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大G的越野能力怎麼樣?

昨日科技雜談


奔馳G級是世界上性能最強的全地形越野車之一,其簡潔明朗的線條勾勒出越野車應有的剛勁線條,又有奔馳家族特有的豪華與古典氣質。G-CLASS同時結合"行路舒適性"與"越野功能",讓愛好戶外越野及休旅活動的人士,享有最高級的休旅品質及越野性能。也吸引越野玩家與愛車人士的高度興趣。標準版G級車型將採用S級車型的代表最新技術發展水平的V8發動機,在超過每分鐘1700轉的轉速下可以達到184千瓦/250馬力的峰值功率和560牛-米的扭矩,是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乘用車柴油發動機之一。

外觀設計

平實的表面和簡約的直線賦予了G級車獨特的風格。這就是建築設

計的最高境界—最佳的實用性。由此產生的清晰、簡潔的視覺效果和超強的視覺衝擊使G級的設計無懈可擊。G級車這種強調功能性的設計遵循的是包豪斯建築學派所倡導的“功能決定形式”的設計理念。正是其實用性導向使G級車經典的車身線條和勻稱比例展現出一種強烈的莊重美。

內部裝飾

進到車內,開過奔馳的人一定會覺得熟悉,它的內飾顯然借鑑了上一代奔馳轎車的設計(尤其像是w202的C級車),深色內艙符合越野車的實用原則,作為內飾核心的儀表臺整體上也保持了規矩大方的造型風格,與簡潔剛毅的外觀相統一,既不強悍誇張也不講究曲線玲瓏。但是在用料和工藝上,g級車向素來豪華的轎車兄弟靠近了一大步,同時將轎車上幾乎所有的車內功能裝備武裝上身,最新的comman中控區(9張)d娛樂系統也搬到了桃木鑲嵌的中控臺上。可惜中控臺依然延續了新一代奔馳車的普遍毛病:各種按鈕和控制器繁雜凌亂,竟然不如93年版的g級車來得簡潔明瞭!

車內空間的寬大得益於方方正正的車廂造型,沒理由抱怨坐得不舒服。需要適應的是非常高的座椅位置,絕非一般suv可比,也因此視野開闊得超乎尋常,像是坐在小貨車上那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要跨上車時還得拉扶手借點力,下車不用踏板的話姿勢也好看不了,奔馳g不像路虎攬勝那樣馴服,停車時會將空氣懸架降低,乖乖俯下身來候客上下。 g級車以越野能力稱王已久:梯形大梁結構粗壯結實,全時四輪驅動系統通過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架和它緊密連接,事實證明g級車這種結構的老底盤對於越野車來說是最堅固可靠的,新一代越野型suv為追求舒適性已經趨於採用車身內嵌式大梁,而那些採用承載式車身的更是隻能稱為城市型suv了。但是這樣的設計也是以完全犧牲公路駕駛的舒適性為代價的。

除了梯形大梁結構,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取代了以前的手動分動器,在奔馳G級40km/h車速下的行車過程中,通過變速箱檔把後的high/low按鍵,就可方便地將4h切換至4l模式,此時分動器傳動比能從原來的0.87∶1變成 2.16∶1,加大的扭矩足以對付陡坡高坎。

最為厲害的還是g級車的法寶——前、後軸和中央差速器鎖,除去那些走火入魔的改裝車,別的越野車有個中央差速器鎖就挺得意,再加個後軸差速器鎖那就算到頭了,而g級車在前軸也裝上差速器鎖。當三把鎖都鎖上後,動力平均分至四個車輪,誰想打滑偷賴都不可能,理論上只要有一個車輪還有附著力,就可以逃出困境。像ml這樣級別的車,用4-ets系統給打滑車輪施加制動,在附著能力欠佳的路面上越野能力確實改善不少,但在類似一腳甚至兩腳懸空的極端情況下,那就非用上差速器鎖不可,將打滑車輪連軸抱住,讓驅動力無路可逃,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正是有了這套系統,g級車的越野能力才如此登峰造極,當然價格高也正源於此。

動力配置

奔馳G55 AMG的動力輸出之所以能從350Kw提升至368KW,得益於經過重新增強和調整的發動機控制部分。這款動力超群的5.5升AMG發動機最大扭矩為700N·m。這些驚人的特性正是G55 AMG強勁動力的保證。奔馳G55 AMG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的速度只需要5.5秒,而車輛的最高時速則被電子設備限制在了210公里/小時。AMG的運動排氣系統中兩路橢圓形排氣管在後輪之前呈一定角度佈置,加上AMG V8發動機工作時獨特的聲音,使人們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都能充分地感受到G55 AMG增壓發動機的強勁動力。

優缺點

奔馳G級汽車最大優點是整體造型簡單經典,線條簡潔有力,具有典型的越野車特色;配置不錯;整體空間寬敞充裕,尤其是前排空間較大。最大缺點是燃油經濟性較差,油耗普遍偏高;維修保養費用較高,維修網點較少,成本較高。

歷史淵源

奔馳G級車是一款有著深遠歷史淵源的車,二戰時期它已為德軍服務。g4應該可以成為g的鼻祖,它與現行g一樣既是性能又是豪華的象徵。希特勒等第三帝國的最高軍事領導就以它為坐駕,在柏林檢閱部隊甚至上前線指揮戰鬥。

1.世界上20多個國家將G級車用做軍隊的指定車輛:德國、挪威、奧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阿根廷、印度尼西亞、伊朗、斯洛文尼亞等等;奔馳G級

2.已生產20多年而無根本性的改動;

3.早在1983年,g級車就奪得了當年巴黎到達喀爾拉力賽的冠軍;

4.諸多重要人物以g級車為坐駕:羅馬教皇、俄國前總統葉利欽、東正教教皇阿列克謝二世、沙特酋長穆罕默德·勒沙·普哈列維、沙特及阿聯酋的王儲及酋長等;

5.20多年來,g級車只生產了15萬輛左右,平均每年只有7000輛左右。每年50%的g級車在德國銷售,第二大市場日本每年的銷量也只有800輛。g級車的內飾是手工製作的,為了維修木飾在指定修理廠還有木匠。包裹坐椅的真皮也不是一般的皮而是nappa,你可以在ROLLS-ROYCE和bently裡見到它。nappa做的一件短皮上衣也得2000多美元。購買g級車時它的選裝足有1500項。從事g級車改裝的有brabus.lorinser、carLSson及aMG等重量級改裝廠。奔馳G級

可是奔馳G級車的外形並不是想象中那樣鶴立雞群,因為稍不留神會把它當成是像城市獵人那樣的普通硬頂越野車。簡單地說,它就是像一個“鐵箱子”,沒有弧度、沒有曲線,目光所及盡是平直銳利的線條。就連車頂上的導雨溝槽,也是沿著車頂周圍一圈,額外焊接上去的金屬槽。車門鉸鏈更是毫不客氣,硬挺挺地屹立在門縫之外。外凸的輪拱、造型猶如倒梯形的引擎蓋、還有完全朝上、體積碩大的前方向燈組,則算是g-class外觀勉強可以拿來說嘴的特色。平直翼子板前端的梯形轉向燈早已成為g級特徵性標誌不容改動,那就將它由黃色變成白色;另外g級車的車外後視鏡上也嵌入了轉向燈,這可代表著從新S級開始這一代新奔馳的輩份,即便是g級車也不能壞了規矩。真的,大部分的人在看到g級車後,好奇之餘,幾乎都不會喜歡它的樣子。

試駕感受

奔馳G級車的經典延續了三十年而不衰,其豪華越野車的地位始終不曾被撼動,其中的緣由就在於一脈相承的設計理念。細節外觀(9張)G 500粗獷的前臉造型和巨大平直的車身表面,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一個工具,一個值得我們信賴的工具。

無論時代潮流更迭,方盒式的車廂儼然已經成為象徵,一種代表著極致越野性能的圖騰,這恐怕只有奔馳G級和路虎衛士還保持著。近乎原始的設計,復古的車門拉手,外露的鉸鏈,裸露在外的備胎等等,都已經成為G級的經典。在SUV精緻化、轎車化的趨勢中,G級依然堅守著最原始的硬朗,這種最原始的機械感使他被尊崇為奔馳SUV家族的開山鼻祖。

平實的表面和簡約的直線賦予了G級車獨特的風格,這是建築設計的包豪斯流派所倡導的“功能決定形式”的設計典範。正是實用性導向使G級車的車身線條和比例展現出一種莊重。以平行線和不同角度為主要線條的前臉設計,結合發動機蓋的弧線、保險槓的圓角設計、底部略微內扣的翼子板以及向上略微收窄的A柱等線條後,給人一種沉穩和自信的感覺。

車側設計更是以最清晰簡潔的線條構成,門檻、車窗底部和車頂形成了三條平行線,腰線以下的車身為矩形結構。巨大平直的車身表面再加上寬大的車輪留下的印記,使得G500給所有人留下了穩重、可靠的印象。

徒有經典的造型並不能使其成為王者,萬水千山的征途,靠的還是堅實的步伐和一身鋼筋鐵骨。全新配置的5.5升V8發動機能夠輸出382馬力的最大功率和530牛·米的峰值扭矩,從而為旅途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儲備。

[2]在面對越野路況時,G 500配備的手動差速鎖、帶越野減速比的變速箱、空氣減震器、4ETS四輪驅動電子牽引系統使它擁有了無與倫比的通過性能。與此同時,G500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底盤堅固的大梁,甚至保險槓都使用了純鋼打造,所以總重量達到2.5噸的車身保證了面對最惡劣路況時同樣擁有出色的剛性和安全係數。

與外形忠於傳統的風格不同,G 500的內飾在兼顧實用性的同時,被更多地賦予了豪華與復古的韻味。標配的皮革搭配胡桃木木飾的風格顯現出奔馳一貫的豪華大氣風範,諸如將6碟DVD、導航和車載電話集成在一起的COMAND APS中央控制系統,以及倒車影像等功能,為駕駛者提供了充足的舒適便利性和人性化設計。

[3]與駕駛其它奔馳豪華車型不同,坐在G500駕駛席上的我一改慵懶的狀態,時刻在搜尋著能展現越野功夫的路面,只恨修路工人太勤勞,多謝礫石和沙土,豈不樂哉。奔馳幾天前剛剛發佈了G500的售價,將近170萬元的價格比G55 AMG低了50多萬,這對於更專注于越野駕駛的富裕玩家肯定是個好消息。奔馳公佈了到2009年8月SUV車型的銷量已經達到了2008年全年總銷量的115%,SUV車型已經成為奔馳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中堅力量。






吳先生說車


您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奔馳大G 可謂是男人們的夢想,商務和越野結合,越野能力不容置疑。

現在2020款奔馳G500車型也已上市,新車的配置及內飾方面對2019款車型做出相應的升級優化,價格也調整為162.88萬元。

不過對於這樣的一款越野豪車,相信更多人捨不得用它來越野。要知道,超160萬的裸車售價,在二線城市妥妥能買一套商品房了。

迴歸到車輛本身,新車在外觀方面併為做出大的變動,只對細節之處做出調整。前臉依然為大G家族化設計語言,車型辨識度十足。大燈為遠近光一體式組合大燈,配合車身稜角分明的方正造型,也彰顯了其硬漢風格。

內飾部分,新車保留越野風格的同時,也繼承了奔馳車型的一貫豪華與優雅。中控雙聯大屏的搭載,極具科技感。空調出風口及中通道扶手箱的設計,都呈現出滿滿的奔馳風格。而車內氛圍燈的搭載,使新車更加精緻與優雅。

相較於2019款車型,新車配置上將增加遠程啟動、車內空氣負離子發生器、帶360°攝像頭的智能泊車系統等科技智能配置,其餘配置則和上款車型保持不變。

動力方面,新車未作出改動,依舊搭載4.0T雙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421馬力,峰值扭矩為610牛·米,傳動系統部分匹配的是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並配備全時四驅系統。這樣的動力表現,對於這樣一款豪華越野車來說,已經是異常優秀。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談車論道


我來說一下,真正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不多。

為什麼呢?

因為真正拿奔馳G級去玩過越野的人可謂少之又少,我反正是沒有玩過。

況且,就算你真的買得起奔馳G級了,又有幾個人拿它去沙漠、雪地、泥沼裡頭硬豁過?

同樣的問題,如果你問普拉多、牧馬人越野能力怎麼樣?肯定一大堆人跑出來告訴你,這款車越野性能很強,我開著它去穿越過,我開著它去XX地玩過。因為他們可能真的開著普拉多、牧馬人去玩過。

不過,從硬件條件來看,奔馳G級配備了“三把鎖+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後整體橋非獨立懸架”,就憑這三個,就足夠傲視整個越野圈了,起碼人家底子擺在這兒。

這就像你問“林志玲和鳳姐哪個好看”?

恐怕,林志玲素顏也要比鳳姐美顏好看吧?(沒有惡意,僅作對比)

所以,奔馳G級的越野能力怎麼樣?

我說不好,因為我確實沒有開它去玩過。

不過我之前認識了一位大哥,他說過一段話:

“作為AMG G63的車主,支持我從跑車換到G63的原因,唯一的就是情懷。G63的特點就是聲大跑不快,至於油耗,我就呵呵了。中間有名的三把差速鎖平時並沒有什麼鳥用,方向盤很重,越野能力不強,反正我上次在沙漠裡還是挖了一天才出來;而且因為排氣是側出,註定導致一些路面不能很好地應對;車身高度過高,一般地下車庫很難進去;門很重,必須用力才可以關閉,所以導致經常坐我車的朋友,關別人車門的時候,總感覺要給人家振碎。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愛G63,你看我發了這麼多牢騷,還是會選擇它,因為它就是男人,就是幹,就是牛批。如果你追求其他還是路虎大攬勝更適合一些”。

渦輪滾滾


大G越野能力體現在極限脫困上,如果你打算用他來長途旅行越野那肯定沒有豐田舒適,底盤太硬跑遠了骨頭會散架的。拿來商務氣場又沒有攬勝有威嚴感。不過大G拿來XX那是沒的說了



宸銘Iove


正好之前在越野場地測試過,從測試結果和車輛配置看,絕對屬於第一梯隊,發動機動力強悍,還有三把鎖加持,並且有大梁,但是有兩個問題制約著它原廠情況下的越野能力。

一是現在奔馳給它的定位明顯是公路屬性,從原配的很扁的輪胎可以看出來,胎壁太薄,不適合越野,並且不太支持換越野胎,據同行的車主講,他在換了越野胎之後,轉向角度過大時輪胎會蹭到擋泥板,這樣如果打算用大G越野,輪胎必須要配合懸掛一起換,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多成本和麻煩。

二是如果打算長途穿越,配件不如豐田好找,並且價格也比較高,穩定性也不如豐田的陸巡和普拉達。

總結下來,現在的大G,能力依然強大,只是從定位角度看,滿足土豪在城市裡開車時的XX需求更強烈一些。


駕駛員Tony


其實能瞧見的也一般般啦

反正珠峰是上不到頂

撒哈拉也沒法一次突圍

長江和黃河也不能一躍而過

臺灣海峽也無法趟游過去

…………

正常的路況

總得對得起價格吧

口袋到了那個層級了

談越野的太膚淺

敢上才是膽

…………

加油!


肥肥一枝花


通過性,越野型都可以,但是有一點要考慮,如果真的開大G 上山或者下水是不是會有一點點心疼,畢竟他是一臺在城市中或者鄉間小路驅使時回頭率可以到達:200% 也就是說我看見了 我會回兩次通頭 一句話太好看了[捂臉][捂臉][捂臉]


CHEN凡


奔馳G500是肯定好的 無論是動力,四驅,懸掛長度,還是通過性,G500是家用車裡面最強的,畢竟170萬呢。


南海平地仔


在乘用車這個犯愁內,叫做越野之王。動力強、底盤硬、接近角離去角大


開著電車去撒歡


總覺得不如豐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