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是強大還是脆弱?戲劇化的奪門之變透出歷史的詭異

皇權貌似很強大,有時又很脆弱。明英宗朱祁鎮在當了14年皇帝后,不幸在土木堡之變中淪為戰俘,做了一年戰俘後又過起了7年被幽禁的太上皇生活,誰也不曾想到,憑藉一次戲劇性的“奪門之變”,他再登皇位,成為明朝歷史上惟一的兩次登上皇位的君主,也是惟一一位擁有兩個年號的皇帝。

為何失國之君能成功復辟?為何挽救大明天下的明景帝最終失位?奪門之變透出一股歷史事件難以捉摸的詭異氣息,留給世人一連串的震驚和惋惜。


皇權是強大還是脆弱?戲劇化的奪門之變透出歷史的詭異

紫禁城

皇帝淪為戰俘

要說到奪門之變,還是先來說說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朱祁鎮倉促御駕親征瓦剌部,結果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遭遇全軍覆沒,皇帝也淪為戰俘,這一下丟臉丟大發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英宗在出徵前就任命了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鈺暫時代理國政,在英宗被俘、瓦剌首領也先欲直取北京的緊要關頭下,朱祁鈺臨危受命登上皇位,是為明景帝,尊英宗為太上皇,英宗年僅兩歲的皇長子朱見深被立為太子。

在景帝和兵部尚書于謙的領導下,明朝組織了北京保衛戰,擊退了瓦剌的進攻,大明轉危為安。

瓦剌把明英宗扣押了一年,本來想著作為籌碼嚮明朝施壓,獲取更多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但在朱祁鈺當上皇帝、瓦剌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明英宗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與其好吃好喝地供養著,還不如嚮明朝求和,把明英宗遣返回去。

不過,明景帝是不樂意皇兄回來的,如果太上皇回來了,到底誰當皇帝,自己將置於何地?但如果不迎回皇兄,於禮儀和倫理實在說不過去,而明英宗自己也著急回來,“願看守祖宗陵寢,或做百姓也好”。有了明英宗這句話,景帝迎回兄長的態度積極了些,雖然在迎回禮儀上降低了規格,但終究還是將太上皇迎了回來,當然,英宗重新做皇帝是別想了,他被送到南宮幽禁起來。


皇權是強大還是脆弱?戲劇化的奪門之變透出歷史的詭異

土木堡之變

儲位懸而未決

景帝當了皇帝后,嚐到了權力的滋味,想著以後還得把帝位傳給哥哥的兒子朱見深,心裡總不是滋味。在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經過一番操作後,景帝宣佈廢除朱見深的皇儲地位,冊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可惜,朱見濟不爭氣,當了一年多太子後竟然夭折了,這可是景帝的獨子呀。當初反對景帝易儲的大臣認為這是天意,提出重新冊立廢太子朱見深為皇儲。

景帝採取了拖字訣,覺得自己還年輕,不到三十歲,還可以再生皇子,於是加班加點地“造人”,可是沒有成果,反倒把身體搞垮了。在生育子嗣方面,身處南宮的朱祁鎮比弟弟要強,由於整天無所事事,他關起門來生孩子,七年間僅兒子就生了三個。

朱見濟夭折後的三年後,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下旬,景帝病倒了,病得還很嚴重,很多重要的典禮和儀式都沒有辦法親自主持。

大臣們著急了,萬一皇帝突然駕崩,連繼承人都沒有指定,大明朝不就亂套了?必須儘快解決繼承人的問題。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熒召集大臣會議,請求景帝重新冊立沂王朱見深為皇太子,包括領導北京保衛戰的兵部尚書于謙在內,大多數大臣是同意復立沂王的,也有少數大臣,比如內閣大學士王文、蕭鎡等,認為朱見深已經被廢了,不可重新冊立,主張從景帝的遠房宗親中挑一個立為皇儲。

當時有傳聞說,王文與太監王誠密謀,由太后出面迎取襄王世子為皇儲。襄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弟弟朱瞻墡,也就是英宗和景帝兩人的叔叔。

大臣們聯名簽署的奏稿送到景帝病榻前,景帝的批示是:“朕偶有寒疾,(正月)十七日當早朝,所請不允。”景帝覺得自己得的不是大病,總會好起來,無論是重立朱見深為太子,還是其他宗親,他都沒有同意。


皇權是強大還是脆弱?戲劇化的奪門之變透出歷史的詭異

明景帝朱祁鈺

政變突如其來

然而,就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上,即十七日早朝的前一夜,政變發生了。

政變的主角有三個:掌管五軍大營的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石亨曾經是于謙領導北京保衛戰的副手,打仗是有一套的,在於謙的推薦下深得景帝信任,在景帝病重期間還代表皇帝去郊外祭祀。正是與皇帝的近距離接觸,石亨覺得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復立東宮,不如請太上皇復位,可以建立功業”。

不得不承認,石亨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機敏過人。在別人都在按照常理出牌,請求復立太子的時候,石亨想到了恢復太上皇的帝位,此舉一旦成功,自然摘得擁立英宗的首功。

他先與都督張軏、左都御史楊善、太監曹吉祥秘密謀劃政變,後來又聽從太常卿許彬的建議,聯手善於出謀劃策的徐有貞一塊來搞事情。這些人秘密請示了南宮的明英宗,獲得許可後開始商量具體行動。十六日當晚,徐有貞煞有介事地登上屋頂,夜觀天象,說道“時機已到,不可失”。

於是,掌握大內鑰匙的石亨帶著大約一千名子弟兵在半夜四更時分打開長安門,奔向南宮,毀宮門而入,把太上皇朱祁鎮抬進轎子,然後到東華門,守門者擋駕,朱祁鎮說“朕是太上皇”,接著大門洞開,一行人馬到了奉天門,徐有貞在殿上升座,徐有貞等人高呼“萬歲”。至此,一場“奪門之變”悄然發生。

當正等著早朝的文武大臣聽見徐有貞宣佈“太上皇復正大位”的消息時,驚愕不已,但也只能行禮叩拜,接受朱祁鎮復辟的既成事實。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等人當場被逮捕,關入錦衣衛獄中。幾天後,兩人被處死抄家。朱祁鎮將景泰八年改為天順元年,意為自己的復位是順天應命的。景帝被廢去帝號,仍為郕王,遷至西內。


皇權是強大還是脆弱?戲劇化的奪門之變透出歷史的詭異

明英宗朱祁鎮

奪門之變中,景帝統治著龐大的帝國,外有強大的京軍,內有精銳的禁衛,可在非常時期依然沒有擋住政變者的入宮。而手握兵權的于謙據說並非不知道政變的陰謀,面對英宗、景帝對皇位的爭奪,他寧願選擇坐而待斃,聽任命運的安排。

在這場政變中,最失意的是明景帝朱祁鈺。如果沒有哥哥朱祁鎮的貿然親征之舉,朱祁鈺可以做著快樂的王爺,不會去妄想那遙不可及的皇冠。時勢給了朱祁鈺摘取皇冠的機會,郕王才能一躍成為景帝。本來,他只是個過渡皇帝,終究要把皇位還給哥哥的世系。

然而,權力像春藥,吃了一口就欲罷不能。朱祁鈺捨不得放手偶然得到的皇位,他處心積慮地換太子,可沒想到兒子成為皇太子後早夭了,而自己竭力想再生皇子的時候卻病倒在床上,當聽到太上皇復位的消息時,他只能無奈地說“好,好!”。

在這場政變中,最悲劇的是兵部尚書于謙。在明英宗被俘、瓦剌大舉進犯的非常時期,于謙臨危不亂,力返狂瀾,成為再造大明的頭號功臣,然而,他不可避免地捲入了皇室內部爭權奪利的漩渦中無法脫身,令人惋惜地成為政治爭鬥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