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入侵阿富汗?

遙見仙人彩雲裡


一、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蘇聯美國和阿富汗的關係

從公元前16世紀開始,印度人、波斯人、希臘人、匈奴人、土耳其人和蒙古人相繼征服阿富汗。

19世紀末阿富汗國王阿卜杜·拉赫曼感慨:“阿富汗是一個小國,它就像兩頭獅子之間的一隻山羊,或者像夾在兩塊磨石之間的一粒小麥。像這樣的小國,怎麼能夠立於雙磨之間而不被碾為齏粉呢?”既是對未來發問,也是總結現實。

在拉赫曼的時代,1884年在英俄談判劃定阿富汗北部的邊界過程中,俄國軍隊於1884年佔領了謀爾夫(今馬雷),並繼續向前推進。1885年3月30日凌晨,俄國軍隊向阿富汗駐軍發動進攻,並把阿富汗駐軍趕過庫什克河,逐出了綠洲。俄國發出公告,宣佈潘傑德為俄國領土。潘傑德危機在英國引起極大震動,為了遏制沙皇俄國從中亞進一步向南擴張,英國人三次入侵阿富汗,與沙俄激烈爭奪。1885年9月英國正式承認潘傑德歸屬俄國。1885年至1887年英俄聯合邊界委員會確定了俄羅斯與阿富汗的邊界。

拉赫曼和之後的統治者為阿富汗找到的對策是以中立姿態在大國之間保持力量制衡。

上圖是20世紀50年代的CARE海外美國童軍(阿富汗童軍協會)

在整個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阿富汗熟練地扮演著大國緩衝區的角色,成功地避免和任何大國形成軍事同盟或是發生衝突。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期間,喀布爾從美蘇那裡分別獲得了超過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美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修建了連接主要城市的公路。蘇聯開墾農田,美國修築水利。數千名阿富汗軍官在蘇聯的軍事院校裡學習,而同時,又有數百人在美國受訓。

美國和阿富汗之間的接觸在20世紀50年代增加,特別是在1953年至1959年的古巴革命期間。

雖然蘇聯支持古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但美國的戰略目的卻集中在阿富汗。這主要是為了對抗共產主義的蔓延以及蘇聯進入南亞,特別是波斯灣的實力。

上圖是1959年12月9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對阿富汗國事訪問

1959年12月艾森豪威爾總統對阿富汗進行了國事訪問,與其領導人會晤。1963年,阿富汗國王扎希爾·沙阿對美國進行了一次特別的國事訪問,約翰·肯尼迪總統接見了他。

上圖是阿富汗國王查希爾·沙阿和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華盛頓特區

1969年美國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在阿波羅10號宇航員托馬斯·斯塔福德和尤金·塞爾南的陪同下,訪問了喀布爾。在皇室舉辦的正式晚宴上,美國代表團向國王贈送了一塊月球岩石,阿波羅11號飛往月球時的阿富汗國旗以及從太空中拍攝的阿富汗照片。

1962年至1979年間許多美國援助的項目在阿富汗開展,如CARE,海外美國童軍(阿富汗童軍協會),美國國際開發署等。

從20世紀50年代到1979年,美國對外援助為阿富汗提供了5億多美元的貸款,贈款和剩餘農產品,用於發展交通設施,增加農業生產,擴大教育體系,刺激產業,改善政府管理。

在此期間,蘇聯人開始感到美國正在將阿富汗變成衛星國。1965年,阿富汗和古巴建立了共產黨,古巴共產黨和阿富汗人民民主黨(PDPA)。

二、20世紀70年代的國際形勢變化

1978年6月,蘇聯與伊拉克的強大友好關係開始惡化。伊拉克開始與西方世界建立友好關係併購買法國和意大利製造的武器,儘管絕大多數仍然來自蘇聯、華沙條約盟友和中國。

1979年1月1日,中國和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中美兩國在共同努力下, 克服了巨大障礙達成了妥協,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中美建交公報》發表,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它的發表,標誌著中美隔絕狀態的結束和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1979年2-3月,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佈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佈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1979年2月,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伊朗革命將美國支持的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領導的伊朗君主立憲政體從伊朗趕下臺,美國隨後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部署了二十艘船隻,包括兩艘航空母艦,美國和伊朗之間不斷髮生戰爭威脅。

1979年3月,以色列和埃及簽署了美國支持的和平協議。蘇聯領導層認為該協議給美國帶來了重大利益。蘇聯的報紙說埃及和以色列是“五角大樓的憲兵的”,蘇聯人認為該條約不僅是昔日盟友埃及與美國支持的以色列人之間的和平協議,也是軍事協定。

此外,美國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了5000多枚導彈。

三、20世紀70年代蘇聯與阿富汗關係

1973年,蘇聯針對扎希爾·沙阿國王對蘇表現出離心傾向,暗中支持其堂兄達烏德發動政變,企圖扶植一個新的親蘇政權上臺。達烏德上臺以後,開始奉行親蘇政策,深得蘇聯歡心。但是達烏德又讓蘇聯深感失望。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絕非左派分子。他欣然接受了基辛格給與阿富汗的援助。在他執政的最後幾年,他甚至急劇降低了阿富汗對莫斯科的安全依賴,並試圖減少人民民主黨的政治影響力。

1977年4月,在達烏德訪蘇期間,勃列日涅夫規勸他改變疏遠蘇聯的政策。達烏德的回答是:“阿富汗人是阿富汗的主人,外國人沒有權力指手畫腳。”從莫斯科回來後,他還接受了華盛頓的邀請,決定在1978年夏天赴美訪問。

於是很快,阿富汗青年軍官就發動了政變,坦克履帶碾過總統府的臺階,衝鋒槍掃過鼾睡中的達烏德。

上圖是塔拉基

1978 年4月27日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塔拉基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國,並最終放棄了這個國家長久堅守的中立策略。

新成立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國,與蘇聯關係密切,蘇聯專家佔據了阿富汗安全和情報部門的各個領域。1978年12月5日,蘇聯與阿富汗簽署了友好條約,政府開啟實行社會主義進程。

四、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阿富汗反政府伊斯蘭聖戰

1978年,塔拉基政府發起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對阿富汗社會採取“根除封建主義 ”,修改傳統伊斯蘭民法特別是婚姻法遭到抵制和反抗,政府以暴力鎮壓動亂,阿富汗陷入內戰的狀態。

1978年4月至1979年12月期間,數千名囚犯可能多達27,000人,在臭名昭著的Pul-e-Charkhi監獄被處決,其中包括許多村民毛拉和頭人。阿富汗傳統精英,宗教機構和知識分子的其他成員逃離該國。

阿富汗大部分地區陷入內戰的混亂。1978年10月在阿富汗東北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庫納爾山谷的努里斯塔尼部落中開始爆發伊斯蘭聖戰,並迅速在其他民族中傳播。

到1979年春天,28個省中有24個省爆發了暴力事件。伊斯蘭聖戰甚至開始在城市中佔據上風,1979年3月在阿富汗西部重鎮赫拉特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兵變,政府軍一個師反戈一擊,支持伊斯梅爾汗領導的起義反抗,成千上萬的市民也參加了戰鬥。6 月份,在哈扎拉地區又爆發了人民起義。赫拉特伊斯蘭聖戰期間,有3,000至5,000人死亡和受傷。大約100名蘇聯公民及其家人被殺。

五、美國對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的援助和“讓蘇聯人來一場‘越戰’”的願望

1979年2月,美國駐阿富汗大使Adolph Dubs阿道夫·杜布斯被Setami Milli武裝分子綁架,在蘇聯顧問和阿富汗警察解救過程中喪生。

美國駐阿富汗大使的離奇死直接導致阿富汗與美國關係嚴重惡化。從阿道夫·杜布斯於任內在喀布爾遇害開始,直到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一直沒有向阿富汗派駐正式的外交大使。

美國決定援助阿富汗反政府力量伊斯蘭聖戰。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情報官員開始私下游說美國及其盟國向阿富汗伊斯蘭反政府力量提供物質援助。

上圖是美國卡特總統

1979年1月,鑑於伊朗的動亂,卡特告訴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和秘書國家賽勒斯萬斯“修復我們與巴基斯坦的關係”至關重要。

1979年3月,“中央情報局向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SCC (特別協調委員會)發送了幾個與阿富汗有關的秘密行動方案。在3月30日的會議上,美國國防部代表沃爾特·斯洛科姆(Walter B. Slocombe) “詢問是否有保留阿富汗伊斯蘭聖戰反政府力量的價值,將蘇聯人陷入到越南的泥潭中?”

當被要求澄清這句話時,Slocombe解釋說:“好吧,整個想法是,如果蘇聯人決定製裁這個焦油寶貝(阿富汗),我們就有興趣確保他們被卡住了。”

1979年5月,美國官員秘密開始通過巴基斯坦政府聯繫與阿富汗伊斯蘭聖戰領導人會面。卡特簽署了一份“總統'調查結果”,“授權中央情報局花費超過50萬美元”用於對聖戰者的“非致命”援助,這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布熱津斯基後來聲稱“我們沒有推動俄羅斯人進行干預,但我們故意增加他們的可能性。”

根據布熱津斯基的說法,他在1979年中期確信,由於卡特政府沒有積極響應蘇聯在非洲的擴張活動,蘇聯將不顧美國政策入侵阿富汗,但是支持伊斯蘭聖戰者組織可能是防止蘇聯在阿富汗境外進行侵略的有效方式。

六、20世紀70年代美國和蘇聯的關係

20世紀70年代後期,蘇聯與美國之間建立了部分和解,這導致了緩和趨勢,並因此試圖通過雙邊的談判實現裁軍。

上圖是1974年勃列日涅夫和福特簽署了關於符拉迪沃斯託克SALT條約的聯合公報。

第一輪的戰略武器限制談判(英文: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縮寫:SALT)SALT I,始於1969年11月17日迄1972年5月,歷經2年半談判,在1972年5月26日的莫斯科,美國總統尼克森與蘇聯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共同簽訂反彈道導彈條約(the 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SALTI 增進美蘇友善互信,對世界深具正面影響。同時簽訂為期5年的《美蘇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臨時協定》。

上圖是卡特和勃列日涅夫於1979年6月18日在維也納簽署了SALT II條約

第二輪的談判(SALT II),始於1977年迄1979年5月,也歷經2年左右談判協商,1979年6月18日在維也納,美國總統卡特與蘇聯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簽訂《美蘇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亦稱《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SALT II 是第一個真正規定裁減美蘇雙方核武的條約,可惜因為美蘇雙方國內反對輿論甚大,美國國會遲於批准。但美蘇兩國政府都表示將遵從這一條約。

SALT II簽訂後6個月,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駐軍古巴也曝了光,更延宕SALTII的批准生效。1986年,美國里根政府指控蘇聯違約,退出合約。

這一過程反映了蘇聯在世界上日益增長的政治影響力,蘇聯在1979年12月對阿富汗的軍事幹預是為了維護那裡的共產黨政權,從而也是他們自己的政治地位。

七、蘇聯決策攻打阿富汗的過程

鑑於國內伊斯蘭聖戰反對力量的不斷增長,阿富汗政府與蘇聯政府於1978年12月簽署了一項條約,阿富汗一再要求蘇聯在1979年春季和夏季派遣軍隊進駐阿富汗,提供安全保障並協助打擊伊斯蘭聖戰者叛亂分子。

1979年3月,蘇聯政府在騷亂暴徒襲擊赫拉特的蘇聯技術人員後,向阿富汗軍隊出售了幾架米-24直升機,並將該國的軍事顧問人數增加到3,000人。

1979年4月14日,阿富汗政府要求蘇聯派遣15至20架直升機前往阿富汗,6月16日,蘇聯政府作出回應並派出一支坦克分隊,協助守衛喀布爾政府並確保巴格拉姆和辛達德機場安全。為響應這一要求,由蘇聯A. Lomakin中校指揮的一個空降營於7月7 日抵達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他們以塔拉基總統的私人保鏢名義偽裝成技術專家,在沒有戰鬥裝備的情況下抵達,直接隸屬於蘇聯高級軍事顧問指揮,並沒有干涉阿富汗政治。因為當時如一些政治領袖阿列克謝·柯西金與安德烈·葛羅米柯反對干預。

1979年7月,阿富汗政府要求將兩個機動步槍師送往阿富汗,並還要求進行增加空降師。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直到1979年12月重複了這些要求和變體。但是,蘇聯政府並不急於給予他們。

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黨內部發生火拼,政府總理 H.阿明殺死黨的總書記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

根據克格勃的消息,蘇聯領導人認為,哈菲祖拉·阿明總理的行動破壞了阿富汗局勢的穩定。

在對塔拉基總統的最初政變和殺害之後,喀布爾的克格勃直接警告莫斯科,阿明的領導將導致“嚴厲的鎮壓,結果是將反對派激活和鞏固”。

蘇聯成立了一個阿富汗問題特別委員會,包括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中央委員會鮑里斯·波諾馬廖夫和德米特里·烏斯季諾夫的國防部長。

該委員會報告說,阿明正在清除他的對手,包括蘇聯的支持者,他對莫斯科的忠誠是有問題的,他正在尋求與巴基斯坦和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阿明與美國臨時代辦人J. Bruce Amstutz的秘密會晤,雖然阿明與美國之間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卻在克里姆林宮播下了懷疑。

克格勃從其在喀布爾的特工處獲得的信息提供了消除阿明的最後論據。據說,阿明的兩名警衛用枕頭殺死了前總統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而阿明本人也被懷疑是中央情報局特工。然而,後者仍然存在爭議,因為阿明一再對政治顧問蘇聯將軍瓦西里Zaplatin表示,將對抵達阿富汗的蘇聯各代表保持友好態度。

上圖是勃列日涅夫的官方肖像拍攝於1977年

事實上,在1979年3月塔拉基總統和蘇聯領導人會晤期間,蘇聯承諾給予政治支持並派遣軍事裝備和技術專家,但在塔拉基多次要求蘇聯直接軍事幹預後,蘇聯領導層表示堅決反對;原因是包括他們會遭到阿富汗人民的“痛恨”,干涉另一個國家的內戰會給他們的對手帶來宣傳上的優勢和勝利,而阿富汗在國際事務中的整體無足輕重。

實質上蘇聯意識到通過接管一個經濟不景氣、政府不穩定和對外人有敵意的人口的國家,蘇聯沒什麼可收穫的。

然而,隨著1979年5月至12月局勢繼續惡化,莫斯科改變了對派遣蘇聯軍隊的想法。

蘇聯方面覺得,如果放任阿明繼續執政,阿富汗的局勢遲早會變得無法收拾。

一旦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倒臺,美國人可能會展開報復。

1978年,美國已經失去了伊朗國王這個重要盟友,阿富汗也許會成為伊朗的替補,美國通過巴基斯坦支持伊斯蘭聖戰來控制阿富汗局勢,如上種種可能,叫蘇聯人再也無法袖手旁觀。

蘇聯的不少高層都覺得,應將阿富汗置於直接控制之下,就像蘇聯曾在1956年軍事介入匈牙利局勢,1968年對付捷克斯洛伐克進行干預那樣。

同時,伊朗革命使伊斯蘭神權政治上臺,導致蘇聯領導人擔心宗教狂熱將通過阿富汗傳播到蘇聯穆斯林中亞共和國。

以及由於美國國會未能批准SALT II條約,蘇聯與美國關係緩和是“已經有效死了”。

八、蘇聯制定攻打阿富汗的行動計劃

1979年10月,一個蘇方代表團來到阿富汗進行訪問。代表團由60多名高級高級將領組成。他們此行懷著一個不便透露的目的——偵察阿富汗地形。據此,蘇方可以作出判斷,入侵阿富汗到底可不可行。偵察一圈之後,總參謀部還是難下決定。

根據蘇聯總參謀部編寫的一份文件顯示,攻打阿富汗的決定直到入侵開始前的13天才最後作出。

此時,零星的蘇軍部隊才慢慢開拔前往塔吉克斯坦。一支8萬多人的預備役部隊就此集結起來,他們被稱為“第四十軍”,也就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主力。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蘇維埃加盟共和國,他們的家鄉與阿富汗接壤。如此安排,還暗含蘇方高層的一番苦心。如果蘇軍與阿富汗人語言相通、容貌相似,那麼他們一定心心相通,阿富汗的百姓應該不至於對這些不速之客特別反感吧?可是,參謀總部的將軍們這次卻打錯了算盤。阿富汗是個多民族國家,其中又以普什圖人人數最多,無論文化還是語言,普什圖人甚至都不是阿富汗北部突厥人的近親。

上圖建築是阿富汗喀布爾皇后宮Tajbeg,Hafizullah Amin在那裡被殺,蘇聯第40軍的總部

第四十軍的指揮官名叫伊萬·帕夫洛夫斯基。11年前,他曾揮師進入捷克斯洛伐克,武裝終止了“布拉格之春”。蘇聯高層對帕夫洛夫斯基寄予很高的期望,既然他在捷克斯洛伐克能取得成功,那麼阿富汗應該也不在話下。兩個國家似乎差不多,東歐的戰略經驗自然適用於阿富汗:採取雷霆手段,鎮壓所有敵人和潛在的異己,讓坦克部隊在街上巡邏幾個星期,待一切恢復平靜,再扶植一個親蘇政府重建秩序。蘇聯人的計劃就是如此簡單而想當然。

1979年12月下旬,第四十軍在邊境集結。聖誕節的前一天,一支空降兵部隊在喀布爾附近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著陸,軍隊悄無聲息地進入城市,在街上呈扇形排列,城中的軍事要塞與政府機關都被佔領。與此同時,第四十軍的工程兵先遣隊正在阿姆河上搭設浮橋。跨過這條寬闊的水帶,就是阿富汗的北疆。

上圖是蘇聯士兵在喀布爾

1979年12月27日,橋樑終於完工,蘇軍的大部隊正式踏上了阿富汗的領土。當時,那支部隊的士兵並不知道他們真正的任務。此前他們曾經接到通知,邊境地區有一股“匪徒”已經破壞了和平。因此,他們以為此行的目的地就在邊境地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部隊很快接到最新命令,要他們沿著高速公路開赴喀布爾!他們腳下的這條通衢大道,正是20年蘇聯贈予阿富汗的禮物。

蘇聯打響了進攻阿富汗的序幕,也開始了蘇聯帝國崩潰的節奏。


蔣南強讀歷史


1979年12月27日夜晚,蘇聯傘兵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向阿富汗總統府衝去。幾個小時後,喀布爾電臺播放了震驚世界的消息:阿富汗總統阿明被革命法庭判處死刑,已經槍決,卡爾邁勒被任命為阿富汗政府總理,蘇聯軍隊被阿富汗政府邀請進駐阿富汗。這消息其實表明了,阿富汗已經被蘇聯佔領了。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因為1978年4月22人民民主黨發動了十月革命,推翻了王國政府,掌握了政權。1979年9月,新任的總統阿明處決了蘇聯支持的人民民主黨書記塔拉基,獨攬國家大權。蘇聯為了確保持續控制阿富汗,派兵入侵阿富汗,處決了阿明,扶植卡爾邁勒上臺。卡爾邁勒屬於阿富汗親蘇一派。

為了進一步控制阿富汗,蘇聯派了10萬軍隊常駐阿富汗。 阿富汗人民自發的組織武裝抵抗蘇聯,聯合國大會也多次要求蘇聯無條件的從阿富汗撤出全部軍隊。蘇聯人民也對蘇聯自己侵佔阿富汗的戰爭表示不滿。



戈爾巴喬夫上臺以後,蘇聯於1989年2月,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蘇聯入侵阿富汗,給阿富汗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戰爭使得,500多萬人流離失所。蘇聯自己也遭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耗資多達200億美元,而死亡,失蹤的人口也達到了大約5萬人。


紅雨說歷史


1979年12月27日晚上,進駐喀布爾的5000多名蘇軍佔領阿富汗首腦機關,打死了阿富汗領導人阿明,扶植卡爾邁勒上臺,並宣稱阿富汗發生政變,蘇軍系應邀進入阿富汗境內。

從28日開始,蘇軍在邊境集結的6個師,從東西兩路對阿富汗發動進攻。

1月2日,東西兩路蘇軍在坎大哈會師,一週之內已經基本完成了對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控制。

阿富汗政府軍幾乎沒有抵抗,歸順了卡爾邁勒政權。

但是接下來,蘇軍卻跟反政府武裝進行了9年多的長期戰爭,始終無法取勝。

1988年,蘇聯和反政府武裝達成了日內瓦協議。

1989年2月,蘇軍完全撤離阿富汗。

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和物資消耗,最終以失敗告終,兩年後,蘇聯解體。這個結果,當時作出出兵決策的蘇聯領導人恐怕根本就不會想到。那他們當初為何要作出出兵阿富汗的決策呢?決策的背後其實有著非常複雜的動機。

一、蘇聯出兵的直接原因是阿富汗新政權出現了離心傾向

1953年,有紅色親王之稱的達烏德出任阿富汗首相,為蘇聯向阿富汗滲透提供了機會。

從1954年到1979年,蘇聯向阿富汗提供了從經濟到軍事全方位的援助,除了工業方面的投資,很多援助都是直接贈送。

比如1960年,蘇聯贈送給阿富汗3萬噸穀物。

1974年,蘇聯直接提供1.5億美元的貸款,幫助阿富汗建設天然氣管道等21個項目。

1977年,蘇聯向阿富汗提供了4.25億美元貸款,用於喀布爾7年建設計劃。

所有經濟項目所需的技術和專家全部由蘇聯提供,加強了阿富汗對蘇聯的依賴。

在軍事方面,蘇聯除了直接提供軍事裝備,還負責訓練軍官,建設基礎設施。每年有超過100名阿富汗軍官在蘇聯受訓。

從1956年-1978年,阿富汗在蘇聯接受訓練的軍官高達3725人,而到美國受訓的軍官只有487人。

除了經濟和軍事的滲透,蘇聯還直接扶持共產主義性質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進行政治控制。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成立於1965年,內部分為兩派,旗幟派和人民派。旗幟派的領導人是卡爾邁勒,人民派的領導人是塔拉基。

兩派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旗幟派傾向於走溫和的改良路線,而人民派傾向於激進的革命路線。人民民主黨很快就於1967年分裂了。

蘇聯起初沒有特別在意這種分裂,而是採用平衡的手段,試圖在兩派中找到平衡點。

1973年,達烏德在旗幟派的支持下發動政變,結束了阿富汗的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國。

不過達烏德掌權後,就開始清洗旗幟派,並且宣稱“阿富汗不屬於任何大國集團”。

1977年,達烏德頒佈新憲法,取締了旗幟派和人民派,公開轉向。

蘇聯當然不能忍,撮合了旗幟派和人民派,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再次成立。

1978年,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推翻了達烏德,建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權。塔拉基任總理,卡爾邁勒任第一副總理,原人民派的阿明擔任副總理兼外長。

塔拉基上臺後,立即全面倒向蘇聯,在國內全盤照搬蘇聯模式,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對,一些部落開始叛變。

政權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愈演愈烈,塔拉基先排擠了卡爾邁勒,然後跟阿明的矛盾又開始加劇。

由於阿明不好控制,蘇聯支持塔拉基幹掉阿明。結果阿明先發制人,幹掉了塔拉基,而且還跟美國緩和關係。


對於蘇聯來說,自己在阿富汗辛苦經營了十幾年,眼看著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塔拉基的死,蘇聯無論如何也要討個說法,不然還怎麼帶領東歐的那幫小弟。

於是,勃列日涅夫決定,一定要對阿明採取措施。

二、從地緣政治來講,阿富汗對蘇聯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阿富汗位於亞洲腹地,同時又屬於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的戰略重要性毋庸多言,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威逼整個中東地區,包圍波斯灣,控制石油通道。

二戰之後,蘇聯在中東地區的滲透很有效。但是進入70年代,埃及首先擺脫了蘇聯勢力,接著伊拉克、敘利亞也走上了民族主義道路,開始發展跟西方國家的關係。土耳其則是北約成員,跟蘇聯關係一直不睦。

蘇軍戰機從阿富汗起飛,20分鐘即可抵達波斯灣。控制住阿富汗,才能威懾中東各國,保住既得利益。

此外,阿富汗和蘇聯的中亞加盟共和國接壤,中亞地區存在著嚴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控制阿富汗,可以避免阿富汗出現原教旨主義政權,防止宗教極端勢力對中亞的滲透。

從蘇聯的全球戰略來說,阿富汗是關鍵的一環。蘇聯在歐洲和美國對峙,在東方則面對中國這一巨大屏障。東西都動彈不得,唯有采用中央突破的方法。

佔據阿富汗,西可包圍波斯灣產油區,東可控制印度,與蘇聯在東南亞的攻勢相策應。還實現了蘇聯從陸地上包圍中國,牽制美國和日本的戰略。


控制了阿富汗,還能策應在印度洋活動的蘇聯海軍力量,可以幫助海軍獲得印度洋的立足點。

70年代,蘇聯海軍經過大力擴張,變成了一支全球海軍,與美國在全世界爭雄。

印度洋是貫通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阿富汗讓蘇聯打開了前往印度洋的通道,強化對印度的控制,為海軍提供活動基地,實現其稱霸海洋的野心。

三、美國對外戰略的收縮刺激了蘇聯擴張的野心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後,蘇聯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迅速膨脹,經濟達到美國60%,而軍事實力幾乎和美國不相上下。

與此同時,美國對世界的控制力卻在下降。隨著西歐經濟的復興,西方陣營開始分化。而越南戰爭則讓美國陷入了泥潭。

由於長期的財政問題,美國不得不採取收縮戰略。

在蘇聯向阿富汗全面滲透的時候,美國也沒閒著。美國也在提供各種援助,試圖讓阿富汗遠離蘇聯。

不過美國主要提供的是軍事援助,對阿富汗的經濟沒有幫助。而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美國偏袒巴基斯坦,令阿富汗非常不滿。

60年代以後,美國減少了在阿富汗的援助,影響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1979年2月,伊朗爆發了革命,親美的巴列維政權被推翻,建立了反美的伊斯蘭政權。沒多久,伊朗又爆發了人質危機。

伊朗一直是美國扶植的,用來確保中東利益以及遏制蘇聯南下的支柱。現在這根支柱倒了,美國被搞得焦頭爛額。

從全球形勢以及阿富汗內部局勢來說,蘇聯出兵的條件極為有利。

四、蘇聯不太正常的決策機制導致了最後的出兵

塔拉基上臺後,由於執政力量太弱,曾經請求蘇聯出兵,結果被蘇聯拒絕了。

阿明打死塔拉基後,阿富汗局勢惡化。

蘇軍駐喀布爾的代表對阿富汗有比較深刻的認識,蘇軍總參謀部根據代表們獲得的信息,最初也是拒絕出兵的。

但是克格勃的代表卻認為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將阿明趕下臺。

70年代,蘇聯的決策機制由集體領導變成了個人集權,勃列日涅夫獨攬黨政軍大權。

重大問題本來應該由蘇共政治局全體委員討論決定,但是1973年以後,所有重大問題都只是由四個人來定奪:總書記、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克格勃首腦。

在阿富汗出兵問題上,蘇軍總參謀部沒有發言權,他們曾經向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表達過拒絕出兵的想法。但是烏斯季諾夫是個外行,並非職業軍人,他是由勃列日涅夫任命的。

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是個不倒翁,從來不會表露明顯的政治立場,此人歷經斯大林時代、馬林科夫時代、赫魯曉夫時代、勃列日涅夫時代以及安德羅波夫時代,一直屹立不倒。戈爾巴喬夫也是他極力推薦的。

安德羅波夫作為克格勃首腦,他受到的信息當然是克格勃的代表從喀布爾發來的,因此,他是支持出兵的。

最後,四人會議上使用的也是安德羅波夫提供的材料。這種會議的結果可想而知,四人最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的決議。

決議作出後,他們“請”其餘的政治局委員簽名。沒有人會有異議,因為如果和總書記意見相悖,就意味著會被清除出去。

就這樣,蘇軍總參謀部雖然否定出兵,但是黨指揮一切,蘇軍也很無奈。

最終,在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蘇聯對阿富汗發動了攻擊。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呦。


江蝶夢


蘇聯入侵阿富汗又叫阿富汗戰爭,其發生的原因是冷戰的大背景下蘇聯推行全球戰略,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簡單說蘇聯入侵阿富汗是因為要爭奪世界霸權。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二戰後美蘇冷戰態勢的影響。在二戰中美蘇使同盟國共同抵抗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在二戰結束以後,美蘇的共同敵人消失,他們之間的國家利益衝突越來越嚴重。由朋友逐漸變成敵人,由合作逐漸變成對抗。尤其是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了杜魯門主義,明確提出要遏制共產主義。冷戰開始以後,蘇聯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對抗性措施。美國要稱霸全球,蘇聯要維護邊界安全。而控制阿富汗實際上是蘇聯維護邊界安全的一項措施。阿富汗與蘇聯有陸上邊界線,如果阿富汗被美國控制,那麼蘇聯就會直接受到美國的軍事威脅。所以處於自身安全及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蘇聯需要控制阿富汗。或者直接控制,或者建立親蘇政權。

第二,蘇聯擴展國家利益的需要。冷戰到了70年代,在美蘇爭霸的過程中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局面。也就是說蘇聯佔有戰略優勢地位,在此形勢下,蘇聯要使國家利益最大化,建立了親蘇的塔拉基政權,但後來被阿明政權推翻。雖然後來蘇聯又顛覆了阿明政權,建立了親蘇的卡爾邁勒政權。但糟糕的是卡爾邁勒政權的鎮壓導致了阿富汗戰爭的爆發。由此蘇聯對阿富汗進行軍事介入。

第三,蘇聯有強大的經濟及軍事實力為基礎。70年代。勃列日涅夫對蘇聯進行了改革。一定程度上對斯大林模式進行了修改,調動了工人、農民及地方政府的生產積極性。國家的經濟實力有所增強,經濟上與美國的差距在縮小。到70年代蘇聯的經濟力量相當於美國的60%以上。財政狀況改善以後,蘇聯政府大力發展軍事。尤其是大量增加核武器的數量,形成了與美國戰略核武器的均勢局面。常規軍事力量甚至超過美國。因此,這個時期的蘇聯採取的是進攻性的戰略方針。入侵阿富汗就是蘇聯進攻性戰略的外在表現。

第四,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戰略性意義。北接中亞,東出與中國接壤,南控印度洋,西控西亞——也就是控制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油區。阿富汗具有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蘇聯必然要進行控制。當然,阿富汗也有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不排除蘇聯通過掠奪阿富汗財富,補貼國內經濟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冷戰的大背景下,蘇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以強大的經濟及軍事實力為基礎對阿富汗實施軍事入侵。也就是說當時的國際形勢導致了這次入侵事件。但這畢竟是非正義的,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對。並迫使美國與中國改善關係以對抗蘇聯。

以前是中美對抗蘇聯,現在是中俄聯合對抗美國。以後會如何?我們必須明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流,要創造和平友好的氛圍,擴大貿易規模並提高貿易速度以發展各國的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歷史緯度


蘇聯為什麼要打阿富汗?

這個問題很搞笑,在中國阿富汗新聞長期能在中國媒體關注中的時候,老百姓想了解國外只能收聽敵臺和看參考消息。

由於地緣政治的關係蘇聯和阿富汗關係一直密切,蘇聯是最早承認阿富汗的大國,而阿富汗又是最早承認蘇聯的國家,在整個二十世紀中蘇聯都是阿富汗的主要貿易伙伴也是阿富汗的主要援助國。一直到1978年塔基拉領導的阿富汗人民黨(gcd)通過政變取得政權,他們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革,想在短時間內把阿富汗從一個封建國家改變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農村的土地改革和一些違反人類道德的手段打擊宗教領袖,傳統勢力,以及老人。在塔基拉的人民黨取得政權後,最暈的是社會主義國家聯盟的扛把子蘇聯,本來它們和阿富汗一直保持良好關係,這突然間崛起的極端社會主義理論讓它們不知所措。人民黨的做法,讓比較瞭解宗教和民族問題的蘇聯感覺會出大事。一直到半年後阿富汗人民黨才跟蘇聯老大哥搭上關係,這時候塔基拉的政府已經暗湧不斷,塔基拉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向蘇聯方面提出派蘇軍進入阿富汗協助阿富汗人民黨政府對不同政見者的清洗,蘇聯方面本來是反對的,但是塔基拉提出來派中亞國家的塔吉克,土庫曼族以阿富汗人進入的辦法得到蘇聯的同意。塔基拉回國後?他的副手總理/首相阿明就把他拿下取代了他的地位。蘇聯方面覺得阿明不聽話不好控制,就發動政變,這時候我們報道中的傀儡政權卡爾邁勒出現了,在他或者在KGB和格魯烏的邀請下蘇聯軍隊全面“進入”阿富汗。阿富汗境內各種勢力,尤其是MSL,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地球上一YSL國家被蘇聯侵略了,從而來自世界各地的MSL開始對在阿富汗的蘇軍發起“聖戰”。這時候的兔子正緊密地團結在鷹醬的周圍,鷹醬提供資金和技術武器,巴巴羊提供訓練,兔子提供基本武器和彈藥來支持這些“恐怖分子”




用戶5964264513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時至今日,阿富汗一片狼藉,蘇聯也早已解體,這是我們今日看到的結局,但實際上,在多年之前並不是如此的。看過《追風箏的人》知道,在男主人公小時候,阿富汗和平安靜,雖然有種族等矛盾,但也不至於今日如此,到底是什麼,讓阿富汗和蘇聯成了這樣?

美好的名稱不代表美好

在1979年12月25日,這是一個聖誕節,蘇聯悍然出動了10多萬大軍進攻自己的鄰國阿富汗。由於這次戰爭爆發在聖誕節,所以也被稱為聖誕節戰爭。

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正在養病,對此知之甚少,出兵的具體計劃是安德羅波夫和烏斯季諾夫策劃的,從此這場戰爭讓蘇聯和阿富汗都受盡傷害。那麼蘇聯為何要出動大軍進攻阿富汗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地理位置讓人眼紅

阿富汗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整個亞洲的“心臟”位置,四通八達之地,雖然它沙漠廣佈,但是對於想要統治亞歐大陸來說,這個位置尤其重要,蘇聯早就覬覦已久。

關係不穩定性

原本蘇聯和阿富汗的關係算得上親密,兩國站在一邊對抗美國。然而奈何阿富汗政權轉移,之後的阿富汗曾公開表示要親近美國,這可謂是讓蘇聯擔心不已。



冷戰的犧牲品

阿富汗是蘇聯整個戰略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大環境的驅使下,蘇聯必須先於美國得到阿富汗,這樣蘇聯的領土得到擴張,延伸至印度洋,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弱國難存

因為在冷戰的大環境下,美蘇爭霸,阿富汗作為一個小國家要生存下去必須要依靠大國,因此就算蘇聯不攻佔,阿富汗的搖擺不定終究是蘇聯的眼中釘,如果阿富汗投靠美國,那就相當於對蘇聯來說,門外就有敵人。到那個時候,阿富汗背後有了美國作為靠山就更難對付了。

最終這場戰爭中,阿富汗“帝國墳場”之名果然名不虛傳,讓蘇聯難以抽身,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蘇聯解體。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蘇聯之所以入侵阿富汗,有著重要的地緣政治考量,併為此籌劃已久,尤其是在第四任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1964-1982年),蘇聯與美國的爭霸活動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前者為了擴大影響力,在全球各個角落不停地“輸出革命”,儘可能地顛覆所有敵對或中立政權,將他們拉進本方陣營。其中,地處中亞、南亞、西亞交界處的阿富汗,成為蘇聯重點關注的對象。


早在赫魯曉夫時期,蘇聯便已經開始在阿富汗培植親蘇勢力,並在1973年支持首相達烏德發動政變,推翻時任國王查希爾,成立共和國。達烏德執政之初奉行激進的親蘇政策,結果招致部落和宗教傳統勢力、大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的強烈反對,也使得阿富汗與伊朗、巴基斯坦、海灣產油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疏遠,所獲經濟援助大為減少。



如此同時,親蘇政黨-人民民主黨不斷地擴充勢力,意在架空並取代達烏德的權位,由是讓他倍感威脅。正因如此,達烏德決定重拾中立外交的路線,並大力削弱人民民主黨的勢力,由是招致蘇聯的不滿與仇視。1978年4月27日,在蘇聯的支持下,空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卡迪爾發動政變,屠殺達烏德滿門。


達烏德遇害後,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成立,由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塔拉基擔任國家元首兼總理。塔拉基執政後,阿明作為他的親密助手,迅速地躥升為黨內“二號人物”,並逐漸架空前者在黨政軍三方面的權力。1979年3月27日,阿明迫使塔拉基將總理的位子讓給他,並在國內開展一系列改革。



阿明本身是一位民族主義者,主張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路線,在兩大陣營間採取“中立主義”立場,盡一切可能抑制蘇聯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控制。阿明的主張讓蘇聯大為不滿,為此勃列日涅夫暗中授意塔拉基逮捕並處死阿明,然而計劃尚未實施便遭洩露,後者於9月14日搶先發動政變,槍殺塔拉基並取而代之。


阿明上臺後,雖然在口頭上宣稱仍將奉行親蘇路線,但在背地裡卻加緊清除極端親蘇分子,甚至還公然驅逐蘇聯大使普拉諾夫,以作為對勃列日涅夫意圖控制他的回擊。阿明的種種舉動令勃列日涅夫大為惱火,在威逼利誘無果的情況下,他決定從肉體上消滅阿明。


1979年11月初至12月底,蘇聯集結重兵入侵阿富汗,並在12月27日攻佔首都喀布爾。當日晚,蘇聯軍隊攻陷阿富汗總統府所在的達魯拉曼宮,在激戰三個半小時後,將阿明亂槍打死。阿明遇害後,蘇聯隨即扶植起卡爾邁勒傀儡政權,並派重兵留守,就此將阿富汗徹底地變為自己的附屬國。



蘇聯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赤裸裸的侵略,並公然殺害其領導人,如此粗暴、殘忍的行徑令全世界譁然。在此後的歷屆聯合國大會上,蘇聯都遭到各國的強烈譴責,要求蘇聯撤軍、實現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成為全世界的呼聲。然而對於國際社會的聲討,蘇聯卻並不以為然,堅決不肯從阿富汗撤軍。


為了懲罰蘇聯,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迅速做出反應,除了大力資助阿富汗境內的游擊隊外,還號召國際社會對即將到來的莫斯科奧運會實行普遍抵制,這項倡議一出立刻得到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支持。最終,在147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當中,僅有80個參賽,而包括中國、美國在內,有67個公開抵制或拒絕參加。



即使參加了該屆賽事,很多國家和地區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蘇聯的抗議。其中,有16支隊伍在入場式上拒絕打出國旗,僅以奧運會五環旗來代替,而新西蘭代表團更是打出一面黑色的五環旗!另外,還有10支隊伍只有旗手一名,而運動員則拒絕出場。更加令蘇聯尷尬的是,在本次奧運會期間,參賽的全體運動員為5179人,而負責報道的記者卻有5615人,為之前歷屆奧運會所未有。


1980年7月19日,在無比尷尬的氣氛中,第22屆夏季奧運會在莫斯科開幕,由於中美等大國拒絕參賽,該項賽事近乎成為蘇東集團的“獨舞”。最終,蘇聯“如願以償”地佔據獎牌榜首位(80枚金牌、69枚銀牌、46枚銅牌),東德則緊隨其次(47枚金牌、37枚銀牌、42枚銅牌),兩國所獲金牌數竟佔總數的2/3!



如此滑稽荒唐的結果引發國際社會的嘲諷,以至於有輿論稱本屆奧運會的金牌貶值50%!蘇聯本打算利用莫斯科奧運會改善自己的國際形象,提升影響力,結果到最後卻適得其反,成為全世界的笑柄,這也是它入侵阿富汗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文史磚家


任何人做世界老大,也忍不住不拿下阿富汗,起碼要讓阿富汗站在自己這一邊。

起碼需要阿富汗“合作開發”

看地圖也會明白,不要認為高科技時代了,戰爭不需要高地了。

高科技的戰爭更需要制高點,最高的制高點。

畢竟現代戰爭離不得天上的衛星了,怎麼才可以離衛星近一點呢?

在阿富汗那種高地方建立基地自然是不二之選了!

難不成"和中國商量\

葭明通半瓶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簡單說來,蘇聯之所以想要入侵阿富汗,主要是因為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對阿富汗不爽。

那麼勃列日涅夫為什麼對阿富汗不爽呢?主要是因為此時的阿富汗羽翼漸豐,已經不想再受蘇聯擺佈了。

時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領袖阿明不是蘇聯培養的傀儡,雄心勃勃的阿明一直想要脫離蘇聯的控制,於是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忌恨。

應該說這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克格勃將阿明處決之後,蘇聯還是以數十萬大軍大舉入侵阿富汗,這就不是簡單的報復問題了。

那麼勃列日涅夫入侵阿富汗到底有什麼樣的考量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打開印度洋出海口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是蘇聯國力最鼎盛的時期,當然也是美蘇爭霸的高峰期。

60年代以來,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在對外擴張中受到掣肘;70年代以來,由於和中東國家關係的惡化,美國遭遇了二戰後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不得不在美蘇爭霸中轉為守勢。

而同時期的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的領導下。重新轉向以重工業為主的發展模式上,國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因此在美蘇爭霸中開始轉為咄咄逼人的攻勢。

在蘇聯國力得到極大提升的情況下,蘇聯開始了其自沙俄以來既定的擴張戰略,即將國土擴張至四大洋。

此時的蘇聯已經將國土延伸到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只剩下印度洋還沒有染指,所以如何打通印度洋出海口,成為勃列日涅夫思索的主要問題。

一直以來,無論是沙俄還是蘇聯,都受制於沒有溫暖出海口的窘境。所以向南擴張,也一直是蘇聯的目標。

若蘇聯將勢力擴展到印度洋沿岸,可以向西威脅中東地區,削弱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為接下來向非洲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而到達印度洋沿岸之後,蘇聯也可以向東封鎖通往東亞的海上航道,從而威脅日本等以進口中東石油為主的國家。

另外作為一個讓曾經的超級大國大英帝國折戟的地方,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在勃列日涅夫看來,如果蘇聯能夠征服阿富汗,則可以顯示出蘇聯的強大實力以及勃列日涅夫的超強能力。這對於樹立蘇聯在國際上的威望,爭取更多的主動權,打下良好的基礎。

2、從西面威脅我們

應該說勃列日涅夫的思路並沒有錯。但是從地圖上看,蘇聯從伊朗南下要比從阿富汗南下更有可行性。

雖然從伊朗南下需要經過伊朗高原,但是阿富汗境內也基本上是山地,而且從阿富汗方向向南進攻除了需要拿下阿富汗,向南還需要征服巴基斯坦才能到達印度洋,理論上說從伊朗向南到達印度洋更具有可行性。

但是1979年,伊朗國內爆發了伊斯蘭革命,霍梅尼推翻伊朗的君主立憲制後,開始推行反西方的路線。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和伊朗走近成為可能。此時蘇聯若貿然進攻伊朗,勢必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伊斯蘭世界的震動,而且對於蘇聯和伊朗的未來關係也會產生很多消極影響。

而進攻阿富汗,除了消滅阿明政權,最重要的是此時的阿富汗和我們是鄰國。蘇聯入侵伊朗,如同50年美入侵半島北,是對我們的嚴重挑釁。

50年代後期我們和蘇聯關係惡化後,70年代我們和美國關係緩和,對蘇聯形成巨大威脅,因此蘇聯不得不加緊對我們的封鎖。

1979年年初,針對東南亞小霸肆意擴張以及挑釁我邊境的囂張態勢,我們發動反擊作戰。而此時的東南亞小霸是是蘇聯在東南亞的重要盟友,也是在南部牽制我們的重要力量。

不過因為蘇聯正在密謀入侵阿富汗,所以對於我們的行動,蘇聯並沒有向小霸提供任何支持。勃列日涅夫的設想是在9月份入侵阿富汗,從西面威脅我們的安全,並找回年初的面子。

3、拉回南亞的盟友

勃列日涅夫之所以選擇阿富汗動手,除了因為阿富汗是我們的鄰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富汗的南部就是南亞國家巴基斯坦。

1947年印巴分治後,巴基斯坦和印度前後進行了三次邊境戰爭。

二戰後因為宗主國英國的衰落,已經無力干涉南亞的軍事紛爭,而此時美國和蘇聯則參與到南亞事務中來。

在印巴兩國的對抗中,美國支持巴基斯坦,而蘇聯則支持印度。蘇聯和印度的關係可謂非常深厚,在1941年蘇德戰爭時,節節敗退的斯大林就曾經設想過蘇聯亡國後到印度建立流亡政府。而到了二戰後,蘇聯和印度的關係更進一步。

在我們和印度不斷髮生摩擦時,蘇聯一貫選擇偏袒印度,致使印度氣焰更加囂張,進而引發了62年戰事。

到了70年代,印巴衝突再度升級,此時的美國為拉攏印度,選擇拋棄巴基斯坦,這使得印巴出現一邊倒的局面,關鍵時刻我們出手幫助巴基斯坦頂住了印度的衝擊。

在此時入侵阿富汗,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可以威脅巴基斯坦,進而為他的傳統盟友印度壯膽,而且蘇聯可以利用地理優勢重新發展和印度的關係,進而排除美國的影響。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阿富汗地處西亞最東部,北接蘇聯,西鄰伊朗,東部南部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相連,東北部與中國接壤,是中東通往亞洲東部和東南亞的陸上交通要衝。是蘇聯前出波斯灣,南下印度洋的捷徑,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由來已久。從17世紀起,沙皇們就夢想征服阿富汗,南下印度洋,尋找不凍港。從軍事上連接三大洋,控制海上通道。


對於阿富汗的重要性,彼得大帝曾宣稱:“當俄國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世界上建立軍事和政治統治。”而通過阿富汗從阿拉伯海進入印度洋是一條最便捷的通道。二戰後,為了和美國爭奪霸權,歷代克里姆林宮的主人都把阿富汗作為自己南下印度洋的跳板,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南下戰略。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中東地區,掠奪石油及其他資源,封鎖海上通道,入侵阿富汗是實現這一戰略的重要步驟。

佔領阿富汗,蘇聯就等於建立了印度洋的橋頭堡,直接威脅西方的“石油生命線”,同時,蘇聯的邊界也會向前推650公里,距離波斯灣只有500公里的距離。蘇聯的飛機從阿富汗基地出發,很短時間內就可以飛往波斯灣口的咽喉要道,並能在那裡巡航。

因此,為了實現對阿富汗的控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蘇聯就以經濟援助為由,企圖控制阿富汗的經濟命脈;通過軍事援助,控制阿富汗的軍隊。同時,在政治上展開顛覆活動,剷除親美政權,扶持親蘇政權。


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蘇爭霸進入白熱化階段,波斯灣地區的戰略重要性更加突出。勃列日涅夫掌握蘇聯大權後,更加重視阿富汗的戰略地位。但是,此時的阿富汗國內的查希爾國王具有明顯的排蘇傾向,於是克里姆林宮方面決定扶植和支持阿富汗國內的反對派勢力,被認為親蘇的前首相達烏德正是蘇聯選中的對象。

1973年7月,在蘇聯的一手策劃下,達烏德乘查希爾國王外出治病之際,在國內發動政變,成功上臺。

但是,克里姆林宮方面這次看走了眼,新上臺的達烏德並沒有蘇聯想象中的聽話,達烏德一上臺後,立馬改變了其親蘇立場,轉而強調阿富汗的獨立,並逐步和美國改善關係,這是蘇聯所不能容忍的。


於是,在1978年4月,蘇聯又支持塔拉基發動政變,推翻達烏德政府。蘇聯這一次終於得償所願,塔拉基上臺後,立馬錶現出了他的親蘇立場,先是同蘇聯簽訂了《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為蘇聯對阿富汗進行軍事幹預製造了依據。隨後,他為表忠心,更是將阿富汗的國旗改為紅色,街道兩邊的門窗塗成了紅色,首都喀布爾成了“紅色的海洋”,伊斯蘭傳統的綠色被蘇聯的紅色所代替,阿富汗幾乎淪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但是,塔拉基的所作所為卻激起了國內的矛盾,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其中之一就是塔拉基昔日的盟友、現任的總理兼國防部長阿明。阿明對塔拉基的所做所為極為不滿,二人的矛盾與日俱增,最終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阿明大權獨攬,塔拉基成了徒有虛名的“精神領袖”,阿明大有取塔拉基代之的趨勢。

在這關鍵時刻,克里姆林宮方面準備出手了,在阿明與塔拉基之間,他們最終選擇了聽話的塔拉基,並密謀除掉阿明。但是,事情敗露,阿明先下手為強,搶先推翻了塔拉基政權。事已至此,勃列日涅夫只好給阿明發去賀電,企圖使阿明成為第二個塔拉基。

但是,阿明不是塔拉基,他知道蘇聯人野心勃勃,向來靠不住,因此上臺後一直對克里姆林宮心存芥蒂,並且公開逼迫蘇聯撤換大使,限制蘇聯軍事人員入境,聲稱要與美國關係正常化。同時在國內採取了一系列人事變動措施,在各部門安插親信,撤換親蘇分子,並暗中派保安人員監視蘇聯在阿富汗的人員活動。


面對這一切,蘇聯方面終於坐不住了,勃列日涅夫唯恐阿富汗由一個“親蘇派”掌權的附庸國變成一個由“排蘇派”或“獨立派”掌權的不服從指揮的其他國家,更不允許阿富汗變成一個親美的國家。因此,蘇聯決定出兵阿富汗,對阿富汗進行武裝佔領。

這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美國和伊朗因為“人質”問題吵的不可開交,伊朗國內出現動亂,阿富汗的近鄰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國均有內部困難,無暇它顧。西歐各國路途遙遠,鞭長莫及。這時的阿富汗國內局勢更加動盪在全國的28個省中,已經有25個省捲入了武裝鬥爭的洪流,阿富汗陷入大亂。而且在阿富汗和蘇聯邊界,阿富汗是有邊無防,縱深內也沒有任何防禦工事。在軍事上勃列日涅夫認為蘇聯對阿富汗具有壓倒性優勢,可以有把握速戰速決。因此,勃列日涅夫認為這是出兵阿富汗最好的時機。


1979年12月27日,蘇聯在精心準備下,對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進行閃擊,阿明死於非命,一週之內,蘇軍完成了對阿富汗的佔領。然而,當克里姆林宮沉浸在一片狂歡中時,他們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戰鬥還未來臨。阿富汗如同一個大泥潭,蘇聯將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併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