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真知堂國學館:《左傳》立有這麼一則故事:韓宣子去鄭國購買一隻玉環,鄭國執政子產不同意賣給他。韓宣子於是私下和鄭商達成協議。然而在付款的時候,鄭商說,這事我得稟報君大夫。韓宣子不得不再次去找子產。結果,子產說了幾句話,韓宣子面紅耳赤,老老實實把玉還給了鄭商。

這事很奇怪!買塊玉而已,至於驚動鄭國總理嗎?難道這又是一塊和氏璧?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韓子買玉,子產不予

《左傳》記載,韓宣子出使鄭國,看中了鄭國商人手中的一塊玉環。韓宣子乞玉於鄭伯,鄭國執政官子產不給。韓宣子自己去找賈人洽商購買,成交後,鄭國商人說,“這事,我必須得彙報給我們國君和大夫。”韓宣子又去找子產說這事。結果,子產寥寥數語,“韓子辭玉”。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這事,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有些奇怪:

作為使者的韓宣子不過要一塊玉,還是自己買的,子產有必要這麼做嗎?子產又說了什麼話,讓韓子乖乖的退回這塊玉了呢?這玉難不成特別珍貴,類似和氏璧嗎?

我們先來看看故事的背景:

韓宣子名起(?-前514年),男性,漢族。春秋晚期晉國六卿之一,是後來戰國七雄之韓國祖先。前541年,韓起擔任晉國中軍元帥,執政晉國長達27年。死後諡號宣,史稱韓宣子。

子產(?-公元前522年),姬姓,公孫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諡成 。他是鄭國之卿,前543年執政,先後輔佐鄭簡公、鄭定公。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鄭伯,即鄭簡公(?-前530年),即姬嘉,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

晉國卿士韓起出使鄭國,當時韓起自己有一塊非常喜愛的玉環,在鄭國市場上又見到了另一塊同款的玉環,於是韓起想配成一對。

韓起作為使者,首先請玉於鄭國國君。執政子產此時卻以“此玉不是官府所藏”為由拒絕了韓子的請求。後來子產自己花錢去買玉,買好了跟子產說。子產卻說了這麼幾句話:

我國國君鄭恆公早和商人有盟誓,說我們不強買強賣。今天您因為喜歡這塊玉而買,外面的人一定說是我國背叛盟誓強奪玉於商人。您得了這塊玉卻失信於諸侯,您一定不會做這事!

“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有盟誓以相信也。曰:爾無我叛我無強賈。恃此質誓,故能相保以至於今。今吾子以好來辱,而謂敝邑強奪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諸侯,必不為也。”《左傳 昭公十六年》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韓起不得不把玉環退給了商人。

買一塊玉還牽扯到盟誓和國家信譽,這事還真的不扯。由這件事,我們可以管窺到春秋時代商人和商業的一些真實面貌。

第一,這個鄭國商人並非鄭國人,而是商族人。所以,子產才會以當初國君和商族人的盟誓來說事。

第二,商人在鄭國做買賣,得報備給鄭國政府,不可私下交易。

商人怎麼會是商族人呢?這事還真有點意思。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商人真的起源於商朝嗎?

商人這個詞,還真的是起源於商朝。

據說商王朝有一位著名的先公,名為王亥。

史料記載,“王亥服牛”。意思就是王亥降伏了野牛,並且趕著牛車到處做生意。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後來商侯王亥在和北方“有易氏”做生意時,被有易之君奪走了牛羊,死於非命。

其子上甲微為了替父報仇,用做生意用的牛羊從河伯處借兵,攻滅了有易,從此走向了武力建國之路。到王亥的七世孫大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商湯之時,商人終於翦夏成功,建立商朝。

所以,王亥被視為中國商業之始祖。

周書曰:“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由於從古至今,所有的貴人都喜歡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商人自古以來就極受重視。

新石器時代的人們,最寶貴的物品就是玉器和青銅,特別是玉器。殷墟婦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研究表明:其中不少玉器已經採用的是新疆和田地區所產的軟玉。

和闐是古代美玉的產地,今稱和田,距離河南安陽殷墟長達3800公里,途中不少地段都是沙漠。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古代,從和田到安陽,都靠駱駝和人力,其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商王朝的勢力範圍根本到不了新疆和田地區。所以,這批玉料肯定是遠方的商人通過貿易運來的。

雖然不能肯定當時的商族人就一定把生意做到了新疆,但兩地有商業往來,卻是不爭的事實。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後來西周滅商,衛康叔把殷商遺民召集到一起,發佈了禁酒的命令《酒誥》。周公讓商人自己種植黍稷,讓商人趕著牛車去遠方做生意來孝養父母。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商亡之前的商族人,就以做生意(遠服賈)為生。所以周公才會這麼說:

“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尚書 酒誥》

商人一詞來自於“牽車牛,遠服賈”的商族人,沒有疑問。

由於商民善於經商,周初,根據周公的指示,不少沒落的商朝貴族都以做生意為生。諸侯國之人開始把這些人稱為“商族人”,後來就簡稱為商人了。

再往後,隨著歷史的發展進步,其他地區的人也學會了做生意,但人們已經習慣把做生意的人叫做商人。這就是商人一詞的來歷。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周代的廣義商人分兩類,一類是商人,又稱行商,是指專門從事遠程販運,“服牛輅馬,以週四方”的人。 另一種是賈人,指的是開店賣貨,“以待民來。。。以求其利”的坐商。

商人在西周時期,還屬於比賤民高不了多少的民族。所以,商人歷來被貴族瞧不起。春秋時期,齊國是商業最為發達的國家,然而齊桓公還是把商人視為社會地位最低的一族。

“公曰:“處士、農、工、商若何?”《國語·齊語》

士農工商,商人位於四大階層的最底層,還不如普通農民和工人。《左傳》也把商人和奴隸並列,稱之為“商工皂隸”。

“商工皂隸,不知遷業。”《左傳 襄公九年》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但對於以商業立國的齊國來說,商人還是非常重要的。

“負任擔荷,服牛輅馬,以週四方。”《管子 小匡》

大敗於吳國的越王勾踐,也是聽用了計然的七策,大力發展商業,從而國力迅速恢復,變得強大而滅吳成功。

“修之十年,國富。。。遂報彊吳,觀兵中國。”《史記 貨殖列傳》

在西周到春秋時期,經商的行為為人不齒,主要是因為經商本為賤民(商族人)之業。所以,有識之士如管仲,計然,范蠡等人,倡導商業,以商興國,在當時卻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結語

西周宣王二十二年,鄭國建立。此時已經是西周晚期。商人亡國已經快200年了。面對姬姓的鄭國,商族人依然需要靠盟誓,才能取得互相信任(爾無我叛,我無強賈)。

不止是鄭國如此,晉國也如此。所以,“工商食官”就是晉國之制度。商人此時以商族人為主無疑。到了春秋晚期,看到經商的巨大利益,以越國范蠡為首,不少貴族也開始從事商業活動,

他後來家財鉅萬,被後世商人視為財神爺供奉。

商亡後,商族人如何變成了商人?韓宣子鄭國買玉的故事告訴你真相


從事遠方販運的商族人,和賈人並稱商賈。後來雖然更多的其他國家人也開始從事貿易活動,商人卻約定俗成,成為生意人的代名詞。再後來,賈的說法消失了,商賈並稱為商人。這就是古代商族人在周代演變成商人的歷史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