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導讀:春秋,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亂世,自平王東遷,周室勢微,諸侯坐大,紛爭不斷,春秋五霸輪番上場,到了中期,形成了晉楚爭霸的局面,然而經過多年的征伐,兩國內外交困,漸感不支,周邊諸國更是深受兩霸相爭之苦,於是由宋國提議,邀晉楚兩國舉行弭兵會盟,停息戰火,而三年後,晉國內亂,楚國單方面撕毀協議出兵擴張,晉楚鄢陵之戰爆發,會盟告破,戰火重燃。

三十多年後,晉楚兩霸國力日衰,眾小國民生疲弊,於是宋國再一次提出弭兵會盟,此次會盟規模更盛,共十四國參加,而其結果就是維持了之後數十年的天下太平,可謂相當不易,然而隨著外爭的停息,內部矛盾卻被徹底放大,各國內亂不斷,而春秋也由中期走向了後期。本文將通過對弭兵會盟的解讀,來分析弭兵會盟的緣起和其對時局的影響。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弭兵會盟

一,春秋亂世下的兩次弭兵會盟

自周天子東遷以來,周王室日益衰微,而各諸侯國趁勢做大,先是齊恆公任命賢相管仲,改革內政,國力大漲,成為春秋首位霸主,之後宋國,晉國,楚國通過有效經營,奮力擴張,也陸續登上了霸主之位。而地處西北的秦國也不甘寂寞,“開地千里,遂霸西戎”,也躋身為春秋一霸。

而這百年間,戰火不斷,生靈塗炭,各國也都承受著戰爭的危害,特別是夾在霸主之間的小國更是苦不堪言,各國對於和平的渴望情緒也日益高漲。於是在宋國的牽線下啟動了春秋亂世下的兩次弭兵會盟。

(1)第一次弭兵會盟

第一次弭兵會盟發生在周簡王七年,即公元前579年,當時已經沒落的宋國處在晉國楚國兩大霸主中間,日子過得可想而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也不為過,於是宋國鑑於生活太過水深火熱,決定撮合晉楚兩霸弭兵熄戰。於是晉楚兩國受宋國執政卿華元之邀,在宋國都城西門外,立下互不攻伐的盟約。

“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菑危,備救兇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胙國。”—《左傳》

然而短短三年後,晉國發生內亂,國力受挫,於是楚國趁勢撕毀協定,楚晉爆發鄢陵之戰。第一次弭兵會盟被終結,天下復亂。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晉楚鄢陵之戰

(2)第二次弭兵會盟

第二次弭兵會盟到了三十三年後的周靈王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546年,三十多年的時間天下局勢再變,晉楚兩國雖然仍雄居霸主之位,但已不復昔日風采,內憂外患使雙方已自顧不暇,有苦難言,其他諸侯也是飽受戰火摧殘,於是老中間人宋國再次牽線,共襄盛舉。

而這次會盟規模空前,共十四國參加,除晉楚宋外,齊國,魯國,衛國,陳國,鄭國,蔡國,邾國等都來與會。其目的只有一個,停戰,互為盟友。

而此次會盟也有不和諧的舉動,楚國不但帶甲與會,還搶先歃血,儼然以盟主自居,雖然引起各國不滿,但由於各國對和平的訴求較強,會盟還是順利舉行,最終給亂世春秋帶來了難得和平氣息,保持了數十年的安定。

宋向戌善於趙文子,又善於令尹子木,欲弭諸侯之兵以為名。如晉,告趙孟。趙孟謀於諸大夫,韓宣子曰:“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災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必將許之。弗許,楚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晉人許之。如楚,楚亦許之。如齊,齊人難之。陳文子曰:「晉、楚許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許,則固攜吾民矣!將焉用之?」齊人許之。告於秦,秦亦許之。皆告於小國,為會於宋。”—《左傳》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向戌牽頭的第二次弭兵

而此次弭兵會盟除了停戰息兵的主題外,還有一個附加條款,就是“晉,楚之從交相見”,意思就是晉楚兩霸各自陣營的諸侯國也需要向對方霸主納貢,秦國,齊國除外。那麼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雖然是弭兵會盟,但在亂世中還是要靠實力說話,從這次會盟的細節我們可以發現以下三點。

  1. 各小國從此不單單要給自己的老大納貢,還要向對方陣營的老大納貢,這就是所謂的弱國無外交,以錢財換和平,雖然無奈,但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之舉。
  2. 當時晉國的小弟比楚國的小弟多,但這時候卻不是證明晉國比楚國強,相反這恰恰是晉國實力下滑的體現,因為照此盟約楚國現在小弟跟晉國一樣多了,明顯佔了便宜,,加上會盟上楚國如此囂張,但晉國卻默默忍受,也可以看出雙方國力微妙的變化。
  3. 秦國,齊國作為另外兩霸憑藉實力無需納貢,也是因為實力無人向其納貢,我們也可以對當時兩國實力有個清晰的定位。

而兩次弭兵會盟的節點也體現了晉楚兩國的國情變化,第一次弭兵會盟時的兩國雖然國力下降,但還是有一戰之力的,因此第一次的弭兵會盟更像是體育比賽中的中場休息,雙方乘機補充體力,為了日後再戰打好基礎。所以僅僅三年後,楚國趁晉國內亂之時,發動了鄢陵之戰,第一次弭兵會盟破功,春秋再次陷入亂世。

而到了第二次弭兵前,晉楚雙方已經無力再戰,舉步維艱,所以這次雖然雙方還是明爭暗鬥,像楚國帶甲與會,與晉國爭先歃血等體現了雙方爭鬥多年的後遺症,但最終還是成功弭兵。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春秋局勢圖

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弭兵前的各國處境

那麼為什麼春秋亂世中會有這兩次弭兵會盟呢,現在我們來看下以弭兵會盟前,會盟主角晉國楚國和中間人宋國的尷尬處境。

  • 中原霸主晉國

晉國地處中原,自雄才大略的晉文公上位後,任用賢能,對外積極拓展,國力大漲, 使晉國一躍成為春秋一霸。但之後連年征戰,也使國力大耗,民生凋敝,特別是與楚國相持不下,更是有苦自知。

而更鬧心的是使晉國國力騰飛的三軍六卿制度,開始顯現其後遺症,國內各大家族勢力極大,範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魏氏,韓氏等都不是易與之輩,各大家族相互傾軋,爭鬥不斷,而著名的趙氏孤兒慘劇就很直觀的體現了晉國內部矛盾的殘酷性,而鑑於此,晉國也想停止外徵,解決內部矛盾。

庶民罷弊,而宮室滋侈,道瑾相望,而女富溢尤—《晏子春秋》

  • 南方霸主楚國

楚國地處南方,但由於楚莊王的強勢北進,使遠離中原的楚國也躋身為與晉國平起平坐的霸主,但與晉國一樣,多年的攻伐,也讓楚國頗感力不從心。而楚國境內統治也不安穩,人民反抗情緒極重,“寇盜充斥”

是其國內真實寫照。

雖然相對晉國,楚國內部鬥爭還沒這麼嚴重,但楚國還有個專屬煩惱,那就是邊上有個晉國扶持起來的吳國一直虎視眈眈,讓楚國提心吊膽,夜不能寐。所以雖然對晉國恨之入骨,但權衡利弊,還是踏上了會盟的路。

道瑾相望,盜賊司目,民無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國語》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晉楚爭霸

  • 小國代表宋國

說宋國是小國,可能有點委屈,畢竟曾經的宋襄公也是五霸之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宋國已經成為在晉楚之間討生活的角色。當然與其命運相同的小國不少,那麼為什麼兩次弭兵會盟都由宋國發起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1)宋國地處晉楚之間,深受其害,加之宋國頗具聲望

宋國由於地理位置與晉楚交界,深受兩霸相爭之苦,而晉楚兩國當然也知道宋國的苦處,由宋國發起會盟,晉楚當然感知度很高,容易接受,加上宋國畢竟曾經輝煌過,《東周列國志》評價宋國“中國唯宋爵尊國大”,因為宋國初封時為公爵,加上後來宋襄公的讓國之舉,還是攢下了一點聲望。因此由宋國當中間人合情合理。

(2)宋國兩次會盟發起人華元和向戌與晉楚政要都有深交

宋國處於兩霸夾縫中,當然練就了一套交際絕學,第一次弭兵會盟發起者華元與晉國執政卿欒武子是好哥們,與楚國令尹子重又是好兄弟。第二次弭兵會盟發起者向戌與晉國當權者趙武是好哥們,與楚國令尹子木也是好兄弟。有了宋國這個中間人,弭兵會盟才得以順利召開,雖然晉楚兩國都沒有好臉色,但畢竟得以實行。

而弭兵會盟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各國各自的痛處,其與春秋亂世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均勢也不無關係。經過春秋中前期的多次兼併,大的格局已經穩定,大的諸侯國無法吞併對方,而小的諸侯國也已經依附各自的霸主,形成各自的聯盟。因此在各國空耗國力發動戰爭卻無法收穫預期目標時,弭兵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選擇。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夾縫中的宋國,鄭國

三,外部停戰息兵,內部矛盾激化

而當弭兵之後,春秋表面上迎來了難得的和平時期,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戰鬥的主戰場就由國外轉向了國內,各國無一例外的發生了一系列的政變。第一次弭兵時晉國楚國還都還能自制,而到了第二次弭兵後,國內矛盾被催化,徹底升級。

隨著外部衝突的停息,內部統紿利益的劃分需求加劇,在晉國的表現尤為突出,晉國本來內部大族勢力強大,弭兵之後,大族加快了爭權的步伐,智氏,韓氏,趙氏,魏氏等勢力劇增,而晉王室的影響力也在無形之中被削弱,而最後智氏由於野心過大,被群起攻之,也有了後來的三家分晉,當然,這是後話。

而楚國在弭兵之後內部鬥爭同樣激烈,右司馬公子申因接受小國之禮,脅迫令尹公子嬰齊和子辛而被殺,而子辛接任令尹後同樣收受賄賂,也被殺。之後白公勝借戰利品之由,起兵謀反,殺掉了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雖然之後被鎮壓,但也極大的重創了本已頹勢顯現的楚國。

楚國還面臨一個尷尬就是人才流失外逃,而楚卿蔡聲子就對此發表過看法:“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可見楚國人材流失之嚴重。而究其原因則是楚國統治者濫用刑罰,致使人才流失。這對楚國也是不小的打擊。

而楚國由於邊上有個日益強大的吳國在慢慢崛起,成了楚國的心腹大患,而這位仁兄可沒參加弭兵會盟,所以還是打你沒商量,這就苦了楚國了,在國內矛盾加劇的同時,還要防著邊上的吳國,可謂心力交瘁。

而弭兵會盟後,其他諸侯國內部的搶班奪權運動也是比比皆是,齊國的田氏代齊,魯國的“三桓”之亂,鄭國的七穆掌權,宋國的戴氏上位,都是內部奪權的結果。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晉國三豪門

那麼為什麼弭兵會盟後各國會有如此劇烈的奪權運動呢,原因有兩點。

(1) 隨著外戰的停息,內部矛盾顯現

在戰亂時期,各國相互攻伐,國內矛盾被外爭掩蓋轉移,而一旦弭兵成功,原來各國內部的矛盾凸現,在沒有外力壓制的情況下,各方勢力全身心投入到了內部鬥爭當中,而弭兵會盟也成了各個諸侯國從外爭轉向內鬥的轉折點。

(2) 權力下沉致使各諸侯國內鬥不止

春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亂世,而權力的下沉則是其具體體現,春秋早期,權利從周天子到了諸侯手中,而到了中期,權力已經從諸侯向士大夫轉移。而由此引發的權力之爭更加頻繁,孔子評價權力在大夫手中,能維持五代的已經屈指可數,而到了大夫家臣都能手握權力時,能保持三代的已經很罕見了。可見春秋中後期,由於權力的下沉,內鬥愈演愈烈。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

四,弭兵會盟的影響

弭兵會盟對於整個春秋大勢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首先停兵息爭使亂世中的中原百姓得到了難得的安寧,這在列國林立的亂世是很罕見的,而又由於外部鬥爭的停息,加劇了各國內部權力分配的進程,將各國內部勢力重新洗牌,春秋也由中期轉向了後期,而後來的三家分晉使霸主晉國一分為三,更是將春秋時期推向了戰國時代。而這不得不說也是弭兵會盟的潛在影響。

而在中原各國弭兵停戰,專心於內部鬥爭之時,地處東南的吳越兩國卻趁勢崛起,而他們也將在春秋後期迎來屬於自己的輝煌。

弭兵會盟:外爭沒意思,內鬥才刺激

吳越爭霸

結語:弭兵會盟是春秋時期的重大會盟,對整個春秋格局都有重大影響,而促成弭兵會盟的直觀的看是各大國與小國被自身的內憂外患所困做出的選擇,其深層次原因是春秋亂世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成為均勢,大國無法相互兼併,小國跟隨大國結盟,空耗國力卻無進展,加上各國百姓對和平的極度渴望,因此才有了弭兵會盟。而正由於弭兵會盟,各國的精力由外爭轉向內鬥,而春秋也由中期轉向了後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東周列國志》

《論語》

《晏子春秋》

《國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