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人才專業素質內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企圖瞭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定義為“人工”和“智能”,人工智能研究使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學科,主要包括計算機實現智能的原理、製造類似於人腦智能的計算機,使計算機能實現更高層次的應用。

所以,人工智能人才的內涵將涉及到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幾乎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所有學科,其範圍已遠遠超出了計算機科學的範疇,人工智能與思維科學的關係是實踐和理論的關係,人工智能是處於思維科學的技術應用層次,是它的一個應用分支。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市場需求

人工智能人才,屬於工程技術人才、技術人才、應用人才、技術應用人才,國務院發佈的人工智能計劃提出到2030年,中國要成為人工智能創新核心,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可能超過500萬人。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隨著我國人工智能市場快速發展,各地積極進行產業佈局。整體來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形成以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協同發展的格局,尤其東部沿海地區為重點部署區域。

其中,北京佈局相對成熟,具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尤其中關村科學城等機構為北京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利好的政策、技術、人才等支持。目前,北京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迄今突破1000家,佔內地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26.5%,聚集了百度、小米、京東、字節跳動等一批高科技企業,人工智能人才佔內地同類人才總量的60%。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上海擁有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相較北京少,但也領先其他省市。上海規劃建設人工智能高地,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目前已佈局“人型”空間結構,分佈在8個區域、11個行業。據統計,全國已有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人工智能核心企業已超過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除了上海以外,江蘇、浙江等地也積極佈局,人工智能企業較為集中。

廣東科技創新能力同樣處於領先地位,尤其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發展重視人工智能的佈局。截至目前,廣東省已成功認定兩批共8個園區作為“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園”。此外,廣東依託國家特色小鎮、千企千鎮工程、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重要契機,鼓勵各地市結合本地基礎和優勢,加快人工智能產業應用佈局,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小鎮。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擴招範式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提出依託“雙一流”建設,深化人工智能內涵,構建基礎理論人才與“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並重的培養體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新模式,著力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水平,為我國搶佔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撐。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確定人工智能為新增重點支持領域,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共安排29所高校博士生專項招生計劃增量180人,並要求高校按不低於1:1配套支持積極實施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國家急需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計劃,為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領域貯備戰略人才。

意見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佈局。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處理與挖掘、智能芯片與系統、數據分析與大數據系統、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等相關方向建設。鼓勵高校統籌各類資金,支持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建設,逐漸形成學科優勢特色,推動人工智能向更多學科滲透融合。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缺口失衡

領英前不久發佈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中提到,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總數超過5萬人,排名全球第七位,印度、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分列2-5位。而美國有超過85萬的AI人才。國內現有中國11所高校和中科院4所研究所(計算機所、聲學所、軟件所、自動化所)共15家單位的AI專家和碩博人才,其中有數據統計的9所高校和中科院在讀的AI碩博人才總和為2300多人。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在醫學領域,動脈網發現47名醫療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CTO或者首席科學家,有30名都在國外或者中國的香港、臺灣進修過,佔比63.8%,而與醫學專業相關的人才僅有7人,佔比14.9%。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模式識別5大研究方向中,模式識別的專家最多佔比30%,語音識別的專家佔比僅為4%,多數來自中科院聲學所和哈工大。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語音識別專家比例偏少,和國內人工智能醫療創業公司的類型中語音錄入企業比例相似。在動脈網的數據庫中,從事醫療智能語音錄入企業僅有3家,佔比不到3%。醫學影像、文本分析這一類型公司的佔比最高。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各個高校的實驗室中,中科院、哈工大、清華在讀的碩士、博士數量最多,但是這十幾個學校在讀的碩博人才加起來有2300多人。除了列舉的這一些高校以外,還有一些學校也擁有人工智能相關專家和碩博人才,比如中國科技大學、電子科大、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等等,此次未加入統計範圍內。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據行業人士透露,現在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醫療人工智能的人才更加短缺,很少有人願意從事醫療行業,這個現象在高校中比較普遍,AI人才從事醫療行業的大約只有十分之一。動脈網蒐集了47位人工智能醫療企業的CTO和首席科學家名單,除去14 位專業不明確的,其中醫學相關專業的比例僅為21%,人工智能專業佔比52%。這說明從事醫療行業並不是在他們學習期間就決定了的,而是在後來的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看到機遇,紮根醫療領域。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了海外人才有歸國發展的慾望,領英的全球人才報告顯示,在中國擁有海外工作經驗的AI從業者佔比9%,醫療行業的比例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從目前獲取的數據來看,CTO來自美國和中國的人數最多,歐洲、加拿大、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也有零星的分佈。很多醫療AI公司的CTO都是在中國念得本科或者碩士,然後出國留學,學成之後回國創業。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在美國他們畢業學校多為麻省理工、卡內基梅隆、加州大學約翰霍金斯大學等高校,其實從統計數據來看,並沒有說哪個學校畢業後一定在醫療行業做研究,這其實看個人的眼光與機遇。在這些CTO中,有留學背景的比例佔到61%。在這些CTO中,博士畢業佔比70%,碩士佔比18%,本科畢業為12%。醫療人工智能還是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

發展智慧產業需要培養很多人工智能人才

根據這次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未來的AI的人才主要分佈在幾所高校的實驗室裡,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出國深造後回國,一部分人會直接創業或就職於大型科技公司,無論是醫療AI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公司的HR,如果想招到優秀人才,那麼這些學校會是不錯的選擇。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路徑反思

針對以上的人工智能人才的素質內涵、需求缺口、政策設計和現實現實狀況後,大家會怎麼看待國內這方面人才短缺和補缺辦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