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寧陵縣,曾經是古葛國所在地,縣名代表了人民的期盼

河南省寧陵縣石橋鄉西北有個村名叫葛伯屯村,村西北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葛城遺址”。就是這個地方藏著寧陵縣這個地方最初地名的由來。

河南寧陵縣,曾經是古葛國所在地,縣名代表了人民的期盼

位於寧陵縣的葛城遺址

上古時期,大禹本來是要將首領的位置禪讓給伯益的,奈何啟奪得了天下,破壞了禪讓制的傳統。不過啟也沒有虧待伯益,將他的兒子分封在了今天的寧陵這邊,建立了葛國。

據記載,葛是一種植物,根可以食用,花可以入藥,莖葉纖維可以用來做衣服。可見葛渾身都是寶,因此受到當地人推崇,將之視為圖騰。

夏朝建立後,葛國成為了夏朝的附庸,也是夏朝的屏障。葛國的東邊有一個叫商的部落,商湯做了部落首領後迅速崛起。商人崇信鬼神,把祭祀天地、祖先視為頭等大事。葛國的葛伯卻對此不太重視,經常不祭祀祖先。

商湯派人詢問其中的緣由,葛伯便哭窮說沒有牲畜錢糧祭祀。商湯為此還派人送祭祀的牲畜給葛伯。非但如此葛伯還派人搶劫過往的商人。

商湯為此忍無可忍,起兵滅了葛國,從此開始了伐夏的戰役。

這便是寧陵最早的歷史,然而為何寧陵不叫“葛縣”而叫“寧陵縣”呢?

武王伐紂,滅掉商朝後,重新分封葛氏後裔,恢復了葛國。春秋時期,葛國又被滅,葛地屬於宋國的領地。宋國在這裡設立了寧邑。之所以以“寧”為名,是因為這裡的歸屬經常變動,名字也經常變化,老百姓也沒有安定的居所,因此他們希望安寧。

河南寧陵縣,曾經是古葛國所在地,縣名代表了人民的期盼

信陵君塑像

公元前276年,魏安釐王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魏無忌封在了信陵,因此魏無忌被稱為信陵君。而這個信陵就是寧邑。戰國末期,魏國公子魏咎的封地也在這裡,由於魏咎被封為寧陵王,信陵改名為了寧陵。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曾經立寧陵君魏咎為王,這也是歷史典籍中最早關於“寧陵”這個名字的記載。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陳勝的起義軍在寧邑戰敗,魏咎不忍看到百姓遭秦軍屠戮,便投降了秦將章邯。章邯入城之日,魏咎自盡身亡,並且葬在了寧邑。後人為了紀念魏咎,便將這裡命名為了寧陵。

漢武帝在位期間,於公元前122年在寧陵這個地方設縣,定名為寧陵。此後,寧陵轄地多有變化,但“寧陵”這個名字最終得以保留。

河南寧陵縣,曾經是古葛國所在地,縣名代表了人民的期盼

寧陵縣

如今的寧陵縣是河南省商丘市轄下的一個縣,這裡的人民安居樂業,終於實現了當年人們期盼的“安寧”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