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錢王”的富豪之路

清道光年間,有個雲南彌勒人被世人尊稱為“錢王”——他就是王熾。

一代“錢王”的富豪之路

王熾,小時候被人們稱為“幼而穎異”,就是小時候特別的聰明。他家境貧困,但靠著跑馬幫——也就是調劑各地物品多寡賺取差價的生意,在二十歲的時候,他就在滇南一帶頗有名氣。當時彌勒地區漢人和回人內鬥,田地荒蕪,物資短缺,王熾看準了這一點,從廣西把價格低廉的米、鹽、糖、茶等生活必需品購入,運到彌勒翻十倍賣出,這是經濟學裡最樸素的低買高賣的道理。

但命運在這時候發生了第一次轉折,王熾因與表哥素有積怨,在鬥毆中指使他人將表哥殺死。為了避免牢獄之災,他遠走重慶重建了馬幫。隨著馬幫的擴大,資金迴轉成了首要的問題,這是王熾命運的第二個轉折點。他想到了為自己開立錢莊,解決資金問題。

清同治年初,王熾的“天順祥”錢莊正式營業。結合同治年間大背景來看,當時戰亂頻繁,內憂外患,商業不發達,銀錢兌換困難,錢莊的生意可謂生逢其時。在王熾的良好管理下,天順祥錢莊的生意很快火熱起來。

王熾命運的第三個轉折點發生在光緒初年,當時唐炯奉命督辦川省鹽務,因鹽、茶道改造急需大量白銀,正到處找人籌措資金。但其他商人都認為從改造、生產到投入市場需要很多年,這筆生意必虧無疑,因此沒有人願意投資。唯有王熾聽聞此言千方百計的籌到十萬兩白銀,交到唐炯手上,而其時他自己的錢莊也幾乎沒有什麼餘錢了。這裡可見王熾的魄力。雖然這筆錢數額巨大,但投資川鹽鹽務這件事至少有三大好處,一是擴大了錢莊的影響力。據悉當時王熾取了百銀,敲鑼打鼓地去送錢,唯恐有人不知。二是順利結交了官府找到了政治靠山,這使得他在未來錢莊的經營和業務拓展上更加順暢。三是鹽業在古代,屬於壟斷型暴利行業。

因為這次慷慨借銀,王熾在鹽運上打通了官府這道終極關卡。在唐炯支持下,王熾專門開了票號代辦鹽運。十萬兩白銀很快連本帶利地賺了回來。之後王熾以“天順祥”更為分號,以“同豐慶”為總號,先後以長江為界,在國內各大城市逐步增設錢莊,當時全國十多個大中城市都遍佈他的分號,與清政府合開的銅礦、鹽礦、錫礦更是薄本厚利,“錢王”的名號也漸漸傳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第一座水電站,昆明石龍壩水電站,昆明第一家自來水公司,第一家電燈公司都是他一手創辦的。

1903年即清光緒29年,王熾走完了他人生的68個春秋,據史料記載,王熾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當年美國《時代週刊》將其列為,上世紀末全球第四大富豪。回過頭來看,如此龐大的財力,當初卻是白手起家而來,這其中有運勢和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和王熾對政治、金融的敏感,以及其對商業運作的果決分不開干係。他精彩傳奇的一生,註定將作為中國商史中濃厚的一筆,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