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斯諾克只有單對單,沒有雙打或者群打呢?

李氏淘法


斯諾克比賽並不全是單打,此前比賽中已經出現過雙打的比賽,只是並不常見。

一、現“斯諾克世界盃”比賽中已經增設雙打環節。

  • 中國選手丁俊暉與梁文博組合已經2次獲得該項比賽的冠軍,周躍龍與顏丙濤合作獲得過1次世界盃冠軍。

2011年7月18日,丁俊暉、梁文博以4-2比分戰勝馬克·艾倫、傑拉德·格林獲得首個世界盃冠軍。

2015年顏丙濤與周躍龍組合4-1戰勝希金斯與馬奎爾組合。

2017年7月,無錫世界盃,丁俊暉與梁文博組合以4-3逆轉特魯姆普與霍金斯組合。

  • 比賽中雙打環節設置

第一輪和第二、第四、五輪單打,第三輪和第六輪雙打。

二、表演賽中出現過雙打比賽。

2017年《中英斯諾克挑戰賽》中,採用的就是雙打比賽。

丁俊暉與梁文博組合VS奧沙利文與威廉姆斯組合。

三、雙打或群打比賽缺少的原因。

  • 斯諾克比賽延續傳統模式,以個人為主體,體現個人競技水平。
  • 官方組織者並不熱衷推出雙打比賽,導致雙打比賽稀少。
  • 雙打比賽的規則還在研究、摸索、制定中。

★球員已經進行了呼籲,斯諾克比賽有望增加雙打比賽。

2019年12月7日,馬克·威廉姆斯率先提議增加雙打的錦標賽,採用抽籤的方式每輪隨機抽取搭檔,進行比賽。此呼籲得到廣大斯諾克愛好者的支持。

相信在職業選手和球迷的推動下,斯諾克雙打比賽會逐漸增多,未來可期。


漫話檯球圈


一、世界大師賽

早在1991年,在目前的斯諾克掌門巴里-赫恩的推動下,脫離WPBSA體系之外拉來鉅額贊助創辦了“世界大師賽(World Masters)”,這個賽事無論對於當時還是現在來說,都是極其奇葩的斯諾克賽事,體量之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該項賽事有約4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0多名運動員參賽,包括毛里求斯、納米比亞、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的斯諾克運動員!賽事設置男單、女單、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雙及青少年組單打!男子單打冠軍獨攬20萬英鎊(1991年,當時世錦賽冠軍才13.5萬英鎊)!

最終男單冠軍由吉米-懷特10-6擊敗託尼-德拉高獲得,女單冠軍由凱倫-科爾獲得,斯蒂芬-亨得利搭檔邁克爾-哈列特獲得男子雙打冠軍,艾莉森-費雪搭檔斯泰西-西利亞德獲得女子雙打冠軍,斯蒂夫-戴維斯搭檔艾莉森-費雪獲得混雙冠軍,約翰-希金斯6-1擊敗馬克-威廉姆斯獲得青少年組冠軍!

二、亞運會

檯球在亞運會歷史上1998年被首次列入正式項目,此後斷斷續續直到2014年被取消至今仍為恢復!但在亞運會斯諾克項目上,分為單打、雙打和團體三個項目,丁俊暉2002年首次讓中國摘得該項目金牌,2006年包攬三個項目冠軍,其中包括2010年廣州亞運會在內,中國斯諾克雙打比賽一直由丁俊暉和田鵬飛搭檔!

三、邀請賽、表演賽

除了正式比賽,很多邀請賽可能也會設置雙打比賽,2017年在深圳舉辦的中英挑戰賽就出現過類似情況,該項賽事賽制比較新穎,雙方各派5名球員進行單打、雙打較量,根據單雙打的每場比賽累計團隊積分,決出最後的冠軍!經過兩天的角逐最終由奧沙利文、威廉姆斯領銜的英國隊26-9擊敗由丁俊暉、梁文博領銜的中國隊奪得冠軍!

另外鄭宇伯搭檔韓雨在中英美式邀請賽中對陣過肖恩-墨菲搭檔金佳映,這也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雙打比賽!

四、斯諾克世界盃

這項賽事隨著近年落地中國,相信廣大球迷都非常熟悉,世界盃目前為止斷斷續續舉辦過17屆,賽制也經歷過重大更迭,直到2015年之後固化成每個國家和地區派選兩名球員每兩年一屆,從小組賽開始到淘汰賽都包含單打、雙打環節,中國隊近4屆取得三冠一亞的成績!

以上賽事除了都包含雙打比賽之外,這些賽事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邀請賽。那為什麼雙打比賽目前只能作為邀請賽呈現在大家面前呢?這取決於當前世界斯諾克的職業排名體系,如果世界臺聯能夠打破這個壁壘,那麼完全能夠將雙打比賽納入排名賽,但這幾乎不太可能!這將會是一場顛覆性的改革!因此目前雙打比賽只能更多的在表演賽或者國家隊比賽中進行。

有沒有群打?

首先我不知道題主所問“群打”的概念是什麼,如果指3V3以上的球員在同一局比賽中擊打,那麼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出現過斯諾克3V3的正式比賽,如果指3V3以上的球員在同一場比賽中作賽,那麼亞運會團體賽也許就是你說的“群打”!

不過除了上面討論的的“雙打”,斯諾克“混賽”也是存在的,我們知道斯諾克女子世錦賽冠軍芮妮-埃文斯在2019年完成了冠中冠首秀,首輪比賽把肖恩-墨菲逼出一身冷汗,這是一次偉大的嘗試,雖然她早就以業餘身份參加過一些職業比賽!比如2017年世界運動會中,斯諾克項目竟然以男女“混賽”的方式呈現,這在歷史上是首次!

綜上所述,斯諾克並非只有單打,雙打在很多賽事中也都出現過,並且近些年隨著斯諾克申奧工作的推進以及全球化的推廣,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嘗試和改革,比如雙打、混賽、六紅球、限時賽、Power Snooker等等,所有這一切目前看來比較特殊的賽制,也許在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常規賽事!


關注#聊個芝麻球#,最文以的檯球資訊與評論,圖源來自網絡!


聊個芝麻球


雖然檯球運動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則相對晚了許多。關於斯諾克的起源,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檯球運動風行於駐紮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

這種玩法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的一天,駐紮在印度賈巴爾普爾(Jubbulpore)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戰友們覺得這種玩法過於簡單、乏味,便決定增加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綵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夠,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這種新玩法很快流行開來,從而導致了斯諾克檯球的誕生。而斯諾克一詞則是當時英國軍隊中對軍校一年級新生的流行叫法。這使得斯諾克被這些軍人們用來稱呼這種新玩法的初學者,最終則成為了這項運動的名稱。


1885年,當時的英國英式檯球冠軍約翰-羅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時見到了張伯倫並從他那裡知道了斯諾克這種新玩法。回國後,羅伯特就把斯諾克檯球帶回到英格蘭。但是,當時正處於英式檯球熱,斯諾克檯球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直到20世紀30年代,英式檯球日漸衰落,許多名手才逐漸轉向斯諾克檯球。這其中包括斯諾克檯球的傳奇人物喬-戴維斯(Joe Davis)。


戴維斯首先意識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諾克檯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將明顯可以打進的球入袋之後做一杆斯諾克防守。而喬-戴維斯通過良好的意識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連續得分能力明顯增強,大大提高了斯諾克運動的水平。從此斯諾克檯球才開始在英國興盛起來,並流行到世界各地。斯諾克檯球對球員擊球有嚴格要求,

正確的擊球是:

1、擊球運動員必須等待檯面上滾動中的球完全靜止,落袋和出界的綵球已經擺在球點位置上,再進行擊球。

2、擊球球員應避免用球杆、架杆、身體、衣服和佩戴物觸動檯面上任何球。

3、擊球球員擊球時,不許雙腳離地,否則算犯規則。

4、擊球球員只能用球杆頭擊打主球,而不能用球杆推球和連擊主球。

5、每一擊球只能用球杆擊球一次,即便擊球球員瞄準時,不小心用皮頭觸動了主球,也算擊球一次。

6、擊球球員不準將任何球擊出界外,也不允許將主球擊成跳球。跳球:主球被擊出後,沒有接觸任何和臺邊就直接跳越過其他球體,即使擦著被超越過球的球皮過去也算跳球。主球擊出,先撞擊過目標球后,又跳起或超越其它球體,則不算跳球。使用“扎杆”等技術擊球,明顯繞過其它球體後去撞擊別的球,不是跳球。如果主球被擊出後,主球跳起後擊中目標的後半部分算跳球,沒擊中主球越過目標球上方也算跳球。裁判員裁定一方運動員犯規,除停擊外,還要根據情況宣佈處罰分值,並將所罰分值記錄在另一方球員的成績欄中。

7、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均算犯規。


體壇雜說


現實中羽毛球 乒乓球 網球都有雙打,唯獨斯諾克沒有?



李氏淘法


有雙打的,世界盃好像就是雙打,還有某些邀請賽表演賽是雙打模式。排名賽是沒有雙打。


午夜的陽光-


有雙打,丁俊暉和梁文博拿過,嚴炳濤和周躍龍拿過。好像是斯諾克世界盃。


嗯哼93787046


檯球講求全局思維和個人能力,多個人會打亂全盤計劃,所以不宜雙打。


高山流水5190961


你哪隻眼睛看到沒有雙打的?團體賽丁俊暉和梁文博對陣英國選手沒看到嗎?難道說一個架杆,一個擊球才叫雙打嗎?


xjdd東哥


怎麼說呢,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想10v10也可以啊 你開心怎麼玩都可以


努力的小夥子


一看就不是真正看斯諾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