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終結拖延症,孩子變“牛娃”

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在《為學》一文中寫到:四川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

富和尚說:“您靠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靠著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

富和尚說:“四川離南海幾千裡,我一直想僱船去,也沒能成行。你只帶兩樣東西不可能實現!”

可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並告知富和尚。富和尚面露愧色。

富和尚有錢,可供選擇的手段也比窮和尚多,比如租船。之所以最終沒能成行,是因為他總想把任務一次性完成。

而窮和尚先出發,邊走邊找資源來解決問題。他依靠飯缽、水瓶,沿途通過化緣來果腹、解渴,於是在“行動力公式”中就有了許多“夥伴”,一步步幫他到達目的地。

此外,窮和尚並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到達南海的期限,而是設定了一個方向,這樣沒有很大的目標壓力,可以從容開始。雖然花了一年多才從南海回來,但他畢竟做到了。

這個故事讓我感觸最大的是窮和尚確定目標就開始行動,過程中不斷找辦法解決問題,通過一年的努力實現目標;富和尚相對來說,更有條件實現去南海的目標。拖延症導致他遲遲沒有行動,直到窮和尚一年之後從南海回來,他還處於想的階段。


妙招終結拖延症,孩子變“牛娃”


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疾病,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一旦出現這種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喜歡安靜地翻看繪本讀物、玩木製的大積木,樂高玩具、畫畫、彩色橡皮泥,只要我們不打擾孩子,孩子可以安靜地一個人玩好久。在對待自己喜歡、新鮮的事物時,“拖延症”、畏難情緒等負面的東西壓根不會出現在孩子的字典裡。

學前,LEO做他喜歡的事情特別專注。一年級到四年級,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之內完成,到了5年級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家庭作業要寫到很晚,課外興趣班的作業經常要在下一節課上課前完成。在我看來,這實在是件太匪夷所思的事情了,一直以來挺自覺的一個孩子怎麼就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


妙招終結拖延症,孩子變“牛娃”


拖延症在哪些不良影響?

這看似無管緊要的拖延症如同細菌感染一般,一點點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拖延症對孩子到底有哪些不良影響呢?

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孩子們害怕因為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而被老師批評,但老師批評

的原因是,沒有完成作業,導致當天的學習效果不好,當天教授權的知識點孩子們沒有完全掌握,日積月累的結果是學習成績退步,進而缺少自信。

不能培養一項過硬的本領

拖延症會讓孩子選擇先做容易的事情,重要緊急的事情放到後面做,最好不做。培養興趣愛好屬於重要緊急的事情,需要堅持每天做,長期練習,孩子經常找各種理由不做,因此有拖延症的孩子很難培養一項過硬的興趣愛好。

產生焦慮感

拖延症造成焦慮、缺乏自信,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作業,在學科上無法很好地掌握知識,更甚者不能堅持自己的喜好,導致沒有一項過硬的本領。而這樣的狀態會一直延續到孩子長大,形成一種固定的做事風格,養成壞習慣,終身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妙招終結拖延症,孩子變“牛娃”


拖延症如何形成?

拖延症的後果如此嚴重,這種壞的行為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身體原因

有些拖延症並不是後天習得的,有可能是身體原因造成的。在大腦功能分區中,大腦前額葉皮層功能區與計劃、控制、注意力和執行有關。當這部分區域功能受損或不活躍的時候,大腦排除雜擾事物的能力就會降低,注意力也會嚴重受到影響,做事效率會顯著降低。如果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注意力以及反應能力比同齡人遜色,一個最直接的後果便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彷彿“慢半拍”。

心理原因

大多數父母不知道,孩子越催越慢的原因是因為這種催促打亂了孩子的內在秩序,導致孩子的自律性變差。家長的不斷催促下,不但會使孩子失去自我,他的自尊水平也在降低。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孩子的自尊水平直接決定了他今後的自律性。孩子的拖延症,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現。

催促帶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家長給孩子怎樣的暗示,孩子就會給自己怎樣的自我定位,就會有怎樣的外在表現。這一切來源於家長對孩子是否完全信任,以及家長內心的安定和從容。

對孩子來說,我們的催促就是“逼迫”,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他用拖延來表示抗拒。其實最大的問題在家長,是大人太著急了。

環境因素

有時孩子做事拖拉,不是孩子自身問題造成的,而是環境過於嘈雜,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效率。

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發現孩子有拖延症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自查,自己是不是拖延症患者。如果父母本人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習慣性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做,孩子是非常容易學會這種做事方式的。

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做事缺少計劃性、沒有條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事情本身孩子不喜歡


妙招終結拖延症,孩子變“牛娃”


拖延症的解決辦法

由此可見,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個人自身問題、家長原因以及環境問題,要想解決孩子拖拉問題得對症下藥,咱們來看看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鼓勵孩子多運動

針對身體方面的問題,如果孩子在運動協調能力、注意力和反應能力方面明顯比同齡人遜色,父母應該讓孩子多參加諸如跳繩、打球、下圍棋、下象棋或者游泳等活動,刺激孩子神經末梢和協調功能的發育,鼓勵孩子多運動,同時可在睡前對孩子進行全身按摩,讓孩子的身心得以放鬆。

父母要把責任交還給孩子,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承擔事情後果。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在幼兒階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們就會發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

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過自然後果法,把孩子的一切還給孩子,拖延造成的所有後果,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自然後果法並不是不管不顧,也需要大人的正確引導。跟孩子約定晚上寫作業結束的時間,過了時間就不要再寫了,孩子有過一次不交作業被老師批評,他一定會在規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完成作業。

多鼓勵表揚孩子,少批評否定

每否定孩子一次,就把不好的印跡在孩子的大腦里加深一次。因此要給孩子積極的暗示,用適當鼓勵的話語去激勵孩子,孩子才能養成不拖拉的好習慣。

給孩子發言權

研究發現,民主的父母有利於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培養時間觀念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給孩子要做的事列個計劃,並且要儘量遵守。因為提高做事的效率,那麼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他自己喜歡和想做的事情。

對於孩子不感興趣、同時對孩子的成長不是不可或缺的事情,不逼迫孩子做。

孩子有拖延症並不可怕,只要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願意與孩子共同成長,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時也要在發現孩子碰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解決的時候給予幫助,問題一日不能解決,再優秀的孩子也會被養成“拖延症”。所以想要孩子勤快、自信,需要父母做好榜樣,因為父母只能給予孩子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給不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