新疆陶峙嶽和綏遠董其武三支起義部隊改編的21、22、23兵團,這是我軍史上出現的兵團級單位。主政的,也都是王震、許光達、陳錫聯、陳賡、楊勇、宋時輪、陳士渠、程子華、蕭勁光、劉亞樓、鄧華以及徐向前、楊得志這樣的百戰名將!

朝鮮戰場中,我軍曾調遣五大野戰軍多支主力兵團入朝參戰,輪戰思路明顯。授銜時,兵團是差不多相當於大軍區副職的高位,除了基準軍銜也是上將,更有許光達、肖勁光這樣的大將!

人數規模上卻是大相徑庭,人數少的兵團也就7、8萬人,人數多的,比如四野林總手下那幾個主力兵團,整裝之後大概足足有15-20萬人……由此也可見兵團作為軍事編組單位的不確定性……

建國之後,軍隊逐漸從野戰化轉為軍區,兵團也陸續取消。當然也有新疆建設兵團這樣軍民政合一的架構持續到如今,在某些特殊年代,甚至還有黑龍江建設兵團等等多支類似的單位……

當然,從軍隊正規化的角度來說,多次裁軍整軍之後,兵團已經不大可能再次回到我們的視野,反倒是集團軍的概念一再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