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

公元1162年,蒙古部與塔塔兒部有一次戰爭,蒙古部贏得了勝利。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從戰場上帶回幾名塔塔兒俘虜。恰巧當時妻子剛剛給他生了個兒子,也速該看到俘虜中有個人叫鐵木真,索性就用這個名字做了自己兒子的名字。關於鐵木真的出生,《元史》記載“手握凝血,其目有燁,其面有光。”這似乎預示著他日後的驚天偉業。但其實童年階段的成吉思汗表現平平。他既沒有得到父母格外的恩寵,也沒有顯示蒙古男人所推崇的勇士特徵。還有就是這時的蒙古部一盤散沙,條件也很艱苦。成吉思汗的族群住在用毛氈和木架搭建的可拆卸房子裡,整天趕著牛羊馬匹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基本的生計擔憂。就在這片靠近西伯利亞,冬天奇冷夏天酷熱的草原上當時有著70多個大大小小的部落,他們有時互相攻擊,有時相依為命。而他們周圍都是一些富裕強大的王朝——金國,西夏,波斯,還有遠一點的南宋,西遼,花剌子模。他們住著豪華的宮殿,穿著綾羅綢緞,吃著精美的食物,享受著當時發達的農工商帶來的便利與奢侈。與當時的蒙古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當時蒙古內部無共同的領導人。蒙古部落的主要力量由孛兒只斤氏族派生出的幾大支系乞顏氏(鐵木真所屬支系),泰赤烏氏,主兒勤氏等組成,他們在一起生活遊牧,沒有稱汗的人。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的頭銜只是“把阿禿兒”,也就是勇士的意思。可見蒙古部當時的衰弱散亂。

但在命運的安排下成吉思汗鐵木真在此時來到世間。鐵木真九歲前的個人記載基本空白。那關於鐵木真的事件,我們就要從他九歲那年開始。即公元1171年。那年,父親也速該帶他出了一趟遠門,去翁吉剌部定親討老婆。他們從斡難河上游(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北附近)出發,來到位於今天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的翁吉剌部。兩地相距甚遠,騎馬也要有七八天的行程。翁吉剌部靠近金國邊境,已是一個半定居的富裕部落。定親之事格外順利。這對父子來到翁吉剌部後,遇到一個叫德薛禪的翁吉剌人。此人剛好夢到有貴人降臨,便極力向也速該推薦自己的女兒孛兒帖,她比鐵木真大一歲。也速該同意了,甚至讓鐵木真入贅到德薛禪家。在蒙古,這是一種並不普遍的婚嫁方式。也不知也速該是怎麼想的。但不管怎麼樣,這是一個富親家,也速該也很滿意,他準備獨自返回蒙古。就在這返回的途中,也速該出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