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戲曲名家唱響《眾志成城》,非遺傳承人整出新板眼

2月28日,《武漢》《我們一定會贏》《明天依然最美》等一批原創歌曲,通過中國交通廣播、湖北音樂廣播、楚天音樂臺及各大網絡社交平臺進行展播,唱出了湖北音樂人抗擊疫情的精氣神。

與此同時,在武漢市16個方艙醫院裡,省市區三級圖書館聯合建成的“方艙書屋”備受患者喜愛;而在武漢、天門、團風等地,當地文藝工作者紛紛創作湖北大鼓,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湖北戲曲名家唱響《眾志成城》,非遺傳承人整出新板眼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 鄂文旅

一個多月來,全省文旅系統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湖北戰“疫” ,文藝工作者不缺席。

文藝“抗疫”他們在行動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湖北6000多名文藝工作者推出了600餘件形式多樣的主題文藝作品。

著名錶演藝術家朱世慧、楊俊協同全國多位戲曲表演藝術家,隔空接力推出京劇《我們萬眾一心,我們眾志成城》等作品;湖北省京劇院精心推出兩首京歌《眾志成城保平安》《但信春風送瘟神》;漢劇、楚劇、花鼓戲、黃梅戲等湖北代表性地方劇種以及部分稀有劇種,以戲歌形式共推出50多首主題作品,為抗疫吶喊助威。

梨園之外,武漢音樂學院38位師生在網絡集結,“雲創作”了歌曲《明天依然最美》;《你是英雄》《天使的模樣》等歌曲則深情謳歌醫療人員逆行壯舉。

而湖北美術工作者也以筆為武器,創作了一批傳遞人間真情、弘揚大愛精神的作品,其中既有致敬醫療人員的《守護天使》《逆行者》《你的名字》等,也有反映普通人抗疫的《執子之手 共渡難關》《守望者》等。

湖北戲曲名家唱響《眾志成城》,非遺傳承人整出新板眼

文化場館關門不“斷供”

1月23日,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通知,全省公共文化場館暫時關閉,同時要求各地場館“閉門不謝客,服務不打烊”。

湖北省圖書館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掌上鄂圖APP等渠道為讀者持續開展線上服務,並推出了“方艙數字文化之窗”。小程序內包含8萬冊電子圖書、42萬個音視頻等數字資源,同時還設有疫情信息更新、權威闢謠、心理疏導等欄目。目前,“方艙數字文化之窗”已覆蓋武漢市所有方艙醫院和隔離酒店,並向居家隔離群眾推廣。

湖北省京劇院推出“經典劇目﹒線上欣賞”,陸續推出了《徐九經升官記》《楚漢春秋》《群借華》《紅燈記》等一批優秀劇目;湖北省博物館開通智慧博物館APP,進駐國寶在“雲端”人民日報客戶端,引導觀眾線上觀展欣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則推出“雲遊紅樓”五期網上系列展覽。

此外,湖北省群藝館開通了線上“文化力量群文戰’疫’”專欄,咸寧市各群藝(文化)館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展燈謎競猜、數字閱讀、微畫展、非遺展等線上文化惠民活動,恩施州文化館通過網絡直播開展音樂基礎知識培訓。

非遺項目“老樹綻新花”

疫情防控工作中,湖北廣大非遺傳承人也不甘示弱。

77歲高齡的湖北大鼓名家張明智帶病堅持工作,只用了一個晚上就創作完成湖北大鼓聯唱《湖北人民不信邪》,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為武漢父老鄉親鼓勁。

武漢剪紙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毛明月,先後創作了《武漢加油》《負重前行》《戰“疫”日記》等多幅主題作品,有的作品還走進了方艙醫院。

恩施市皮影老藝人鄭明漢一家七人共同創作完成皮影戲《戰疫情》,兒子、孫子表演皮影,侄子拍視頻,鄭明漢又當導演又當配音,全家合力整出了“新板眼”。

同時,湖北省各級傳統醫藥類項目非遺傳承人,熱心為百姓熬製湯藥,努力為臨床救治提供“千方百劑”。

省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武漢葉開泰國醫堂,正月初三開始緊急復工煎製藥劑,同時還特別推出了中醫公益義診群。

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鎮氏風溼病馬錢子療法》傳承人鎮水清,自1月3日起,每天免費為附近居民提供煎煮的中藥製劑。

潛江市市級非遺項目“中藥炮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向傳模,熱心熬製預防藥送給村民……

此外,還有的非遺傳承人運用獨特的非遺技藝,助力解決實際困難。比如,武昌魚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盧永良、鄒志平,組建烹飪志願隊為一線醫務人員製作美味菜品;省級非遺項目四季美湯包負責人張德雋,則向醫院免費供應湯包、燒賣等。(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 戎鈺 通訊員 鄂文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