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亦乐乐
北洋时期奉系军队的编制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我还是给大家解释一下奉系军队的起源,大家都知道,在民国时期沈阳叫做奉天,而清政府当时在东北于奉天设有东三省总督府,后来北洋政府也沿用了这个名称,不过改了个名字,例如张作霖在一统东北后,就叫做东三省巡阅使,也由此张作霖的北洋奉系势力诞生。
不过在张作霖初期的时候,他的实力并不强大,他是奉天陆军二十七师师长,而在当时奉天还有一个师,这便是冯德麟的二十八师。可是冯德麟最终因为支持张勋复辟,被北洋政府关押,二十八师被张作霖吞并,此后张作霖的奉军开始了快速发展时代。基于当时奉军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张作霖又开始招兵买马,尤其在直奉联合倒皖中获取了一批军火,又装备了一个师和五个混成旅,而在这个过程中,张作霖又吞并了黑龙江和吉林的部队,在快速发展之后,奉军共计五个师,还有二十三个混成旅以及三个骑兵旅,手下兵力一度达到了二十多万。
而张作霖在东北稳固好统治后,又开始组建自己的军事学校,这便是东三省讲武堂,又相继兴建了海军和空军,在其巅峰时期,奉军拥有二百多家架飞机,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下,张作霖开始有了扩张地盘的想法,当然此后张作霖的部队就太多了,并且有过整军经武,但也不断收编,军队编制也是换了又换,仅仅他手下张宗昌手里,就有二十万人马,而奉系一派军阀,总兵力更是超五十万,如果连民团和警察算在内,估计数也数不过来。
而奉系虽然强大,但是面对北伐军,还是大败,也就是在奉军和北伐军作战失败后,张作霖退往关外时被日寇暗杀,张学良接替了张作霖的位置。之后因为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从此没有了奉军,当然奉军变成了东北边防军。可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听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沦陷,而张学良被迫下野,直到西安事变爆发之后,东北军仅剩的四个军,被派往抗日前线,最终大多被分化瓦解,一时声名显赫的奉军,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西北老张看世界
奉军的前身为清末奉天的巡防营,辛亥革命后,张作霖、冯德麟分别任北洋陆军第27、28师师长。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之后大肆扩军,至1919年,奉军除了原有的两师之外,还新编了北洋陆军第29师、暂编第1师、暂编第1-5旅;黑龙江第1、2混成旅、黑龙江骑兵第1、2旅;吉林陆军第1-6混成旅。
为了逐鹿中原,张作霖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疯狂扩军,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之前,奉军已有5个师,每师下辖两个旅;23个混成旅;3个骑兵旅,张作霖自任东三省巡阅使。
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奉军失败而结束,张作霖退回关外。回到奉天后,张作霖对奉军进行了整军备武,并对全军进行了统治编制。到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奉军共有陆军3个师、27个混成旅、5个骑兵旅。其中每旅下辖3个团,师、旅、团钧使用统一番号,总兵力约17万人,统称为东三省陆军。
1925年9月,张作霖将所属奉军由旅扩编为师,共编成20个师,每师下辖2个旅,除此之外还有10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1个辎重团,钧冠以“东北陆军”的称号。
历史军魂
奉系军都算共40万的要,其中精锐军,就是严格军规新式装备的20万,其余的都是杂牌,毕竟和张作霖一起起家的都是些胡子、强盗、马贼。
东北易帜归顺民国的是张学良率领的20万东北军,入关后顺便驻守北京一带,后被调到西北“剿匪”,适值日军全占东北,磨刀向热河省的时候。
东北军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一步步的拆散、打乱、分驻到全国各地了。东北军这名号没了。
搞笑的人生游戏的魅力
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政府,建立了中国民国,但军队编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兵力的扩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个漫长渐进的过程,现就北洋军阀奉系军队的编制而展开。
张作霖,出生在今辽宁省海城市,也即原先大清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麾下的军队,在北洋军阀时代,被称为奉军,张作霖大帅为奉军首脑。
早年投身绿林,势力逐渐壮大,清廷无力剿灭,就将张作霖招安,协助清廷剿灭了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成为陆军第27师师长,又吞并了冯德麟的第28师,继而吞并了黑龙江和吉林的部队,拥有了5个师、3个骑兵旅,20余个混成旅,总兵力20余万人,成了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北洋军奉系首领,号称"东北王"。
此后,张作霖将势力将关内扩张,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势力扩展到直、鲁、皖、苏等省,拥有了6个军团的兵力,计陆军20个师,另有7个旅、2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及工兵、辎重兵各1个团。
此时的奉军已经有了7个方面军团和海军3个舰队、空军5个航空队,总兵力达到了35万人,奉军实力如日中天,但1928年,在第二期北伐中被老蒋所率的中央军所战败,张作霖只得退回东北,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
至于奉系军队的编制,其中,奉军海军名称东北海军,由三个舰队所组成,海军总司令由张学良兼任, 副司令沈鸿烈,江防舰队队长尹祖萌、海防第一舰队队长凌霄、海防第二舰队队长袁方乔。
东北空军,则设立有航空处,张学良为总办,孙炎为参谋长,成立东三省航空学校,培育培养飞行员、机械师等人才,全盛时期拥有各类飞机约300架,其中,战斗机150架, 还有40架未开封,但由于张学良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断送了东北的全部空军战机,全部被侵华日军所缴获。
陆军编制有20个师,从第1-20 师,全称为东北陆军第X师,7个混成旅,全称为东北陆军第XX旅,2个炮兵旅,全称为东北炮兵第X旅等。
奉军旧派将领以其首脑张作霖大帅为主,新派将领以张作霖之子少帅张学良为代表,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系的过渡人物。
此外,还有以杨宇霆、吴俊升、孙烈臣、于学忠、何柱国、张骧伍等为代表的士官派,以及以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等领衔的大学派。
奉军,作为北洋时期,国内最大也是最为著名的军阀派系,因张作霖的故乡而得名,纵横驰骋在民国内战的舞台上,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最风光的时候,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只可惜,兵败又退回东北,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在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其子少帅张学良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东北易帜,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被国府任命为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国平军史
北洋军阀时期奉系军队的编制在各个时期是不一样的。
袁世凯就任总统以后,张作霖被任命为第27师师长,这是奉军的起始。此时的第27师是按照北洋新军的编制,师下辖两个步兵旅,每个旅两个团,另有骑兵1团、炮兵1团、工兵1营。
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督军兼省长,1917年又借张勋复辟夺了冯德麟的第28师,后又靠拢段祺瑞,在段祺瑞的扶持下扩编了第29师。1918年2月,张作霖和徐树铮勾结,在秦皇岛劫持了陆军部订购的一批军火,扩编了5个混成旅。
此后张作霖借日本人之力逐步统一东三省,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在直皖大战以后,奉系有5个师(第27师、第28师、第29师、第16师、第1师)、23个混成旅和3个骑兵旅。
第一次直奉大战时,奉军第16师、第1师被直军缴械,第28师只有1个旅撤回,第6、第9混成旅被遣散。战后撤到关外的奉军有3个师(第27师、第29师和成立的第1师)、27个混成旅和5个骑兵旅,总计约17万人。
此时奉军的师还是参照北洋军时期的编制,而混成旅虽然名义上应该有每旅3团,不过实际各部情况不一。像张学良的第2混成旅,有步兵3团,骑兵1团,炮兵1团,实际相当于1个师。而张宗昌的第3混成旅是步兵3团,另有一个炸弹队。而裴春生的第4混成旅仅有步兵两团,宋九龄的第6混成旅是有步兵4团,杨德生的第14混成旅则是两个步兵团加1个骑兵团。
所以这一时期奉军的编制是非常混乱的。
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获胜以后实力大增,其总兵力达到步兵40多个旅,骑兵10多个旅。此时奉军的编制分为甲种师(每师2旅、每旅3团)、乙种师(每师2旅、每旅2团),混成旅分3团制(1旅约6千人)、2团制(1旅约4300人)两种。
鼎盛时奉系控制了东三省、热河、河北、山东、江苏、安徽8省,总兵力达到37.8万人,成为当是国内最大的一个军事集团。
此后在和孙传芳的作战奉系丢失了江苏、安徽两省地盘,部队损失约2万多人。随即因为郭松龄反奉,又损失2、3万人,和冯玉祥的国民军集团之战损失数万人。到北伐战争前夕,奉系军阀总兵力大约在30万左右。
在北伐战争以后,奉军大部再次撤回关外,张作霖死后归属张学良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