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谈到猫科动物,总免不了要谈到印度,因为印度是世界上猫科动物分布种类最多的国家

:猫亚科(原本的猎豹亚科已归到猫亚科)有丛林猫、渔猫、兔狲、豹猫、锈斑豹猫、石纹猫(云猫)、狞猫和亚洲金猫(金猫)等;豹亚科有云豹、豹、雪豹、狮子和老虎。印度也是如今世界上唯一同时分布有狮子、老虎和豹子三种大型猫科动物的国家。其实,在数十年以前,印度还有一种猫科动物分布,如果它没有在印度灭绝,那么如今印度的猫科动物种类将会更丰富。这种在印度灭绝的猫科动物就是亚洲猎豹。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亚洲猎豹

从广泛分布到极度濒危的亚洲猎豹

亚洲猎豹是猎豹的一个亚种,科学研究发现,在6.7万至3.2万年前,亚洲猎豹和生活在非洲的猎豹分离,随后演化成一个独立的亚种。人类最早关于亚洲猎豹的纪录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00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古老的洞穴壁画中出现了它们的身影。

亚洲猎豹的栖息地多种多样,灌木丛、草原、干旱和半干旱的开放区域都曾有它们活动的足迹。在历史上,亚洲猎豹的分布范围很大,曾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地广泛分布,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的亚洲猎豹相继灭绝,如今仅在伊朗的高原上有少部分存留,据估计其数量已经不足50只,极度濒危。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亚洲猎豹

印度曾是亚洲猎豹的主要分布国,然而在1948年,生活在印度境内的亚洲猎豹走向灭绝。反观如今的印度,是动物尤其是猫科动物保护工作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1908年,生活在印度的亚洲狮仅剩下13只,在不断的保护下,如今已恢复到了600只左右;生活在印度的老虎也曾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但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增长到了近3000只,大约占全球野生虎总数的70%。在1908年的时候,生活在印度的亚洲猎豹比亚洲狮的数量还多,那么,为何亚洲猎豹最终还是在印度灭绝了呢?

近几个世纪以来很多动物的灭绝都和人类的滥捕滥杀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有很大关系,亚洲猎豹也不例外。人类无休止地猎捕亚洲猎豹,栖息地荒漠化、被人类占据或破坏都是导致亚洲猎豹在印度灭绝重要因素。但本文不再对这两个常见的因素进行详细描述,而是从猎豹自身的两种特性进行分析,这两种特性也是常被人忽视的因素。

性格因素:亚洲猎豹过于温顺,6个月即可驯服

无论是狮子老虎还是豹子,当我们见到它们时,哪怕它们被关在笼中,都会心生恐惧;然而当我们遇到猎豹时,我们很少会生出恐惧感,甚至猎豹会因怕人躲到一边去。亚洲猎豹是如此温顺,以至于几个世纪以前它常被人比作一只狗。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亚洲猎豹被人当成宠物和狗一起饲养,图片拍摄于1897年

据英国博物学家布兰福德在19世纪的描述,亚洲猎豹十分容易驯服,人类只需要用6个月的时间就足以让它们完成一些特定训练并听人指挥。一些亚洲猎豹被人驯服后会像狗一样温顺,喜欢被人宠爱,甚至会像家猫一样冲着人喵喵叫(猎豹不能吼,叫声类似家猫)或者摩擦人的身体。

通常就算是遇到陌生人,它们的也会表现得十分友好。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印度人驯养猎豹的绘画,完成于1878年,右下角是两只狞猫。

也正因为亚洲猎豹的性格太温顺,古代印度的达官显贵们很喜欢把它们当成宠物来饲养。在平时,主人们不会把驯服的亚洲猎豹关在笼子里,而是像栓一只狗一样用铁链子拴着,让它们卧在地上或木制床架上

。人类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那么养亚洲猎豹的目的是为何呢?主要是用来狩猎

我们知道,猎豹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就算是古人无法对猎豹的最高时速进行测量,猎豹奔跑时的快如闪电也足以让它们折服。据资料记载,最晚在公元12世纪,印度的达官显贵们就已开始训练亚洲猎豹狩猎。从那开始,在王室的大型狩猎活动中,常常都会有亚洲猎豹跟随。亚洲猎豹可以协助猎人追捕野鹿、野羊甚至是黑熊,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捕猎效率。除此之外,王室还会举办猎豹运动竞赛,展示猎豹的运动天赋。在王室成员的追捧下,亚洲猎豹一度成了王权的象征。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18世纪的绘画,亚洲猎豹和印度国王的两个侍从。

对亚洲猎豹最痴迷的莫过于印度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1542—1605)了,他在位的49年间,在他的主导下王室共饲养了近9000只亚洲猎豹,比现在全世界猎豹的总数还要多。那么,这9000只亚洲猎豹是如何来的呢?除了王室成员进行捕捉外,王室还会鼓励普通民众捕捉,然后高价收购。

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亚洲猎豹数量极度减少,捕捉它们已经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亚洲猎豹的收购价格也大涨:“只要你把猎豹卖给我,我就给你任何你能同意的价格”。

那么既然猎豹能被人当成狗和猫一样养,为何如今狗和猫的数量都达到了几亿只,亚洲猎豹却在印度灭绝了呢?这就不得不说到猎豹的另外一种特性了。

繁殖因素:圈养环境下极难繁殖,想驯养猎豹就要从野外捕捉

在野外能稳定繁殖但到了圈养环境下却极难繁殖的猫科动物有多种,雪豹、猎豹、兔狲、黑足猫等都是代表。

这主要是圈养环境和野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动物的一种不适应状态。

据记载,阿克巴大帝养的那9000只猎豹,仅生出了一窝幼崽。猎豹在圈养环境下极低的繁殖率由此可见一斑。这直接导致了如果想补充圈养猎豹的数量,唯一的方式就是从野外捕捉。养死一只捕捉一只,再养死一只就再捕捉一只……就这样,数万只猎豹死在人类家中,它们却几乎没留下任何后代。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1812年的绘画,展示了猎豹协助人猎杀野鹿的画面

就算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工圈养环境下猎豹的繁殖实验也很少取得成功,因为圈养环境极难1:1地复制野外环境,这也是全世界很多动物园都没有猎豹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一种动物不能在圈养环境下稳定繁殖,那么就算这种动物如何听人指挥,那么终究谈不上被人驯化。

试想,如果猎豹像豹子一样凶猛,那么人类也不会有将其当成宠物来驯养的打算;如果猎豹像家猫一样可以在圈养环境下稳定繁殖,那么人类也不必要不断地从野外捕捉猎豹。然而,这就是猎豹与生俱来的两种特性,是人们不能改变的。亚洲猎豹在印度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自私和贪婪。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亚洲猎豹的美丽身影

如今,印度人已经再也不能驯养猎豹了。为了弥补亚洲猎豹在印度灭绝的遗憾,近几十年来印度一直试图从伊朗或者非洲引进猎豹,但困难重重,这项计划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而在中东地区,富豪们饲养猎豹似乎有了流行趋势:每年都有数十只猎豹从非洲走私到中东,它们中的一部分死在了路上,一部分成了中东富豪家中的“名贵宠物”,成了他们炫耀金钱和财富的工具。

亚洲猎豹为何在印度灭绝?除了乱捕滥杀,猎豹两个特性常被人忽视

图:中东富豪和他的宠物猎豹。

我们已经几乎要失去亚洲猎豹了,如果走私猎豹的现象没有消失,那么不久的将来,非洲的猎豹或许会赴亚洲猎豹的后尘。那时候,非洲草原上将会失去一道靓丽的风景,一道人类不能用任何动物来弥补的风景……

关注大猫来了,了解有趣的猫科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