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讀書多不一定讓人更高尚


文字的歷史:從口頭傳統到書寫傳統


我呢把我們從大概兩千多年一直到現代的整個人類時代,叫做文字時代。大家都知道,這個文字大概從最古的文字,什麼是文字,什麼是文字符號。什麼是最早的符號,這也不是能夠說得很清楚。大致最早的文字,是在新月地區,兩河地區產生的,大概是在五千年的樣子。但是呢,那個時候的文字,第一它最早可能就是一些符號,弄不清它是不是文字,符號這些東西。此外文字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掌握,比如用來記載王室的言行,或者卜筮,或者也用在商業目的上,特別是徵稅,徵祭這些事情上。大概在兩千多年前到不到三千年的時候,幾大文明都出現的情況,文字從開始一小撮極個人手裡流傳出來,被較多的人掌握。在中國,大家都比較瞭解,中國興起一個階層,這個階層叫做“士”,現在叫讀書人、知識人、知識分子。最簡單就是“士”他能閱讀,能讀能寫,這是“士”的本事。那麼這個時候,我就說,文字時代開始了。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文字就變成了閱讀、書寫各種各樣本質中特別重要的一種。我先說一下一個轉變,就是從口頭的傳統到書寫的傳統上。口頭的傳統不難想象,比如說孔子整理《詩經》以前, 《詩經》的詩也流傳了幾百年。又比如希臘的兩首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在成文之前也流傳了大概幾百年。當然,《聖經》還有《舊約》的故事都是這樣。那麼以前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從神話開始的。當時就有一些行吟詩人,我們講最早的語言文化的保存者、加工者,流傳者就是詩人。為什麼是詩人呢?大家都有這個經驗,比如我們小學、中學的時候,老師讓背課文,背詩還可以,可能幾十年以後還會記得幼年時候背的詩。散文的話,老師也要求過的,但是你們現在能背出的散文,尤其不是像駢文,就是純的散文是很難背的,而且很快就忘掉了。所以,在口頭流傳的時代,我們要把重要的事情都寫成詩,這樣才能一代一代地往下面傳。沒有文字的時候,人們對語言的記憶能力並不好,比如祖輩說的話都得靠腦子來記。現在都是人工智能了,像電腦。實際上書也類似於電腦,很多資料都在書裡,這個時候從口頭到書本,我們的記憶方式發生了變化。講的這些都是背景知識了,有時候我們在思考讀書的時候有了這些背景知識可能想法上會更寬闊一些。


到農耕時代時,我們蒐集、儲存、思考資料的方式都會發生很多轉變,有一個轉變比較突出,就是在那個口傳時代,比如說我們知道一個傳說,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一直到民族的誕生,最早的英雄。那麼傳說的內容肯定是經常在變的,但是每一代人本身並不知道這些變化,因為是口傳,他只能聽到最終的版本,在這個意義上,他無法對自己的傳統產生很多反思,因為無從比較。但是一旦轉到文字傳統,書寫傳統上就能知道了。比如說,孔子的文字,也有漢朝人注孔子的文字,他們對孔子有自己的理解,宋朝人有宋朝人的理解,新儒家有新儒家的理解,這些理解不可能完全與孔子的一樣,每一代人都在重新理解。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後來的讀者,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就可以拿原始儒家,比如說漢儒,當代儒家等進行比較,這時就產生了文本的批評,反思的方式。自從人類兩千多年前進入文字時代,實際上也就進入了反思時代,我們總是三思而後行,思考的時候實際上就包含了批判的思考,就是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來比較不同的文本,批判地閱讀,批判的思考。這是閱讀和口頭傳統不同的特點。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口傳帶有很多感性的東西,可以想象一個行吟詩人不僅把話語傳下來了,他還有音樂,還有流傳的方式,他本人的魅力。文字慢慢文本化,那麼包圍在文字周圍的感性的部分就慢慢退去了。有人說過語言是口中的花朵,本來語言就是編織在我們的生活場景中的,現在文字脫離了說話的人變成了文本,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損失,但是在另外的很多方面仍然有很多很多的優勢。孔子說“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他說的“文”肯定不只是指文字,但是用在文字上非常明顯,就是說話是傳不遠的。當然現在有了廣播會好一點,但是在以前那個時代,對一個人說話,或者再傳給其他人,我們都有經驗,傳的人多了,不免失去原來的意思。所以一旦有了文字,話語就可以傳播得很遠了,另外這個“遠”也有時間上的遠,到現在我們還可以讀《左傳》,讀《莊子》,他們的話兩千多年了還在。在以前,隔個兩三代完全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麼說話的。另一方面,話語雖然很豐富,很有感性,但是精確度是不行的。比如說,遠古的時候各個民族都特別注重觀測天象,有很多原因的。一個實用的原因就是畜牧民族要對天時很瞭解,農民更需要了解春夏秋冬這些季節的變化。另外,從信仰的角度講觀測星象也很重要。原始民族都是有信仰的,在他們的想象中,神靈都是居住在天上的。但是一直到有文字發展之前,這種觀測很難很好地繼承。直到有了文字,我們才可能精確地記錄天象。這就使得我們發展出後世叫做“科學”的東西。我們知道科學都是建立在材料的基礎上的,如果對材料沒有精確的記載,科學也很難發展。這種研究的精神實際上已經建立了。那麼我們把反思和發展到科學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大致也可以說,從兩千多年前,我們對世界,對宇宙,對人生才逐漸開始了理性地看待。這是我講的從口傳時代到書寫時代這樣的轉變。


有關“書”:中國和歐洲的不同


那麼,對於“書”,講到書在世界各地是怎麼起源的,當然就是拿筆寫在什麼東西上,比如寫在絲綢上,樹皮上等等,可能是拿刀刻,拿毛筆來寫等等。那麼,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很費勁也很昂貴的,書寫的工具,文字的保存都是很難的。閱讀和書寫還要有時間精力。所以,閱讀、書寫註定了只有少數精英能夠接觸。那麼這些少數人在中國跟在西方是很不一樣的,比如說漢武帝時他自己的皇親國戚,相應的是漢朝的選舉制度一直到科舉制度,中國主要是靠科舉選擇官員,而科舉是靠文字的。那麼文字對我們的創造性可能最突出的就表現在科舉制度上,雖然各個朝代的考核內容會有變化,但是主流就是考文章。在西方,尤其是在羅馬衰落,中世紀之後,文字傳統有一個大倒退,大概公元5世紀到10世紀,也許到12、13世紀,西方認字的很少。但是西方的文字也沒有斷掉,主要是通過基督教,另外一個就是僧侶。我們知道,當時羅馬分成西羅馬和東羅馬,東羅馬的首都拜占庭是當時最輝煌的城市,他們使用希臘語,文字的保存要比西羅馬好得多。後來12、13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被阿拉伯人佔領以後,信仰基督教的人就帶著典籍,帶著學問逃回西歐,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文藝復興。所以這兩邊是不一樣的。


中國以及歐洲文字的發展與演進


書寫跟閱讀的昂貴也使得古人讀書和我們有很大不同。他們讀書要靠運氣的,要投奔有學問的人,科舉時代的讀書人記誦能力都很強,他們讀書都會把書記住的。其中一個緣故是當時的書很少,以前說學富五車,有人算過,古時候五車的書大概相當於我們現在一本20萬字的書。另外,古代的讀書人他們是有共同的文本的,因為書的數量有限,所以讀書人都有共同語言。我們今天將讀書就會講到讀書的傳統,那麼我們藉著講讀書的歷史,就會知道現在的情況和古人差別很大很大。在造紙術、印刷術出現以後,我們讀書似乎更方便了,在宋朝,文教水準很高的一個社會,這也跟宋朝時紙張、印刷術、刻版術這些條件都具備了有關。那個時候起,讀書人就變多了,而且讀書人不光讀書,還寫書,寫書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典籍也越來越多,讀的書也多了。像《紅樓夢》中的詩詞、玩笑、酒令、用典,從清朝的詩集我們也可以看出,那時候的讀書人對典籍大部分是爛熟於胸的。這是當時讀書人的情況。


順便說一下歐洲,歐洲的變化比中國大得多,中國總體來說是一個文教的社會,戰亂的念頭在中國歷史上大概佔1/3的比例,2/3是穩定的社會,有科舉制度,一直保持到清末。而歐洲甚至到12世紀,基本上沒有什麼文字,能夠讀希臘文的鳳毛麟角。拉丁文是當時的文字,但是會用的也不多,羅馬的作家、哲學家也想不出來幾個的,這和羅馬文化有關。所以當時的文藝復興是回到希臘,希臘有幾個源頭,包括拜占庭,西歐開始翻譯希臘的典籍,典型的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像巴黎大學就是在那個時期建立起來的。那時最早的大學是家庭教師授課,這時候歐洲的文化、學術才開始慢慢復興。關於歐洲的活字印刷來源是有爭議的,是歐洲獨立發明的還是從中國傳過去的還不清楚。但我想講的是活字印刷在中國和在歐洲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我們知道中國的字很多,常用字都有幾千,做排版不方便,所以對中國的書籍起到的作用不是特別大,一直到宋代到明代還都是刻痕。但是活字印刷在西方所起到的作用是改天換地的。在歐洲,到15世紀中葉時,大概有兩萬冊書。50年後,歐洲有二十萬冊,所以活字印刷對西方文字的普及,對整個西方的文字文化的提升有著特別深遠的作用。15世紀對歐洲來說是一個大飛躍,是進入科學時代的開始,我們能想到的像伽利略、笛卡爾、牛頓這些科學家,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等等。到17、18世紀,歐洲進入啟蒙時代,時間是很緩慢的,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實現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全民教育。那麼中國的全民教育是在差不多共產黨執政之後。然後我們就進入了全民時代了,那麼讀書人以往的優勢差不多沒有了。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轉型,差不多60年前,先知先覺的人們開始寫新時代的到來,圖像時代的到來。這也就講到我們這兩代人的區別了。我們小時候,電視已經有了,但是很少見。我們就看連環畫。我們兩代人雖然只差了50年吧,但是你們所處的是全新的時代。那麼文字和圖像那個容易呢?這個依賴於所使用的技術手段。通過造紙術、印刷術等,文字變得便宜了,到明朝清朝的時候。那時候印刷最多的就是僵化體制下的教科書,僵化以後人們就不好好讀書了,因為都想著做官了。而在幾十年前,印刷的圖片也是很粗糙的,很難看到很好的畫片。那時候愛好繪畫的青年沒有機會出國學西洋畫,只能看畫冊。到電子技術發達時,生產圖片就非常容易了,但是生產文字,尤其是好的文字,非常難。文字和圖像的區別,比較明顯的就是兩者帶來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我們想知道林黛玉是什麼樣子的,即使用20頁紙去描述也很難想象,但是照片一看就知道了。


陳嘉映:讀書多不一定讓人更高尚


我們那個時代的讀書經歷


古代靠文字獲得地位,而今天這個時代就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乃至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都發生了很多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講講我們的讀書經歷。總的來說,你們這個時代和我們的讀書差別也非常地大。文字閱讀方面的改變,我覺得第一個比較大的改變是我們那時的共同文本非常集中,但是說起來也挺可悲的,是當時的社會狀況造成的。而一個好處就是書本身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極好的交流媒介。現在年輕人習慣網上閱讀,比如微信的碎片化閱讀。我們的每一段歷史,只要你挺過來了,都會有一些很美好的東西,讓你很難客觀地說哪段歷史更好。如果我們能將這些美好的東西融化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當然是最好了。


為什麼要讀書


最後,我想談談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首先我們也不要完全把它當成純粹精神的多麼高尚的事來說。這不是我的主題,大家愛不愛讀書,讀書有多重要,寫作有多重要,這些是跟社會情況是相關的。也不是說宋朝人就比我們高尚多少,或者明朝人就比我們高尚多少,他們就愛讀書比我們讀得多。但是他們除了讀書也沒有別的事,因為他們沒有電影沒有電視。另外他們的時候都靠讀書考來做官的,他當然好好讀書了,我們讀完書之後都沒什麼用那當然大家就讀書就少了。不是說讀書這件事本身有多高尚,古人他讀書他就很高尚。讀書是不是能讓我們變得更高尚,我覺得這是個實證,你們有做社會學同學可以去研究。我個人是比較愛讀書,同時也比較高尚。但是我不知道讀書讓我高尚呢,還是高尚讓我讀書。也許我這個人就碰巧愛讀書又高尚。(聽眾笑)這個得通過研究才能知道,說是說不上來。我的確見過書比我書讀得多的還不如我高尚的,反過來情況更多,書讀得比我少但是人比我高尚得多的。讀書是不是就讓人善良,我也不知道。這個也需要去研究。我們知道有些壞人讀書讀得很多,惡貫滿盈的人讀書很多,的確是有的,我就不細說了,實際上你去查就能查到。反過來也有的人沒怎麼讀書的人卻很善良,善良得不得了。有的人沒怎麼讀書,卻很高尚。但對於我們這些已經是知識人或者半個知識人來說,讀書本來就是分內的事,就該讀書。就個人經驗,不往大了說,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讀書的確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它怎麼美好呢?書和圖像不一樣,跟其他的東西都不一樣,書的確凝結了兩千多年的人類的智慧,它有一種共識性。它不像口傳傳統,兩千多年古今中外,你想知道誰在想什麼,你想知道誰說了什麼。你上圖書館一拿出書來一讀,孔子也離你不遠,亞里士多德也離你不遠,伽利略也離你不遠,你一讀書,大家都在一起。你馬上直接就跟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類產生過的最偉大的心靈和智性,面對面,就在一張書桌上。就我個人來說特別美好,我們的生活比較瑣碎無味,你把這些破事忙完了之後,一卷在手,讀你最喜歡讀的書,你就寵辱皆忘了。一下子就把你引導到兩千年前,一千年前,引到了歐洲,引到了美洲,世界無窮之大,在這個意義上,就是一種超脫,就很容易超脫一些瑣瑣碎碎的計較。書太多了,我們要讀好書,公認的經典還是一個標準,比較信任的老師和兄長認為的好書是好書的概率就會高很多。然而,人和人還是有差別的,所以也要讀一些自己覺得好的書。一些讀起來比較難,比較費勁的經典也是要讀的。比如說,我是教哲學的,大部分哲學書都是有點難的,我還是建議只要你大致夠得著,在你年輕的時候還會應該讀一些難的書。在精神最好的時候,比較有勇氣的時候讀難的書。最後一點我想說的,讀書能讓人變得謙虛,讓我們知道,在社會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渺小。我知道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有高度表現欲的時代,文字要恢復它的本質——就是用來讀的。寫了文章也不一定非要發表,就放在抽屜裡也可以的。我們講讀書主要是還是學習和享受。


錄音稿整理:北清講座團隊 劉寧 (有所省略)

文章來源:北大清華講座(ID:bdqhj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