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如何理解“善學,善教和知識觀,學生觀,學習觀,教學觀”?

奇藝分享


做為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尤其負責的老師,其中的苦與樂其他人很難有這份感受,尤其把不太好的孩子變成好這其中確實很累很苦,但當看到孩子越來越優秀時真是很心慰。

這其中就是老師的善行引導,孩子就象一棵小樹,除了家長就是老師的影響了,在講課中孩子累了,我們可講講小故事,通過博古通今的事件,讓孩子明白怎樣做人,既學會了知識,明白了學習的苦衷,孩子能不努力嗎?

其實品德高尚的,教書中幽默的老師,孩子們不但崇拜,而且更愛學,在歡樂、互動中,孩子學習勁頭足,課下還是好朋友,這種教學才會真的讓孩子受益!

時代在發展,對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要想生存就要努力進取,這其中更是優勝劣態,幹什麼一定紮下心,潛心研究再“混"應該混不下去了!


聖冰朗讀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首先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育人意識。 傳統的教育觀念把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這裡的“傳道”本質上就是培養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長,這樣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實際上,不論是教育機構,還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應該放下功利心,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僅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世;讓每個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懂得為他人著想,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和對社會有用的人。只有這樣,他們才知道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孝敬父母,回報社會。我認為:成才比成績重要,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其次,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平等觀

平等是現代師生關係的基礎,沒有平等、民主,就沒有現代教育。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導師,還應該是他們生活中的益友,是他們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在國外的課堂上,教師為了使自己的視角能和學生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直接面對面地和學生交流,有時他們會跪在地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和學生其實是先知和後知的關係,或者說是在某一領域比別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科技日益發達、信息手段不斷進步的今天,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領域也許我們真的還沒有學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也是今天新課標理念的基本要求。

作為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要重視學生情感的發展與人格的完善。既要小心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又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應在有效的溝通中,使自己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朋友和夥伴。這樣,才會有師生交往的愉快、健康,才會有師生的共同進步和教育所本應擁有的那份快樂。 2.個性觀

個性觀就是教師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一個班級就像一棵大樹,每一片葉子都需要陽光雨露,更重要的是,樹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學生的差異狀況是客觀存在的,從學生個人身上體現出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同的發展水平和不同的個性特長。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差異,不要把差異簡單地認為是學習成績的好壞,要有“綠葉紅花皆春色”的育人思想。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基本原則永遠是儘量地要求一個人,也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只有在孩子的個性得到承認和尊重的前提下,我們的教育才能最大的發揮應有的作用。 3.發展觀

發展觀就是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學生。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在變化中不斷提

高、進步的,教育也是如此。現代社會提倡以人為本,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工作的基本導向,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在我們的教育中,樹立“生本”發展觀,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是時代的要求。教師切忌用靜止的眼光評價學生,好學生固然會繼續進步,但後進生也並不是都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僅要承認後進生可以進步,而且還要理解學生在進步中出現的反覆。反覆是正常的,學生反覆100次,作為教師,仍然可以做101次的轉化工作。教育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教育的本質在於使每個受教育者都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4.矛盾觀

“人是廣闊的世界,心靈是複雜的宇宙。”每個人都是“真善美”與“假醜惡”兩個自我的統一體。因此,作為教師,教育的任務就是不斷把學生內心的“真善美”啟發、誘導出來,善於挑動學生進行兩個自我的鬥爭,在兩個自我的鬥爭中不斷滌除“假醜惡”,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也是矛盾對立和統一的集合體。學生是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的人,也正是學生的不斷促進,教師才能在思想上經常感覺到學習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我們所說的教學相長大抵即是如此。 我們說以前是以知識傳授為主,而忽視了對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現在的教育是綜合素質的教育,學問高深固然可敬,素質全面同樣令人欽佩。教育不是使學生獲得各種知識量的疊加、累積和現有知識的再現,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細小環節注重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隨著新一輪的課改,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發展孩子的個性,健全孩子的人格,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長,使孩子在平等、愉悅的環境中受到教育,越來越成為時代的呼喚。我真心的希望大家真正行動起來,使我們的孩子能真正感覺到來自各界的關心,使他們在受教育的同時,學會做人,懂得感恩,真正體會到並享受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和幸福。


象山易學堂


善學顧名思義就是善於學習,它並不是指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而是找到正確的方法技巧,能看透問題直達本質的,埋頭苦做最後得到的作用不大,我們要思考,總結。老師灌輸給我們的,或者我們從書上看的學的,我們要去理解,思考,總結得出我們自己的東西,並不是一股腦的灌在腦子裡,這樣我們得到的知識其實很片面的,萬一換種說法,換一種表達我們就不知道了,所以呢,我們必須要學會去理解最本質的東西轉換成我們自己的理解,這樣才是算變成我們自己的知識。

善教呢,不管是指老師還是我們自己這樣的學生平常人,在教別人一個知識的時候呢,我們要學會把那些繁瑣的,複雜的東西變成最簡單做容易理解的去告訴別人,就是要轉換思維,這樣別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最重要的是不光是傳輸知識,我們還要傳輸的是一種方法,教會別人怎麼去看待問題,怎麼去解決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知識觀呢,簡單的說就是對知識的看法,我們首先得了解什麼才是知識,什麼才是有價值的知識,還有我們怎樣獲得知識。那麼什麼是知識呢,我覺得是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一些客觀事實,事物的原理,一些前人總結的理論等的認識。


勇敢的天影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看了許多回答,每篇回答基本都是以論證的方法,很理論化地去闡述。但是我卻認為既然問題問的是在教學中如何“理解”觀點。那麼自己的想法必然是很重要的,而不是首先誰誰誰應該怎麼做,這個觀點我從頭到腳,從它祖先到它兒子再給你論述一遍它的發展史,這種回答方式和課本枯燥無味,系統化的灌輸知識有什麼區別呢?可能我偏離了問題中心了,我也就指責一點點,下面我作為正在就讀的大學生,談談我是如何理解問題中的善學和善教的觀點,其他問題不作解答。(因為我懶哈哈哈哈哈)


先說善學這點,結合個人經歷,我認為呢,善學的開始階段在初三階段,並且到大學裡體現、發揮的最明顯。我們不難發現:自己在小學階段時,腦海裡根本沒有善學這個概念的,很直觀的表現是,在班上,幾乎人人數學都90多分,語文分數也相差不多,如果非要說有明顯差距那就是英語,而英語作為類似語文的學科,與我們早不早接觸它而最終會導致我們學不學的好它,當然,它和善學的聯繫是很少的。我認為善的“善”字,來源於問題這兩個字。有問題存在,我們才會想辦法去解決它,而解決它的過程中,就會有“快”,“精”,“妙”三個“小技巧”的誕生,從字面意思我們不難理解,其實“善”就是我們在問題中衍生出的一些自己的想法,自己內心的自我磨鍊,直觀上看就是某某學霸會學習,學得好,比班上其他同學厲害多了,其實啊,這個厲害就厲害在“善”于思考,“善”於運用技巧去解決問題。


但是呢,這個“善”在不同的領域(問題)中也會有所不同地體現出來,我就拿自己來舉個例子,你讓我班上的“數學小王子”來和我比考試,給我比他多1年時間去學習,我敢說我也贏不過他,因為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人說,數學TM的我不會就是不會啊!你讓我有什麼辦法啊!我們不會數學其實就是不會高難的技巧以及枯燥的理論,而這種天生的“直覺”的東西很多人包括我都學不來。同理,你讓“數學小王子”來和我比賽打遊戲,來來來,我讓你一隻手,他也肯定打不過我,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出,“善”也有一部分表現在人的“靈感”或者“直覺”上,而這恰恰是我們學不會的,大多都是天生就有的技能,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天才。


然後是善教,我非常贊同一個觀點,就是隻有你教會了,才證明你學會了。我們在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種“討厭”的現象,那就是你問某學霸問題,他肯定是會的,但是他貌似“不情願”講給你聽,講的模模糊糊的,或者說:“哎呀這個就是這樣嘛,顯然的嘛”。你很是一頭霧水。其實不是學霸不肯教,而是學霸不會教,在這裡我說的通俗一點,我讀過一本書,書上說某研究顯示,人在吸收知識的時候會只輸入,不輸出,而且吸收的很快,大腦會幫你自動整理知識,不用你再去輸出知識,以便達到高效率學習。舉個例子,你要上臺演講,一般有經驗的人是不會只把稿子背熟,他們要不斷的輸出,輸出,再輸出,不斷地把稿子念出來,或者去排練。我們大腦生來對輸出很不敏感,所以我們得通過後天的練習去活化我們的輸出功能。你沒聽說過世界上有演講天才的人吧?哪個人第一次上臺演講不出點么蛾子的?


這也側面反映了善教的重要性,就比如我在這裡寫文字,告訴你這些道理,分享我的看法,而不是一昧的格式化,理論化照搬照抄別人的知識,那樣是沒有“活力”的,我個人喜歡簡簡單單,我能讀懂的東西,我能理解並且為之思考的事物它對我來說就有價值,然後我再把我的想法整理出來,通俗一點讓更多人聽懂,他們有興趣後,再去了解,學習更專業的知識。而不是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先生一樣,搖著頭,踱著步,念著“之乎者也”,而不在乎懵懂年輕的學生們的感受。這也是我理解的“善教”應該具備的東西。


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