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勇氣和毅力就是魔力護身符。

在它面前,困難會消失。

一切障礙會無影無蹤。

中國人的骨子裡就存在著這份勇氣和毅力。

因為曾經的歲月是那樣的煎熬。

帝國主義的摧殘讓我們的山河破碎。

讓人民離家失所。

侵略和戰爭無休止的糾纏。

特別是日本軍隊的入侵。

大面積的燒殺搶掠讓人苦不堪言。

日本侵略者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徑。

他們肆意妄為,摧毀著我們的樂園。

但背後,也是有人認識到他們的罪孽的。

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5歲來到中國

她就是葉綺。

一名在中國土地上貢獻力量的女醫生。

她也是一名日本人,原名叫做野崎綾子。

她出生於1929年,家住東京。

葉綺家中,父親是植物學家。

母親則是畫家。

學術氛圍濃厚,經濟條件也優越。

她本人也是深受薰陶。

舉止間透露修養並且談吐不凡。

在九一八事件爆發後。

中國的東北地區被日本軍霸佔。

許多的日本人開始湧入中國境內。

其中包括葉綺一家。

那一年的葉綺年僅5歲,就跟在父母身後遊走。

他們一家輾轉了很多個地方。

葉綺一直接受的教育也是中國教育。

包括大學也是就讀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

因為年幼便來到中國。

葉綺心中,這裡就是她的第二故鄉。

她的心中包含著感激和熱愛之情。

可是葉綺也看見了中國正在遭受的磨難。

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在離開學校之後

她任職于吉林日報。

每一天的報刊內容幾乎都跟抗戰相關。

在每日和同事的交流中。

她漸漸懂得了人民反抗的意義何在。

也明白了自己的同胞正在傷害中國人民。

日本軍隊的陋習一再而再得鋪展開來。

就彷彿是在嘲笑葉綺心中的感激。

她開始感到內疚以及羞愧。

並且加入了組織一起為中國解放做鬥爭。

1945年,日本投降。

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撤離了這片本該寧靜的土地。

當初來中國定居的日本人也開始收拾行李。

儘可能早的逃之夭夭了。

葉綺的父母也決定隨大流,迴歸故鄉。

但是葉綺不願意了。

相比日本,中國更加的像她的故鄉。

而且,留在中國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贖罪。

她要代表日本同胞彌補一些罪孽。

為中國革命貢獻微薄的力量!

父母改變不了葉綺的執拗。

只好把她在中國安頓好以後先行回國。

他們覺得女兒在不久之後總會回來。

但是誰知,葉綺之後真的成為了中國的“子女”。

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投身中國的發展和建設

她的父母把她託付給了袁任遠。

是在吉林當地的首腦人物。

1946年,葉綺把名字改成了中文名。

還參加了八路軍,成為一名戰地護士。

在戰爭的發生地。

血腥的畫面更讓葉綺難受。

她發現了戰爭中人的發光點。

那就是永不言棄,永遠團結。

就算自己是日本人,在軍隊中也沒有受到任何的排擠。

每一個人的相處都像是如沐春風。

戰友的精神力量是葉綺從來沒有感受到的。

也正是這些勇敢的將士一直在和死亡做鬥爭。

激勵起了葉綺學醫的想法。

每一次有藥品和疫苗的研發。

葉綺總是以身試藥。

而且還擔任起軍隊的翻譯人員。

把自己的每一份長處都發揮出來。

不置可否的說,葉綺已經是一位骨子裡的中國人。

但是於日本來說。

葉綺就成了叛徒。

幾次都想要暗殺葉綺,好在她都安然逃脫了。

中國的醫療水平一直都不發達。

在戰爭的過程中有過進步。

但是遠遠不能和外國媲美。

所以葉綺就參與了醫療建設中。

葉綺主動申請去當醫生。

也在那裡遇見了自己相伴一生的愛人林楠山。

兩位同樣有志氣和抱負的年輕人一拍即合。

開始了甜蜜的戀愛進程。

但是為了相守,葉綺的國籍成為了問題。

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放棄國籍,拒絕遺產

1955年,她放棄了日本國籍,選擇加入中國。

並且於第二年和林楠山結婚。

不能說葉綺是為了愛情才改換國籍。

我想,在她的心中。

中國就是真正的家。

中日的關係逐漸緩和。

世界都在提倡和平發展。

葉綺的父母也多次勸說女兒回日本。

但是都被葉綺一口回絕了。

當她的父母去世後,留下了大把遺產。

繼承的首要條件就是葉綺恢復日本國籍。

而葉綺的選擇是放棄遺產!

她的種種事蹟受到了政府的注意。

同時也被日本的天皇關注著。

葉綺是為人才。

天皇希望她能夠回國效力。

三次的規勸都沒有打動葉綺。

她說教會自己人生的意義的就是中國。

她留在中國並不是為了人民的感激愛戴。

也不再是為了贖罪。

中國已然是她的家,她不願意離開家鄉。

葉綺在中國幾十年。

夾雜的還有中日的友誼關係。

因為葉綺的存在,兩國的關係也有所好轉。

葉綺本人也榮獲了包括外務大臣獎等多種獎項。

名副其實的中日橋樑。

只是葉綺並沒有因為這些榮耀沾沾自喜。

她還是奮戰在醫療建設的路上。

從事這個事業十幾年餘載。

她留下的精華數不勝數。

勞累奔波了將近幾十年。

葉綺於2004年溘然長逝。

她50年的中國生涯也畫上了句號。

在她留下的遺言中。

還字字分明的寫著,將自己的骨灰留在中國。

在我的看法中。

中國和日本都是葉綺的故鄉。

她不屬於國家而是屬於國際。

在提倡和平發展的年代裡。

葉綺就是領頭羊,也是衝鋒選手。

她在洗刷日本軍隊的罪行。

還留下了一片芬芳。

5歲來到中國,天皇勸叫她回去,她不回,放棄日本國籍,做中國人

50年的報答和填補內疚。

葉綺早就做到了自己的力所能及。

在最後的關頭也要把遺體留在中國。

就是潛移默化中。

她早就把自己當作一名中國人了。

葉綺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還是偉大的國際主義者!

很慶幸,還存在葉綺這樣有主見和愛的人。

他們明辨是非,善於挖掘真相。

也絕不自欺欺人。

有葉綺的存在,撫平了一些戰爭帶來的傷痛!

有葉綺的存在,讓我們相信和平是真的會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