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告別”是人類繞不開的話題。我們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處處是離別。死亡是所有人的宿命,總有一天會來。但是,作為一個凡人,如何優雅地和世界告別,你知道答案嗎?

不,我不知道。從小爸媽都對我說,人死了就會升天,會在天上保佑後代。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害怕靠近垂死的人倒是真的。我印象裡,祖母臨死前瘦的像一具骷髏,躺在醫院病床上,渾身插滿了管子,然後等待著死神把她帶走。我也只是怯怯地隔著玻璃遠遠看了一眼,就被我媽拉走了。

因為大人們說,小孩子看不得這樣的場景,會做噩夢的。

於是,我從來沒有真正地認識死亡,更不知道人老了,如何優雅地面對死亡。而關於死亡這件事,我上學時,從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直到疫情期間宅在家,我在豆瓣閱讀上無意看到一本書《最好的告別》,才發現死亡並不可怕。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1、尊重生命的自然進程

在這醫療水平不斷進步的年代,病人家屬把病人生命的餘日交給醫生,不管病人身體和心理上的舒適度,只求醫生全力搶救。這個過程可能會花費整個家庭終身的積蓄,也挽救不了病人的性命,但是依舊有95%以上的家屬選擇不計代價,全力挽救。

於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 病人沒法跟自己的至親再多說幾句再多看幾眼,渾身插滿了管子,倉促地在痛苦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柴靜曾經就報道過一個老人的故事。

一位老爺爺因為肺部阻塞感染,造成急性呼吸衰竭,被家人送到醫院搶救。

老人早年就跟老伴講過,自己將來一旦治癒無望,就不要再搶救了。但當他的病急性發作的時候,家人還是捨不得。

於是,老人在醫院裡經歷了了一輪又一輪的搶救,維持,搶救,再維持,如此循環。

最後,家人為了延續他的生命,選擇了插管治療。


於是,他的咽喉被切開,一根拇指般大小的呼吸機導管,從他脖子中間的氣管插進去。
醫生說,他已經不可能脫離呼吸機生存,最多的時候,他身上要同時插五到六根管子:胃管、靜脈導管、尿管……
老人常常被痛苦折磨得說不出話,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清醒的時候,老人用口型對老伴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恨你”、“恨死你了”。
4年後,老人帶著痛苦離開人世。而全家人也揹負了一身債,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本書的作者阿圖·葛文德提出,與其讓病人在痛苦中離開,不如在最後的日子裡,讓病人舒舒服服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生命是一條單行線,生老病死的進程不可逆。正是如此,末期病人和老人才會成為無效治療和精神照顧缺失的犧牲品。不可逆的搶救,對病人反而是一種傷害。

2、我們為什麼要思考死亡?

思考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正如《死亡哲學·耶魯大學第一公開課》這本書中說到,這世界有件事是確定無疑的:最終我們都會死亡。死亡雖然是每個人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

所以,至於人類為什麼要思考死亡,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生命枯萎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生命過程中都緊要。思考死亡,讓我們更珍愛生命,更珍惜生活,更懂得生命的價值。

人雖然會死,但是他在生命歷程中,給別人造成的印象,給社會創造的價值卻永恆存在。大到改變世界,小到生兒育女,甚至你做的每一件事,和別人說的每一句話,都被在乎你的人牢記著。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記得小時候看的動畫片《大耳朵圖圖》,其中有一集是,圖圖爸爸教圖圖認識死亡。

圖圖幼兒園的一個生物課堂上,有個老師說到鸚鵡的平均壽命只有七年。小朋友們聽了之後非常的傷心。覺得七年之後鸚鵡就離開了世界。而且還聯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這讓他們更難過了。回家之後更是茶飯不思,覺得所有人都會慢慢離開這個世界。


後來週末,爸爸媽媽就帶圖圖去看畫展散心,希望緩解他的不開心。


看到了畢加索的畫,爸爸告訴圖圖:雖然畢加索爺爺死了,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很多畫。大家只要看見畫,就會想到畢加索爺爺,那麼他的生命,就永遠的活在這些畫裡面,陪伴著我們。


後來下午一家人去公園草地上玩。圖圖看見一片樹葉枯萎掉下了,就問爸爸“它死掉了嗎?”

爸爸跟他說:它表面上看起來是死了,但是它會化作肥料,變成大樹的營養物質,明年大樹就能長出很多新的樹葉來,這個就是這片樹葉留個這個世界的禮物。


圖圖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不是畫家,也不是音樂家,他們又能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麼禮物呢?爸爸媽媽告訴他:他們留下禮物很多,其中最大的禮物就是圖圖,送給了這個世界一個可愛的孩子。


所以,圖圖後來明白了:人活著,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的給這個世界留下禮物,這樣我們就能永遠的活下去,活在我們留下的禮物裡。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這部動畫片,關於生命意義的解釋特別讓人觸動。所有人都會死,但是我們要給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留下“禮物”,讓那些活著的人,因為我們曾留下的這些東西,而時常想起著我們。所以思考死亡,是讓我們活著的時候,多創造價值,多給世界留下“禮物”。

3、中國為什麼缺乏死亡教育?

白巖松說,在我們的教育裡,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是小學生,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一是,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有迴避死亡的傾向。

提到生命,大多數人會感到敬畏;而提到死亡,大多數人都會忌諱莫深。在我們的文化裡,“死亡”是忌諱的字眼,很多爸爸媽媽會刻意迴避孩子的死亡教育。然而,“死亡”卻是無法避免的,當我們的親人離世時,孩子必然會有自己的感觸。

古人的觀點是:不談論死亡,就是最好的心理防禦,我們不應該去主動涉及死亡。這種觀點很被動,如果我們不去探討它,我們又如何去對待即將離開的親人?既不觸碰禁忌,又何談接受和麵對?這不可能辦到。

家裡有親人去世了,面對小孩子的詢問,成人往往用“去了遙遠的地方”來敷衍搪塞,並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是大人們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也或者是為了保護孩子,但是,這種缺失的死亡教育並不能讓孩子得到保護。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二是,應試教育體系下,死亡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現在大的教育環境下,小孩子的學習壓力其實也很大。很多父母他們自己也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教育,所以也沒有科學的方法來教會孩子認識死亡。學校裡,文化課也被安排的滿滿的,就算有哪個學校推陳出新,開展“死亡教育”的主題討論,也會引來家長的不滿。

我讀大學期間,給一家兒童教育機構做過輔導老師,其中有死亡教育的課程環節。我們還沒有正式上課呢,很多家長看到課表就來投訴,說這樣會嚇著孩子,這種晦氣的東西不能這樣明講,長大了孩子自然會懂,結果那節課就不了了之。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4、我們應該如何開展死亡教育?

01 從繪本和動畫開始,帶領孩子認識死亡

在歐美國家,死亡教育已成為小孩子的必修課。有一本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就用孩子的口吻講述了一個爺爺和孫子告別的故事。類似的繪本還有《小小的她的來訪》、《我永遠愛你》。

還有一部評分特別高的電影《尋夢環遊記》,這部電影值得每個家長帶著孩子看看。它對死亡的規則,有一個充滿善意和愛的解釋。

無論是電影還是繪本,都是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死亡的概念,幫助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明白死亡是我們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則。生命到了這裡,就該讓它自然地離開。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02 讓孩子體悟四季轉換,認識生命輪迴

對於死亡,再小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迴避死亡話題,反而會壓抑他自然的生命體驗和感受。家長可以用比如擬人的方式解釋“死亡”這一生理現象,不要回避話題。

比如,給孩子看一顆大樹,你讓他知道大樹有生長,有開花,有結果。然後到了秋天,會有落葉,落葉就相當於大樹的死亡,但是落葉的養分又給予了樹根,然後明年春天又長出新葉子。這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過程。

孩子們都有感知力的,我們可以幫助引導,感受生命的偉大,也尊重生命的自然規律。在孩子提出“人為什麼會死”這一問題時,我們能坦然地回答,而不是遮遮掩掩,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03 構建孩子的精神內核,用愛意驅散恐懼

《藍色的天空》一書中寫道:

離開的人永遠也不會回來,或許他們住在天堂裡,或許他們遊蕩在一個未知的時空,或許他們如煙塵般消失地無影無蹤。但無論如何,愛他們的人會一直尋找,永無止境,因為尋找愛的過程同時也會獲得愛。

之所以人會害怕死亡,害怕消失,其實是害怕被遺忘。但是我們有一種方法可以驅散這種恐懼——學會愛。跟死亡相比,愛要更綿長恆久,它是我們死後都不會忘記的事,像是永不熄的燈,照亮著亡者的內心。

面對親人的離開,不要過度悲傷,而是帶著他們對我們的愛,好好的生活,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可以為世界創造自己的價值,給更多人留下“禮物”。

就算多年以後,我們從地球上消失了,我們的愛和“禮物”還留存著,會有很多人記得你,想念你。這時候,死亡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孩子有了這種精神內核,就會更客觀的看待生老病死,不再畏懼,也不因親人離世而過度悲慟。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線上學習,但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堂課

寫在最後

一直以來,我們對待生老病死常常持迴避的態度,但是衰老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怎麼面對生命的枯萎和老去,如何讓孩子理解生命的自然規律,都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上海市教委的一項調查指出:在抽查的2500名中小學生的取樣中,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1.71%的孩子自殺未遂,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這些數據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如果這些孩子在遭遇到挫折、迷茫、產生了結束生命的衝動時,腦中能夠閃現出一絲對死亡的敬畏、對生命的珍惜,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我們傾盡所有去教育孩子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賺錢,但我們卻忽略了教孩子認識生死。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