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要说世界上最纯净的美食,相信大家都要说出好几样东西来。有人说是山野中的野菜,没受污染,纯天然,长出来的野生味道苦涩中带有回甘,干净纯粹。也有人说是深海里的水母,全身上下98%都是水,捞出水面没几分钟就消失,和水没什么两样。但要我说,最纯净的食物应该是下面这种小小的虾米。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

磷虾,一提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会继续联想到身材庞大的蓝鲸。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生物,体型庞大无比,如此巨大的体型,每天就要消耗掉数吨食物。茫茫大海,上哪里去找那么多食物来填饱蓝鲸的肚子呢?于是蓝鲸就瞄准了磷虾,这种还没人类手指头大的小虾米。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蓝鲸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

磷虾的体型很小,根本没办法和蓝鲸放在一起对比。但这种渺小的生物却有着极为庞大的种群数量。研究南极生态的科学家们曾经预估,仅南极附近海域,就生活着5亿吨以上的磷虾,这些磷虾不仅给蓝鲸提供食物,同时也给海豹、虎鲸、一角鲸等哺乳生物提供食物。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

别看磷虾那么不起眼,5亿吨的磷虾构成了南极附近食物网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磷虾,那些大型哺乳生物无法生存,磷虾甚至还是南大洋食物链中29%以上物种的主要食物来源。在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磷虾时,人类也选择掺了一脚。因为磷虾的纯净和营养物质,实在让人着迷。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罐头

磷虾含有丰富的磷脂型DHA、EPA和虾青素等功能性成分,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开始发掘南极圈的磷虾作为餐桌美食的原因。一般来说,南极磷虾是人类的首选,在冰冷海域生长起来的磷虾,肉质纯净,营养价值高,从南极海洋捕捞之后,用冷冻方式运回岸上,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冷冻磷虾块。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块

还有一种处理方法,是将捕捞上来的新鲜磷虾,直接在船上加工成虾粉,或是将虾壳去除,只留下虾肉。虾粉和虾肉被运送回岸上,会被加工厂运去机器加工,制作成南极磷虾虾油。虾油的适用范围就比较广了,可以制作成胶囊、溶液、药片等保健品。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肉

而冷冻的磷虾块在解冻过程中,自身会分泌出自溶酶,很容易在解冻过程中发生质变,也就是磷虾解冻到一半,发现虾肉全都不见了。这种自溶酶和海参相似,大家想想买海参的时候,要是一段时间没注意,海参自己会融化,这就是体内含有自溶酶,酶把自己分解掉的一个例子。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

根据数据分析,如今人类每年要吃掉将近两亿吨的磷虾,再加上蓝鲸每天几吨几吨的吃,还有其他生物进食磷虾,为什么磷虾这个物种都没有灭绝呢?因为这种小虾米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即使被吃掉很多,第二年又会变成几亿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食材。

人类和蓝鲸抢吃的,每年吃掉近两亿吨的它,为什么还没有被吃光

磷虾

但生态的食物链是固定的,当人类没有介入的时候,这个食物链是平衡的,人类一旦介入,这种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目前针对人类食用磷虾的看法,更多的是负面的,认为人类吃磷虾,就是蓝鲸抢吃的,很容易导致蓝鲸、虎鲸等生物吃不饱肚子。到底应不应该吃磷虾,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