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文 /歷史很酸甜


志滿天地間,

都付與臨風嘆。

漫漫長夜何時旦?

幾時擒蛟龍下北海,

射猛虎上南山。

這是寫出《倩女幽魂》的元代編劇鄭光祖老師在《醉思鄉王粲登樓》那部戲裡,用春秋筆法,借王粲之口,用他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筆墨,整整發了三頁紙的牢騷,還效仿蒲松齡,做夢娶媳婦兒一般,在戲裡過了一把平步青雲,一展大鵬之志的美夢。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1.

歷史上的建安七子王粲,可不像鄭光祖老師在《醉思鄉王粲登樓》裡說的那樣,流落天涯、飄零海角,那其實說的是鄭光祖他自己。

而王粲,絕對是含著金鑲玉的勺子出生的。他的曾祖父王龔曾經官居太尉,就是東漢王朝的陸軍總司令;祖父王暢曾經官居司空,那可是三公之位,東漢帝國皇帝之下,最有權力的三人之一。曹雪芹筆下的什麼“白玉為堂金作馬”,什麼“珍珠如土金如鐵”,和王粲他家一比,恐怕也只能是黯然失色,一聲長嘆。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生在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王粲這小孩兒居然沒有飛鷹走狗,沒有策馬雲遊,也沒有少年聽雨歌樓上,而是在蓬頭稚子的年紀,就遍覽經史子集,熟讀詩詞歌賦。等到他十幾歲之時,他那直貫長虹的才氣,已然傳遍了天下。

2.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的烽煙遍及大河上下。戰火之下,王粲的家鄉也不再是桃花源。那柳樹池塘、梨花院落,都在戰火之中隨風而去,昔日的玉堂華屋,已零落成塵,歸了山丘。

隨家人一路向西,過虎牢關,穿越千里古道,到了長安。此時,董卓的虎狼之師,在一把大火燒了洛陽城後,已脅迫漢獻帝到了長安。

董卓為了收服天下的讀書人的心,出於統戰需要,把蔡文姬他老爸蔡邕,明為請,實則是脅迫到了長安。

名滿天下的蔡邕蔡中郎的府上,也是談笑有鴻儒,把酒揮翰書長空的。15歲的王粲,當然不想錯過蔡邕家的文人盛會。當門人告訴蔡邕王粲求見時,喜出望外的蔡中郎連鞋子都顧不得穿,光著腳就跑出來接王粲,這讓別的讀書人心裡頗不是滋味。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當蔡邕府上的文人們看到王粲不過是一個個頭只有一米五的矮冬瓜時,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了,心說:

這個矮冬瓜有什麼好的呢?讓蔡邕那樣光著腳跑出去。

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蔡邕,似乎讀出了眾人的心思,他不動聲色地說:

這位是司空王公的孫子王粲,他確實是奇才,讓我自愧不如。我家裡收藏的書籍文章,應該全部送給他。


3.

可嘆的是,在司徒王允巧派貂蟬出馬,一招美人計,滅了董卓之後,卻不顧廟堂之上文武百官的反對聲,執意殺了蔡邕。這樣17歲的王粲心如刀割,淚如雨下。在長安城進退維谷的王粲,決定南下襄陽。在灞河側畔,悲憤的王粲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句: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明月千里萬里之下,走過千山萬山的王粲,一路風塵到了襄陽。王粲為什麼不遠萬里去襄陽投奔劉表呢?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原來,王粲的父親王謙曾在大將軍何進的府上任長史一職。而彼時,劉表也在大將軍府任署官。因為都喜歡寫詩作賦、揮翰潑墨,劉表和王謙成了志趣相投的好友。故此,在長安城進退維谷之時,王粲才在第一時間決定,去襄陽投奔他劉叔叔。

一路風塵到了千里之外的襄陽城,王粲這位劉叔叔,對遠道而來的大侄子確實非常冷淡的。按理說,喜歡文學的劉表,府上還聚集了一幫清客文人,看到名揚天下的王粲,不應該像蔡邕一樣,光著腳出來迎接,然後相見恨晚,徹夜長談麼?為什麼,王粲一到襄陽,這位劉叔叔,就請大侄子吃了滿滿一大碗閉門羹呢?

4.

其實,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對才高八斗之人,只會青眼有加,待為上賓,例如曹丞相;第二種人面對學富五車之人,覺得自己被比下去了,原本被眾人吹捧為字字珠璣的文章,如今黯然失色了,讀來索然無味了,不是知恥而後了,而是惱羞成怒了。很不幸,劉表就是後一種人,他的大侄子王粲的日子就相當不好過了。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官渡之戰以後,袁紹生病,撒手離開了人世間。他的三個兒子卻玩兒起了窩裡反的遊戲。看準時機的曹丞相,出兵討伐袁紹的兒子們。袁紹的兒子們也不是徹頭徹尾的笨蛋,也知道“圍魏救趙”的策略,就發信請求劉表出兵,斷了曹操的後路。

古代人也是知道輿論戰的好處的。劉表又想出兵斷了曹操的後路之時,還怕出師無名。劉表也不傻,他知道,要想贏曹操,袁紹的倆兒子袁譚和袁尚必須立刻停止兄弟廝殺,否則就算他出兵了,也會被曹操一鍋端。

此時,利益當前,也顧不得阻止王粲出風頭了。他下令讓王粲寫兩篇文章《為劉荊州諫袁譚書》和《為劉荊州與袁尚書》,書中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袁家兄弟原本可能會聯合,大謀士郭嘉向曹操獻上一計---按兵不動,敵人一不動,袁家兄弟又開始內鬥了,中了計而難以迴天,袁家被徹底摧毀了。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王粲的這兩篇文章幾經輾轉,到了曹家父子手上,喜愛文學的曹丞相父子對文采縱橫的王粲,讀其文,恨不能立刻馬上見到此人。而王粲,在劉表手下的日子更難過了。

閒來信步漫遊的王粲,登上北望故鄉的高樓,寫下了那篇名揚千年的文章《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5.

公元208年,劉表因病而去。袁紹兒子們的兄弟內鬥遊戲,又在劉表的兒子們身上上演。彼時,已經掃平北方的曹丞相,揮師南下。繼承劉表大位的二兒子劉琮投降了。而王粲,也受到了曹丞相父子的熱情對待。

曹丕曹植兄弟對王粲的文采都是非常欣賞的,而同樣是高門廣廈的貴公子出身,又讓王粲和曹家兄弟的習性更相近,感情也就更好了。曹丕曾在《與吳質書》書中這樣寫道: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

白雲悠悠,韶光匆匆,十年時光如流水般而去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讓王粲其人,隨風而去。悲痛不已的曹丕曹植兄弟的做法驚掉了眾人的下巴。

一向灑脫不羈的曹植,中規中矩地寫了一篇催人淚下的《王仲宣誄》,在文中稱讚王粲:

文若春華, 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建安七子王粲:魅力之大,死後能讓曹丕為了他學驢長鳴


而一向沉穩老練的曹丕卻不走尋常路,而是另闢蹊徑來緬懷他的好朋友王粲,他怎麼做呢?當時還未登基的他,以太子之位,率領文武百官來到王粲的靈前,對大家說:

王粲生前最喜歡聽驢長鳴,咱們大家今天就學一下驢長鳴,讓王粲高高興興地走吧。

都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王粲一去,讓曹家兄弟都做出個秉性相左的事來,可見他們的感情至深!

只是,時空流轉,兩年之後,關羽水淹七軍大敗曹軍之際,曹丞相和劉備的漢中大戰正如火如荼。而彼時,魏諷卻在鄴城謀反,王粲的兩個兒子因被捲入其中,結局非常慘烈。那時,不知曹丕曹植兄弟作何感想?白雲悠悠,歷史無言,只留下讀書人一聲長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