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1853年至1856年间,大清的西方爆发了奥斯曼帝国(1299~1922)、英国、法国与沙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战败,因而转向东方发展,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美国则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与英、法勾结侵略中国的政策。1857年,印度发生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看到英国在东方的成功,法国也开始谋求在印度支那建立殖民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亚罗号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英国和法国要求和大清续约之时。 这场战争在国外被称为“亚罗战争”,顾名思义也就是由“亚罗号事件”引发的战争。在我们的历史书也有讲过, 所谓“亚罗号事件”, 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事件, 一艘中国船挂着英国的国旗, 被中国水师查了一下下, 然后有个中国士兵把那面英国国旗拽下来, 踩了一下下。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本来就是一件小事, 放到如今, 完全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交涉解决的, 但在当时却无比麻烦。 第一, 当时中英两国还没有建交, 当时的中国清政府还没有承认英国外交使节的正当性, 那该怎么交涉呢? 第二, 清朝也没有什么专门的衙门可以和英国使节交涉, 哪个部门愿意出面担当呢? 礼部不买账, 理藩院也不管, 也没有外交部, 所以, 最后只能两广总督出来交涉, 但他也交涉不了。 因为当时的英法两国, 尤其是英国, 根本就不想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它们不希望这一事件被简单地处理掉, 而是想以此为借口, 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英法两国觉得五口通商根本不够, 除上海以外, 其余的口岸都不合格, 开了跟没开一样, 所以这一次必须让清朝真正地开放市场, 必须要让通商口岸扩大到沿海各处。 其次, 要跟清朝建立外交关系, 也就是让清政府承认外国公使的正当地位, 允许其进驻北京, 而且清政府也必须派出使节到外国。 总之, 要迫使清朝全面接受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能够不打仗当然更好。 但他们确实希望利用这件事给清政府增大压力。 如果通过谈判或是恫吓的方式能达到目的的话, 就不必使用武力, 但如果恫吓不起作用的话, 那就只能打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于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燃起了, 广州沦陷, 叶名琛不战、 不和、 不守、 不死、 不降、 不走, 然后就被英国人抓住当了俘虏, 还被弄到印度加尔各答。在现代人看来叶名琛的行为就是个笑话, 其实, 叶名琛的行为并不是个笑话, 在那个时代, 叶名琛要用自己的行动表明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忠臣, 他能做的最多就是这样了。 他以及他所率领的军队的确抵挡不了英法联军, 换谁谁也抵抗不了, 只有当俘虏; 当然, 他可以死, 但是使命没有完成, 皇帝不让他死,是要他主持交涉的, 所以只能当俘虏; 当了俘虏他表现得很英勇, 不食敌粟, 自己带了几袋米到印度加尔各答, 把这几袋米吃完后, 他就绝食死了。 叶名琛的悲剧实际是朝廷的悲剧, 面对这样的危机, 朝廷只会装作不知道, 当鸵鸟, 拒绝英法两国的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叶名琛

要说真正可笑的, 是京城的咸丰皇帝, 道光皇帝的儿子。 此时太平天国起义势头正劲, 南方几个省都在太平军掌控之下, 清政府已经内外交困, 不行了,只得被迫答应英法联军的要求。 事实上, 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中英、 中法《天津条约》 和《北京条约》 相比, 除了赔款数额加了一点以外, 没什么本质区别。本来清政府已经答应了, 后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 外国公使提出从天津大沽口走比较近, 从大沽口溯白河这条线路进京比较方便。 但清政府坚持让他们从北塘走——咸丰皇帝已经授意僧格林沁在北塘埋伏着兵, 如果公使从北塘走, 就可以让人化装成土匪偷偷打他们一下下。 咸丰帝非常喜欢僧格林沁, 因为他们两个人在做鸵鸟这种想法上是一致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咸丰帝

为何咸丰帝想让僧格林沁打外国公使一下呢? 尽管当时战局已定, 只要换约完成, 《天津条约》 就能正式生效, 但是咸丰帝对于外国公使进京这件事是非常不高兴的, 他宁愿多开放几个口岸也不希望看到外国公使进京, 乃至互派使节。 中国人真正以驻外使节的身份出访他国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当时根本没想过要派人出去。 而且皇帝不仅不想派人出去, 更不希望外国人进来, 哪怕外国使节只有几个人。 因为他们从不下跪, 对皇帝来说, 这就是大问题, 以前的时候乾隆帝还能把人赶走, 现在却不行了。 咸丰相信,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而且不向他行下跪礼将是对中国礼制的重大威胁。 咸丰担心, 如果外国公使见皇帝不下跪成为榜样, 那么其他臣民见他也就不会下跪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清朝疆域

他认为自己的统治就是建立在臣民对他下跪的基础上的, 行跪礼象征着对其统治体系及其帝国的臣服, 臣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道德, 不能被冲击。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公使进驻北京后, 北京老百姓并没有跟着他们学,人们都认为不下跪是洋鬼子的特例, 自己还是清帝国的臣民, 所以照旧向皇帝下跪。 其实, 传统的帝国造反者也不是不想向皇帝下跪, 他们只是想复制一个跟原有体制一样的体系, 从来都是如此。 所以,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以及不向皇帝下跪并没有引起中华礼制的崩溃。 但是在当时, 皇帝就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很恐慌, 想尽办法要拦住英法公使, 哪怕是出损招偷袭一下人家也要拦住。 后来英法公使仍然坚持从大沽口走, 结果就被防守大沽炮台的清军袭击了。 当然, 这个毕竟还能看成是外国公使不守规矩在先, 如果英法公使真的从北塘走, 而僧格林沁又偷袭了他们, 那就不好说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大沽炮台

大沽口的袭击似乎有点理亏, 是因为他们毕竟只是使节, 是进京换约的。 当然, 这也不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全部理由。 还有一种说法, 英法联军进京后, 发现此前的使团被关押在天牢里, 清政府给他们定的罪名是反叛者, 而且有些人受到了虐待, 或被施以酷刑而被折磨致死, 所以他们就很愤怒, 进而烧了圆明园。 其实, 这些愤怒也都不能说明他们非烧圆明园不可。 我觉得圆明园之被抢、 被烧, 与这个园子怀璧其罪多少有关。 这么大的园子, 有这么多好东西在里头。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火烧圆明园

在那个年代,战争都带有很强的商业性质, 一般军队在战争中都会公开抢劫, 从欧洲封建时代后期开始就已经是这样了。 战争就是商业行为的延伸, 先是雇人打仗, 抓俘虏, 然后就去要赎金; 打赢了就占据某个地方, 然后抢东西, 这也可以看成是某种赔偿。 可见, 当时的战争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对英法军队来讲, 干这种事也不稀罕。 虽然说在他们国内已经有些文明人, 比如像雨果这类作家, 觉得做这种事很丢人, 但是就当时国家整体而言, 他们的道德水平就这样。 国际政治的道德水平其实是逐步提高的, 那个时候还是丛林时代, 丛林时代的道德规则就是弱肉强食, 所以只要找个借口就能公开地抢。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沙俄掠夺中国领土

最后, 圆明园被抢了, 皇帝跑了, 条约也重新签。 除了损失圆明园, 损失了藩库的银子, 损失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之外, 条约还是那个条约, 《北京条约》 就是《天津条约》 的翻版。 而且在此期间, 俄国人还趁火打劫, 把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的地方全部抢走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当地没有人, 几乎千里无人烟。 清政府认为关外是龙兴之地, 不许汉人往东北迁徙, 所以那一带长期无人。 俄国政府借助哥萨克组成的拓边队, 逐步往里渗透, 直到把这片土地完全占据。等到失去了这片土地后, 清政府才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东北长期无人的话, 那么这一带早晚会被外国势力占据, 于是才逐步开放柳条边。 今天东三省, 包括内蒙古东部的人大多都是清末民初从山东、 直隶以及山西迁过去的。 其实汉人很早就有移民动机了, 只是清政府不许而已。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时局图

清朝在对西方的逐步开放过程中,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开小口到开大口, 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我们正式成立了外交部, 就是总理衙门) , 这个过程一般认为是二十年。 当时皇帝及一些大臣的私念和这种必然也必须的开放是对立的, 在他们看来, 我们和西方建立外交关系, 进入西方的世界体系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不能容忍的事情。 咸丰讲了, 只要公使不进京, 或者不当着朝臣的面不向皇帝下跪,哪怕多赔点银子, 多开放几个口岸都是可以的。 在他看来, 维持面子最重要。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太看重的面子在英法联军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同治时期, 进驻北京的外国公使第一次觐见皇帝后, 清廷让他们从边门走, 而不是让他们从朝臣常走的正门, 即东华门走。 中国人很高兴, 我们终于赢得了一次外交胜利, 羞辱了他们啊。 其实外国人并没什么感觉, 我见了你的皇帝就行了啊, 而且故宫那么多门, 他也搞不清楚哪个是正门哪个是偏门。 在东西方的交往中, 不少人常常因为这种礼仪上的占便宜而沾沾自喜。 也就是说, 这种意淫的观念, 这种跟面子相关的所谓的礼仪, 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实际上, 当你发现占了很多小便宜时, 可能你已经吃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