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01 我管我閨女要錢,我犯法嗎?

這些天斷斷續續追《安家》這部劇,印象最深刻的情節,還是房似錦媽媽跟她要100萬給兒子買房的一幕幕。

房似錦媽媽電話兇狠威脅,直接追到上海耍賴要。每一個步驟,每一句話,都是活生生的討債,比追高利貸的人還要狠。

房似錦媽媽追到上海,揚言要睡在店裡等要,徐文昌跟她說報警拉人。她一臉無所謂:我管我閨女要錢,我犯法嗎?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房似錦媽媽的這個舉動,直接坍塌了她在同事們的形象。

徐文昌喜歡房似錦,他的朋友說房似錦家的負擔太重不合適,勸他“保持好感,點到為止”。

可以說,房似錦生在這樣的家庭,無論工作還是婚姻,都深深受到拖累。

她有辦法逃避嗎?沒有。生在這樣家庭的女孩,往往都是別人看著可憐,自己又逃不出宿命。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因為她從小被忽視,被排擠,長大後好不容易可以賺錢了,家裡人厚不廉恥向她伸手要,她往往有種用錢去證明自己,並且贖身的感覺。

你生了我,嫌棄我,你要多少錢,我拼了命給你,證明你當初看走眼了。以後我就不欠你了,同時也報了對原生家庭的恨。

在別人眼中的不可思議,只有她自己懂。因為別人沒有經歷過她的經歷,就不懂她為什麼願意給100萬的苦楚。

電視劇敢這麼演,其實是有腳本的。藝術從來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六六說她編這部劇,採訪了很多底層生活的人們。他們的命運,他們的遭遇,可以說,比電視劇還要辛苦與無奈。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02 姐姐扶持弟弟,是風俗

我的一個朋友,底下有個弟弟。她對弟弟非常好,弟弟要什麼都找她這個姐姐。

比如弟弟想在淘寶買東西,選好了,就直接發個鏈接過來。

我很奇怪問她:你弟弟也是有收入的人,為什麼大事小事都找你?他買的東西也不貴,自己完全可以支付的。你自己也有家庭,你不可以長期這樣吧?

朋友理直氣壯說,在我的家鄉,姐姐都是要扶持弟弟的,這是我們那裡的風俗。

她還說,我大伯家生了3個女孩,1個兒子。兒子是最小的。弟弟結婚的房子,車子,都是幾個姐姐湊錢幫他置辦的。

如果她們不幫忙,她們回去孃家,臉上都沒有面光,父母也不會給好臉色她們看。

我問:如果姐姐家的經濟條件好,接濟一下沒有問題。如果經濟條件不好,拿什麼幫弟弟?不可能姐姐家緊衣縮食來幫弟弟吧?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朋友反而覺得我的想法很自私,因為我也是有個弟弟的姐姐,她看到我很少操心弟弟的事情。

她覺得自己拉扯著弟弟,是她的責任,哪怕她自己也經常為錢發愁。

我覺得這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我爸媽對子女是不偏心的,他們生了三個子女,一直對我們強調的是,如果你們其中一個有病有災,肯定是要互相拉扯一把。如果大家都沒有什麼事情,就靠自己能力吃飯了。有錢就吃好一點,沒錢就粗茶淡飯。我們是不會要求女兒拿錢出來幫襯兒子的。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如果沒事也想別人幫忙,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實際上是害了你們,最後就變成兄弟姐妹的寄生蟲,害人害己。

我們兄妹一直關係都很融洽,各自為自己的小家庭努力。父母看著我們慢慢成長,心裡也很舒坦。

反觀我的朋友,她的父母其實很焦慮。他們總會去攀比,看到哪家的女兒為了兒子做了大貢獻,心裡就羨慕妒忌恨,恨自己的女兒怎麼沒有能耐找個有錢人家幫襯自己的兒子。

父母的思想長期這樣灌輸給女兒,女兒雖然也習慣了,聽說婆家可不這麼看,他們不想兒子承擔兩個家庭的責任,女兒也因為此事頗傷腦筋。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03 姐姐的彩禮,是給弟弟準備的彩禮

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家裡也是三個女孩,一個兒子。不用說,孩子都是最後追來的,是父母最大的願望。他在家裡的地位肯定是最高的。

她嫁異地,婆家是個普通人家。婆婆家給了5萬塊錢彩禮,媽媽收到錢,一句祝福沒有,結婚當天還把她罵了一頓。

你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了。我們這裡的彩禮最低最低都是10萬。我供你讀大學,你現在是別人家的人了,就胳膊往外拐了。人家一個初中生的彩禮都比你的多。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朋友耐心跟媽媽解釋:他們家不是有錢人,而且這個彩禮給你們,不需要回饋任何東西給我,哪怕一條5塊錢的毛巾,都不需要給我。這個錢也不是一次性給斷,以後我們還會陸續給你和爸生活費的。

不要瞎扯這些沒有用的,你以為這錢是我們要的嗎?這是給你弟存的彩禮錢。他以後結婚,指不定要一二十萬的彩禮呢,你這點錢夠幹什麼?

後面她的兩個妹妹結婚,也基本上是這個套路。三個女兒對媽媽,沒有感恩,只有怨恨。

過了幾年,弟弟終於結婚了。

一南一北,路途太遠,她當時也有身孕在身,她最終決定還是不回去了。

她給媽媽轉了8000塊錢作為賀禮。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媽媽收到錢,微信視頻劈頭蓋臉把她數落了一頓。你作為大姐,就一個弟弟,才給8000塊,你怎麼給得出手?別人不笑話你嗎?

朋友非常生氣,那是她一個月的工資,怎麼就拿不出手了?況且她結婚的時候,她弟弟是一針一線都沒有送給她。

她媽媽不依不饒,一言蔽之,他是弟弟,你是姐姐。扶持弟弟,是你的責任,你的義務。

朋友氣得不行,乾脆不理她媽媽,愛鬧就鬧吧,反正她盡力了。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朋友說至今都不懂媽媽,為什麼一個肚子出來的,只愛弟弟一個?在她媽媽的眼裡,女兒,是兒子的靠山。女兒過得好不好,她不關心。

只是很可笑的是,朋友的媽媽什麼都為兒子著想,但是兒子卻跟她不親,回到家連媽媽都懶得叫一聲。

朋友說,在他們那裡,這種情況也比較普遍。她現在也遠離了父母,幾年才回去一次,這種對媽媽的怨恨,慢慢就減少了。既然生了她,還是盡義務,每個月定期匯生活費給她。

僅是作為義務,沒有多少情感可言。她之所以選擇遠嫁,就是為了遠離媽媽,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04 走出原生家庭的泥濘

即使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父母對待子女,怎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分別心?

追根究底,還是陳舊的觀念在作怪。哪怕是2020年了,養兒防老的思想在某些地區還是根深蒂固。

陳舊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出生於這樣的家庭的子女,唯一可以變的就是自己改變自己,自己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原生家庭不好其實並不可怕,勇敢面對,直觀自己的內心,一定可以踩著泥濘,迎著光,走一段無可避免的爛路,慢慢上岸,過好自己的一生。

不必糾結,有些父母子女緣分,終究是情深緣淺。

孫儷新劇《安家》,生在問題多的原生家庭,逃離還是認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