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書的人和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經常看書的人和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大家好,我是董子!一位擁有300冊藏書的小夥子,我認為經常讀書的人和不看書的人有一些區別的。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書的種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中圖法》第五版。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五大部類,22個基本大類,具體如下:


經常看書的人和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如果按照國家圖書分類法太複雜,我們鎖定一下這裡的看書,現在只討論兩類:專業類、提升視野類

一、專業類

專業類書籍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

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專業技術水平高那部分人,肯定都有基本特別喜歡的專業書籍,並且經常閱讀。你可以問問你身邊的人。

舉個例子,讀過“紡織史”、“心理學”、“美學”等書籍的導購員,會比普通的導購員更能給消費者帶來專業的講解、服裝的搭配和舒服的服務(而不是一味的說您穿這件衣服真好看)。如果一個服裝導購員可以跟你侃侃而談某一類型面料的發展史、紡織工藝,你一定會對這個導購員刮目相看。這就是讀書的魅力。

經常讀專業書的人和不讀專業書的人有一些區別:

多讀書的人在工作中因為專業技能而出彩;多讀書的人在生活中因為專業水平而令人信任;薪水可能更高;自我成就感可能更強,他們可能更熱愛生活,更專注工作。

二、提升視野類

我最近兩年,讀過一些史書《永樂帝》、《年羹堯之死》、《總統是靠不住的》、《槍炮、病菌和鋼鐵》、《蘇東坡傳》,還有一類是於細微處洞察世界的書籍《鹽糖脂》、《棉花帝國》、《環保的暴力》和《蜜蜂的民主》也是很有嚼頭。

讀書,可以發現我們看到的世界不一定是我們的世界,人性的自古都是一道難題。

《永樂帝》:永樂大典不是一本書,不可以惹任性的帝王生氣。

《年羹堯之死》:有難可同當,有福不同享,做人要低調。

《總統是靠不住的》:總統也是人,民意有時候也會很調皮。

《蘇東坡傳》: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鹽糖脂》:科學的配比可以讓我們吃的開心,然後吃的更多,吃的更胖。

《棉花帝國》:英國工業革命,美國南北戰爭和中國近代棉紡織業的興衰。

《環保的暴力》:環保有時候是一個偽命題。

《蜜蜂的民主》:看似簡單的蜜蜂家族擁有者複雜的分工。

經常讀提升視野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也有一些區別:

讀提升視野類書多的人看世界的角度會不一樣,世間不只是對錯,萬物不只是好壞。看得更深,看得更廣。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細微處察世界。

經常看書的人和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多大年紀?工作多忙?應酬很多?瑣事不斷?病痛纏身?無論什麼,我都建議:多讀書。

從生活的油鹽醬醋茶,看人間的生旦淨末醜。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書中自有道,路人皆有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