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出逃在此居住三十年,学成纺织技能的三亚古文化村落


水南村位于三亚市崖州区,这个村子不容小觑,黄道婆不忍封建折磨出逃在这里住了三十年,学成纺织技巧;初唐宰相韩瑗,晚唐时期的宰相李德裕, 爱国名臣胡铨,元代著名诗人王仕熙等近名臣名士有20多名流落被贬至此居住!让这里长达百年时间里成为一个文化经济融合的核心区域!唐代振州州衙、宁远县署、北宋政和年间的吉阳军署,及明朝正统时布政分司行署等,均设于此。

如今现存于这个区域的文物及明清建筑并不多,其中,崖城学宫又叫崖城孔庙算是其中一个,这个是古代崖州最高学府,也是一座中国最南的孔庙,被称为“天涯第一圣殿”,里面除了一些个别存留较久的篆刻文物之外,其他的都是后来修复。

这里在1994年11月2日公布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崖城学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历史上经过了宋、元、明、清,民国,可以说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实体。

崖州古城遗址,从南宋庆元四年始砌砖墙的古城墙,经元、明、清三代扩建,成为一座规模较大的坚固城池。这是海南岛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座坚固的城池。明代时,崖州已具有“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盛况,这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修缮完成。

保平村和水南村临近,虽然说没有水南村那么多的名人,但是在这个村子因李德裕谪居毕兰而扬名,至今也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保平村历史悠久,文化蕴厚,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是所剩为数不多的古建筑村之一!

村子里有十几户古代民居建筑群,分别有门楼、正室、横屋、正壁组成的生态庭园四合院,是保平古民居最具建筑艺术和布局特色的乡村古建筑。经过修复以后可以清晰的看到雕花梁墩、绘画墙体、鹤松梅竹,图案精美,2010年被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在古代,崖州古城是三亚的城,而港门是三亚的门。港门紧挨着崖城,是崖城通往大海的港口,也是三亚最优良的深水港。如今焕然一新的中心渔港已经建好,未来这里将会有大量的渔船来往,会看到一个全新的盛世来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