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大家好,我是青墨,今天我們講講被世人譽為"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范蠡。

范蠡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要評價范蠡,先要簡單瞭解一下他的一生。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

范蠡年輕時才智出眾,博聞強識,好讀書,范蠡年輕時潛心鑽研姜太公的《六韜》、《三略》。拜計然為師,學習經商技巧。年紀輕輕就已經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當時楚國政治昏暗,非貴族階層不能做官,范蠡空有文采不能施展,報國無門。因此范蠡不修邊幅,表現出一副不與俗人為伍的樣子。他經常瘋瘋癲癲,行為怪異,被稱為"楚國狂人",鄰居們叫他"範瘋子"。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時任宛地地方長官的文種,非常欣賞范蠡的才華,文種多次不顧自己的身份親自上門拜見。范蠡被他的誠意打動,為了接待文種,他向哥嫂借來衣帽穿戴整齊,兩人言談非常投機,於是決定聯手幹一番大事業,後來他們一起離開楚國,到了越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繼位的第3年,勾踐想趁著吳國沒有準備伐吳,范蠡勸他不要輕易用兵。

越王勾踐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率三萬精兵,北上伐吳。結果兩國在夫椒交戰,越軍大敗,只剩下5000人被圍困於會稽山,范蠡建議越王用美女、寶物和卑躬屈膝的方法來麻痺吳王夫差。

勾踐聽從了范蠡的建議,派文中以美女寶器買通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從中說和,吳王就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提出讓勾踐到吳國當人質,罷兵而回。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勾踐在吳國當奴隸長達三年,臥薪嚐膽,范蠡也始終跟隨左右,雖然他們經歷了一個時期的屈辱生活,但畢竟克服了亡國的重重危機,併為日後越國的復興保存了力量。

公元前490年勾踐、范蠡歸國。范蠡成為越王最寵幸和權勢最高的大臣。越國君臣共論興國大計,范蠡定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方略,認為土地是萬物之本,農事做得好可以生長萬物,人可以各盡其用,並認為對天時的掌握和農事的進行都要適度,不可以勉強。

越王對他的看法很贊同,後來經過休養生息,發展生產,越國很快恢復了元氣。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公元前482年,吳國農業欠收,但夫差還野心勃勃,決定起兵北征,與齊、晉爭霸中原,吳軍北上的消息傳來,勾踐和范蠡商議出師伐吳。

公元前478年,越軍分成三路,斷絕北去吳軍的歸路。主力從吳國南進,直逼吳國都城姑蘇,吳軍大敗,越軍焚燒了姑蘇,奪取了吳國的船隻,吳王夫差聞訊之後率師南迴,向越國求和,越王勾踐認為還不能一舉滅吳 也答應了暫時罷兵,暗地裡卻繼續加緊滅吳的準備。

吳國連年災荒,物資匱乏,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軍隊也在北上稱霸戰役中消耗巨大,精銳盡失。於是越王勾踐在與范蠡等重要大臣商議之後,認為伐吳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決定向吳進軍,吳軍全線潰敗,越軍三戰三捷,直到姑蘇城下。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公元前475年,越軍再次進攻姑蘇,很快打到城下,這次勾踐採取長期圍困的戰略,過了兩年,越軍攻破姑蘇外城城門,夫差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派使臣跪到勾踐面前求和。

勾踐於心不忍,打算接受投降,范蠡卻說:"大王忍辱負重20年,現在絕不能拋棄前功,於是回絕夫差的使臣,夫差無奈,只得自殺,吳國就此滅亡。

滅吳之後,越王大宴群臣,作曲歌功頌德,歡慶滅吳之功。但范蠡沒有陶醉於成功的喜悅,與勾踐君臣十幾年,他十分清楚勾踐的貪婪本性,只愛土地,不惜臣民的死活,即使國家安定也永遠會向外擴張,於是范蠡決定離開勾踐,激流勇退,以保全自身。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范蠡歸隱之後,辛勤耕種,煮鹽經商。不久便財源大增,聲名遠揚。

齊王聽說范蠡的才幹,派人請他做齊國的相國,范蠡不想再入世為官,於是將家財散盡,只帶了一些貴重的珍寶,悄悄的舉家離開齊國,再一次棄官而走。

離開齊國的范蠡來到了定陶,這是中原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他認為在這個地方一定能發家致富,於是改名為朱公,人稱陶朱公,范蠡在這裡既經營商業又從事農業和牧業,很快就表現出非凡的經商才能,在19年內三次達到家財萬貫。但是他仗義疏財,每次賺到錢總會慷慨解囊,扶危濟困,范蠡的行為使他獲得了"富而行其德"的美名,他卓越的理財能力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的楷模。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儒商之鼻祖


從范蠡精彩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目光深遠、智慧超群、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天下奇才!

他既精通韜略,善於治國用兵,又有非凡的商業頭腦,是儒商之鼻祖。他就是被世人譽為"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范蠡。

因為商人在中國古代長期處於低微的地位,所以范蠡並沒有成為一個被青史"青睞"的人。但世人對這位極具魅力的"奇人"還是頗為津津樂道,如漢代的司馬遷就曾在《史記》中感嘆道:"范蠡三次更換住處,卻能天下聞名。他每次不是簡簡單單地搬家,而是住在哪裡都能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