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慢性胃炎是由於冒黏膜受到各種致病因子的經常侵襲而發生的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或萎縮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胃病。本症按胃鏡形態學和組織病理學的觀察,一般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萎縮、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種。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慢性胃炎的病因常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長期的進食或服用刺激性食物、藥物。

  ②細菌感染。

  ③中樞神經功能失調,使胃黏膜的保護功能低下及營養障礙,導致慢性炎症。

  ④膽汁返流,可破壞冒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

  ⑤免疫因素可能是萎縮性胃炎的重要原因。本病多屬於中醫“胃痛·、“胃痞”、“反酸”、“嘔吐”等病證範疇。

  臨床表現

  進食後上腹部不適或疼痛,亦可為無規律的陣發性或持續性上腹疼痛。除疼痛外,可能伴有食慾不振、噁心、腹脹及噯氣。慢性萎縮性胃炎除上述症狀外,可伴有疲乏、痞滿、貧血、腹瀉、舌炎、指甲脆弱等。一般有上腹部輕微壓痛;萎縮性胃炎可有消瘦、皮膚黏膜蒼白及光滑舌等。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診斷

  1.中醫學臨床相關症狀及體徵辨證。

  2.西醫學依靠胃鏡檢查及活檢病理蛆織司確診。胃液分析,幽門彎曲茁檢查,冒分泌功舶測定,x線檢查,有關抗體的檢查可作為本症診斷的參考,應除外消化性潰瘍、胃癌及慢性肝、膽、胰疾患。

  (1)脾胃溼熱:胃脘脹痛明顯,噯氣,嘈雜,口中黏膩,或口苔口臭,大便不暢,胸悶痞塞,納差,食後脹痛加重,舌質稍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洩濁,和胃消痞。

  (2)肝胃蘊熱: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連及兩脅,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法:疏肝和冒,洩熱止痛。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3)肝胃氣滯: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脅,胸悶噯氣,善太息、嘔吐,有時泛酸或苦水,心煩易怒,大便不暢,或便溏或便秘,舌質淡紅,苔薄黃或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4)脾胃陰虛:胃脘隱灼痛,煩渴思飲,口乾咽燥,胃中嘈雜灼熱,大便乾結,食少、納呆,乏力,苔少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

  治法:養陰益胃。

  (5)胃絡淤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處,按之加重,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質暗紅或紫暗,有淤魔,脈弦澀。

  治法:活血通絡,化淤止痛。

  (6)脾胃虛寒: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斷,喜暖喜按,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溫中,健脾和胃。

  

預防與調養

  患者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避免食生冷辛辣之物,不酗酒,不暴飲暴食,多吃易消化營養價值的軟食,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