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手藝傳後人——訪滕州市柳葉琴製作傳承人張朝臣

只為手藝傳後人——訪滕州市柳葉琴製作傳承人張朝臣

張朝臣一直堅持製作傳統柳葉琴

“不圖掙錢,只為這門傳統手藝後繼有人。”普普通通的兩句話折射出一位現代農民高尚的責任情懷,他就是滕州市姜屯鎮西張坡村的“能人”張朝臣。

張朝臣與共和國同齡。他6歲的時候,母親因貧病交加去世,父親由於身體多病,也無暇顧及年幼的張朝臣,於是他只好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夏天睡在屋簷下,冬天躲進麥草垛,由於年齡小,還要經常受到其他乞丐的欺負。後來,一位好心的理髮匠收留了他,白天他跟著師傅打雜,晚上則幫著師傅照看孩子。張朝臣雖然不識字,但他天資聰明,12歲便學會了理髮,在幫師傅看大孩子後,張朝臣便辭別了師傅,跟隨姜屯鎮黃坡村的柳琴戲班打雜。

由於張朝臣聰明伶俐,勤勞能幹,很討班主王成富的喜歡,無論戲班到哪裡演出,他都跟著提茶倒水,推車挑擔,佈置戲場。

為了學藝,張朝臣在閒暇之餘,總是在戲場一角偷偷地觀察演員表演的一招一式,並熟記心中,幾年下來,張朝臣成了戲班裡的多面手,演唱、伴奏、維修樂器、跑龍套,樣樣拿得起、放得下。後來,由於各村組建文藝宣傳隊,柳琴戲班也就解散了,為了維持生計,張朝臣便與滕州市級索鎮滿莊村雙目失明的楊位宏合作,在微山、姜屯、級索、西崗、大塢一帶跑坡唱柳琴。楊位宏解放前曾跟隨卜端品創建的卜家班唱柳琴,是卜家班的臺柱子,解放後,曾參與組建徐州柳琴劇團,後來由於患上眼疾,回到老家滿莊村。在楊位宏的指導下,張朝臣在戲曲演唱以及柳葉琴製作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1972年,張朝臣的父親在與病魔抗爭了十幾年後,不幸離世。身材矮小瘦弱的張朝臣只得跟隨滕州老鄉遠赴福建省泰寧縣林場幹起了伐木工人。由於林場工人大多來自滕州、鄒城、蒼山一帶,業餘文化生活單調乏味,為了活躍氣氛,解除思鄉的痛苦和工作的勞頓,張朝臣便用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買了部分樂器,組織了一個柳琴戲班。由於福建泰寧縣地處偏僻,其它樂器都可以買到,惟獨柳葉琴買不到。柳琴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柳葉琴,沒有柳葉琴,柳琴戲的演唱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於是,心靈手巧的張朝臣憑著記憶,用一把鐮刀,一夜耗了八兩煤油做了一把柳葉琴,雖然與市場上賣的柳葉琴在音質、做工上相比有很大的差別,但能做出來已實屬不易,至今,張朝臣依然珍藏著這把柳葉琴。戲班成立後,深受魯西南老鄉的青睞,甚至外省的伐木工人也都紛紛邀請張朝臣到他們的駐地演唱。

張朝臣在福建泰寧林場工作了三年後,回到家鄉,每次進城,他都帶著自制的柳葉琴到樂器店向專業的老師和一些老柳琴藝人請教,回家後,就琢磨如何改進,時間長了,他自制的柳葉琴幾乎可以與專業廠家製作的相媲美。

1981年,農村土地包產到戶,勤勞聰明的張朝臣在滕州市趙坡煤礦附近開了一家理髮店,後又搞起了煤炭運輸,同時組建了一個喇叭班子。隨著經濟的發展,張朝臣一家的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都成家立業了,但張朝臣總感覺農村現在的生活枯燥乏味,年輕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搞車輛運輸,剩下很多老年人無所事事。耐不住寂寞的張朝臣便將過去會唱柳琴的老夥計們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票友會,一是為讓老年人老有所樂,二是可以弘揚和傳承柳琴這一傳統戲曲。為了老年人有個交流的場所,他重操舊業,白天邊理髮邊製作柳葉琴,晚上組織並指導老年人演唱柳琴戲。如今,張朝臣製作的柳葉琴因音質圓潤而受到好評,滕州及周邊地區的樂器店爭相定購,但張朝臣卻說:“我做柳葉琴,唱柳琴戲,只是為給老年人找個樂,只為傳承這門手藝,並不是為了掙錢。”張朝臣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農村一些愛好柳琴戲的老年人和孩子們要買柳葉琴時,張朝臣都會告訴他們:“有錢給個成本,沒錢就算了。”

傳統柳葉琴製作這項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滕州已瀕臨失傳,目前,仍在製作傳統柳葉琴的只有張朝臣一人。讓傳統的技藝重新煥發光彩,繼續傳承下去,讓農村的老年人老有所樂,這始終是張朝臣心中的夢想。(張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