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

《甜蜜的生活》是由享譽西方的“意大利電影奇才”費德里科·費里尼執導,安妮塔·艾克伯格、馬塞洛·馬斯楚安尼主演的愛情影片,它於1960年2月3日在意大利上映

。同年獲得第13 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費里尼導演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名夢想成為作家的三流記者馬魯吉羅為了挖掘名人的緋聞,整天忙碌於各個交際場所,並不知不覺陷入了沉淪、放縱的糜爛生活而無法自拔。一天,馬魯吉羅在送女友艾瑪回家的途中偶遇了一位混跡於風月場所的女人,並從她的嘴裡得到了很多風月軼事,這讓他對各種名利場所及所謂的上流社會的腐朽產生了厭惡之情。

自此,馬魯吉羅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他發現自己原來並不熱衷於這種奢華的生活方式,並且女友艾瑪的自以為是也越來越令他討厭。所有的因素疊加在一起,使馬魯吉羅的心理發生了蛻變,從而開始了他我行我素的反抗……

片中,導演費里尼採用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將12個鬆散無關聯的片段串接起來。在行雲流水般的鏡頭語言下,將一幅極具諷刺意味的“甜蜜生活”的畫卷展現在觀眾面前,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現代物質文明下人們的病態情緒、精神愚昧和空虛焦慮的內心世界。

今天,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以《甜蜜的生活》為例,基於影片行雲流水般的鏡頭語言、魔幻現實主義的象徵手法、天馬行空的意識流的敘事角度三個方面來深度探討費里尼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01、行雲流水般的鏡頭語言完美展現了費里尼深厚的導演功底

《甜蜜的生活》拍攝於60年前,在那個時代,鑑於彩色膠片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黑白電影是整個攝影界的主流。而導演費里尼就是用黑與白這兩種簡單的顏色,通過行雲流水般的鏡頭語言,毫不掩飾的再現了羅馬上流社會中驕奢淫逸的病態“甜蜜”,直指現實生活中人們內心苦澀的精神危機。對於這部分內容,我將從以下兩點來闡述:

①流暢的表演和剪輯,猶如水銀瀉地,一氣呵成

影片全長174分鐘,由多個片段組成,看似鬆散,可是在導演大量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下,卻完美的結合起來,渾然一體。

· 作為新聞記者的馬魯吉羅在浮世喧譁中的墮落。

· 艾瑪愛著馬魯吉羅卻害怕失去,瘋狂的控制慾強加下的愛讓人窒息。

· 貫穿全劇的攝影記者們,沒有情緒沒有感情只是為了拍攝新聞照片。

· 寄希望於聖母瑪利亞的普通民眾,卻在荒唐中喪命。

· 太愛家庭和孩子的斯坦納由於對生活的迷茫和失望而選擇了自殺。

以上這些片段從總體構思和造型體現來看,導演通過表演和剪輯讓每個事件之間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就彷彿是在一座座博物館中拍攝,畫面唯美而又深沉。費里尼的荒原景象,帶著他自己的狂歡色調使觀眾沉浸在影片行雲流水般的意蘊之中,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拖沓和滯澀感。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②光影的絢爛,就是費里尼對人世荒涼的最後拯救

《甜蜜的生活》雖然是一部黑白電影,可是片中複雜的場面調度、精緻的燈光、絢麗的服裝以及演員出色的表演,無不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宏大的藝術殿堂。費里尼將普通的主題拍攝的奇思異想,把一幅意大利羅馬上層社會的風情畫,極具諷刺意味的展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一開始,費里尼就用一個大膽而又新奇的鏡頭把觀眾帶入羅馬這個繁華、奢靡的世界。當耶穌基督的雕像被直升機吊著從羅馬上空盤旋飛過時,飛機發動機的轟鳴和光影絢爛的畫面似乎就已經向人們昭示著,羅馬上流社會“甜蜜生活”的面紗即將被無情的揭開。而影片的結尾,一條死去的怪魚卻僵直的瞪著那雙無神的死魚眼睛,它彷彿正驚詫的注視著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這些離奇、怪異的鏡頭語言,無形中給影片蒙上了一層費里尼式的宿命、悲觀的情緒。但片中光影絢麗的色調卻仍星星點點地閃爍著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就像無辜受難的人們,懷著不甘泯滅的希望,頑強的與命運做著抗爭。這所有的一切都融會著費里尼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和溫情,貫通著人在現代文明中的孤獨這一獨特的情緒主題和視覺造型。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02、魔幻現實主義的象徵手法是費里尼影片的典型特色

上世紀的50、60年代,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出現,而費里尼卻為新現實主義開闢了新的道路——魔幻現實主義。這位受過戲劇教育、愛看時事諷刺劇的導演,把歌舞和戲劇融入銀幕之中,透過社會最底層的小丑、妓女等人物的心理視角,對社會階層的不平等進行了深刻的抨擊。

①荒誕的畫面、扭曲的人性無情的鞭撻著羅馬上流社會生活的“甜蜜”

影片用大量的鏡頭描繪了意大利羅馬紙醉金迷的生活場景。透過馬魯吉羅個人的感情經歷和疲於奔命的記者生涯,既赤裸裸地剖析了羅馬上流社會的驕奢淫逸、精神墮落,又以“聖母顯靈”等鋪張的筆墨,勾畫出被宗教迷信所濡染的羅馬底層社會的精神愚昧。

這樣截然不同的兩極生活,奇特而錯綜地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尖銳而豐富的藝術對照。夜總會里的狂宴和歌舞、貴族古堡裡的聚會和縱慾、海濱別墅客廳裡的脫衣舞和人騎人的惡作劇等一幕幕的畫面伴隨著一種冷俏的隱喻透過鏡頭撲面而來,使觀眾深刻感受到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甜”。

通過這些電影鏡頭,不僅揭露了羅馬上層人物內心的極度空虛和道德淪喪,又充滿了費里尼對“甜蜜生活”的辛辣諷喻,同時也體現了他魔幻現實主義電影對社會問題的沉重思考。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②極具隱喻的象徵手法完美闡釋了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精髓

魔幻現實主義電影都習慣於通過反覆強調某種象徵物達到隱喻的目的。在本片中費里尼就是通過直升飛機吊走耶穌像、海灘上雖然已經死去,卻依舊睜著眼睛的怪魚、海水隔開的對岸招手的少女等具有象徵意義的鏡頭,隱喻的表達了羅馬上層社會對傳統信仰及道德的拋棄和對安逸享樂、浮華生活的嚮往。

在這部影片中,費里尼突破電影以往慣用的敘事模式而追求藝術的現代性,將電影的審美觀念以及鏡頭語言的構成方面做了重要的更新與拓展。他運用魔幻色彩的鏡頭按照一定的生活邏輯,把故事情節層層推進,既突出人物性格的塑造,又著力於人物孤獨而痛苦的內心世界的描繪。

可以說《甜蜜的生活》是費里尼電影藝術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就像《1945年以來的意大利電影》中所說:

“一幅畫、一個場面、一個佈景、一張明信片與另一個想象時空的巧妙連綴詮釋了導演的精湛技藝,也預示著費里尼在60年代的成就。人造佈景與自然空間、夢想與現實,戲劇與人生渾然一體,展現出獨特的巴洛克風格。”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03、天馬行空的意識流的敘事角度使影片充滿了詩意和美感

意識流電影是以一種時間和空間跳躍的方式把劇中人物心理的思維過程著重的呈現在熒幕上的電影敘事手法。它是受到意識流小說的影響,興起於1957年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拍攝的《野草莓》。

而在《甜蜜的生活》這部電影中,導演費里尼就是採用天馬行空的想象,通過多個片段的串接完美再現了意識流電影的風采。

①天馬行空的想象,時間和空間跳躍的思維是意識流電影的主要特色

從《甜蜜的生活》這部影片的藝術構思和佈局來看,費里尼已不再將敘事角度侷限於平白、直觀的再現,而是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著意發掘人的內心世界及其對生活的憧憬。並且用時間和空間的交錯跳躍,將若干詩意的象徵融匯於質樸的敘事進程中。

說白了,他的這一敘事手法就是:從物質世界闖入人的精神領域。可以說是由時間到空間的思維跳躍,同時也標誌著他的意識流電影已經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影片中許多象徵性的隱喻和馬魯吉羅前後心理的反覆變化深切體會出來。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②多片段的分角度敘事,深刻體現了費里尼電影的開拓性思考和藝術匠心

《甜蜜的生活》是由12個塊狀的敘事段落連綴而成的,乍一看,這12個塊狀的片斷感覺很分散,好像每個都可自成段落,相互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因果關係。可是,從全片的視角來看,每一段落不管是描寫環境狀貌、生活氛圍還是現實關係的微妙情景。到頭來都是為了揭示馬魯吉羅精神和心靈上的複雜折射,進而藉助這一切來隱喻現代生活發展的某種必然性。

就比如斯坦納家的悲劇、“聖母顯靈”的鬧劇、海濱別墅裡五光十色的淫逸和瘋狂及海邊睹鯊色變的議論和絕望。都著重揭示了現代生活中破碎、混亂、荒誕的各種意識形態,由此一層層剖示出一個存在主義的典型命題。那就是:現實是荒謬而無秩序、無規律可循的,人在現代文明中的孤獨、道德及精神的崩潰,也是無法擺脫的一種“宿命”。

所以說,費里尼非常善於捕捉人在特定社會環境中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及其精神面貌,並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造型”畫面的敘事。這種畫面的敘事,否定了純粹的意向敘事和過分雕琢的“情節運動”形態,代之以“淡化情節”的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敘事形態,使整部影片趨向於詩意的溫馨和浪漫。

從《甜蜜的生活》看懂費里尼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總結一下:

《甜蜜的生活》是一部具有抽象意義的電影,它因為對生活的追求幻滅,從而造成一種無可救藥的神經性興奮。所有生活的表象甜蜜、浮誇,全部都是由一個個寂寥、慌張、空虛、煩躁的個體絕望而努力地構成。

影片上映之初,雖然飽受詬病,但是所有的責難和謾罵依然掩蓋不了費里尼電影煜煜生輝的藝術價值和魅力。它用美輪美奐的視覺、聽覺盛宴迷惑觀眾,卻又於不動聲色中,將我們的內心擊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