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算會計被辭,轉型面試管理會計失敗,她栽在了這4點上……

  核算工作已不是你想象的模樣!

  根據調研統計,對於大部分財務工作者,日常大概有60%以上的時間是在處理事務性的核算工作。現在,隨著會計工作的標準化和進一步細分,重複性的、規則性的會計核算事務工作將會被系統內嵌的財務機器人所取代,比如: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銀行日記賬對賬、業務單據按規則生成憑證、按付款條件自動進行銀行付款、憑證過賬、結賬等等。

  而會計人員做什麼呢?答案是僅處理例外工作。對於這些例外事項,會計人員更多的工作內容不是執行,而是溝通和查找例外發生的原因。這就是今後的核算工作的狀態。

  很顯然,這些事情不需要太多人,而這些人需要非常懂智能系統,不是隨便可以勝任的。

  那麼其他的會計人員做什麼呢?當然是做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需要這麼多人?

  當然。過去財務團隊的大小取決於核算業務量的大小,也就是報銷單越多、收到和開出的發票越多,財務團隊規模越大。但是未來,核算工作量翻10倍,對於智能系統來說可能沒什麼差別,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無論大小,核算人員的數量差別不大,區別在管理會計上。

  未來財務團隊的規模取決於企業管理的顆粒度,也就是獨立考核的業務單元越小,需要管理會計人員越多。另外還取決於企業管理的需求,多一項需求,可能就會多一類管理會計崗位。

  但是管理會計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現在的很多會計人可能無法完成這個轉變,因為他們大都栽在這幾點上:

公司核算會計被辭,轉型面試管理會計失敗,她栽在了這4點上……


01、換老闆失敗

公司核算會計被辭,轉型面試管理會計失敗,她栽在了這4點上……

  過去的會計工作是對外服務的,說白了是給稅務局、銀行、股東看的,別管內部怎麼樣,外面要想著法的包裝,有的粉飾太平,有的故意做虧,屢見不鮮。

  做管理會計就不一樣了,是給總經理服務的,你總經理就指著你的數據來做決定呢,你給整個假的試試!別說假的,就是數據有所偏差,也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02、換內容失敗

公司核算會計被辭,轉型面試管理會計失敗,她栽在了這4點上……

  過去財務人員主要是做核算,內容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些事項,都是圍繞著賬務數據的明晰、準確來的。做管理會計就不是這樣了,核算的結果只是給你參考,更多的精力用在瞭解業務,支持業務決策,資源調配,效率提升等,只要是有利於業務發展的,你都可以做,都應該做。

  從工作狀態來說,原來財務部是禁地,財務很少出去,其他人沒事也不進來。管理會計就不一樣了,得天天和業務部門聯繫,有的得常駐業務單元,跟著業務人員到處跑,業務人員幹啥你幹啥。有人可能覺得不爽了,但這才是你的價值。

03、換標準失敗

公司核算會計被辭,轉型面試管理會計失敗,她栽在了這4點上……

  會計人員一直被看作專業人士,因為會計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工作指導標準——會計準則和稅法,一種業務該怎麼處理,是非常明確的,即便部分業務涉及專業判斷,比如採用公允價值還是賬面價值,但整體而言是非常確定的。

  做管理會計就不同了。管理會計事項沒有固定的處理標準,一切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方法可以參考,但老闆要求不同,企業文化不同,執行起來可能大相徑庭。所以核算會計可以死板,管理會計一定得靈活。

04、換姿勢失敗

公司核算會計被辭,轉型面試管理會計失敗,她栽在了這4點上……

  傳統會計工作主要在記錄結果,同時防範風險,從某種程度來看,是一個審核者,常常去限制業務開展。這也是為什麼長久以來業務部門不喜歡財務部門主要原因。

  那管理會計呢?是從“限制”到“推動”,是站在業務這一邊,站在企業發展這一端去考慮問題。甚至常常要站到業務前面,“引領”業務發展。換句話說,業務必須得發展,操作如果不合規,你得幫它合規,而不是直接SAY NO。

  從核算會計轉型管理會計,固然是大方向,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完成這種轉變。只有轉過上述4道彎,不再用過去的理念來做事情,你才能度過轉型的陣痛,真正看到管理會計的曙光。

更多財稅資訊、考試資料、工具模板、實操課程分享,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