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黃,2020年的文玩圈黑馬!到底是什麼來頭?

2011年,南紅開始走入大家的視野。

那時候我身邊有一些上海的老玩家已經開始對文玩的品質有所要求,再加上自己也確實喜歡,附著中國人對於“ 中國紅 ”的信崇和喜愛。

身為玩家的我,開始陸續收藏南紅錦紅的珠子和小雕件,同時從中開始逐漸地明白文玩珠飾的優劣和趨勢。

於是我決定親自跑一次產地,來為大家仔細的盤一盤所有關於緬黃的是是非非。

緬黃實際的一線產地在緬甸的曼德勒的山區,屬於石英質玉,國檢機構(NGTC)已認可該材質,並能出具“ 緬甸黃玉 ”的國檢證書,緬黃和雲南的黃龍玉同屬同一條礦帶,但料質屬性還是跟黃龍玉有一些區別。

據我瞭解,目前礦區一手的資源因為原材料需求的暴漲已經被當地的涉黑團隊所控制,所以中國人過去接貨基本沒戲。

緬黃開採比較困難,產量相對稀少,當地人開採後會經過重重的口岸檢查,通過物流來到中國的緬黃集散地:雲南保山龍陵。

之前做了不少緬黃的珠子和雕刻作品,據熟悉的蘇州玉雕師們所言:緬黃的質地很細膩,柔韌度也適中,對於“浮雕、圓雕、鏤空雕、陰刻 ”等雕刻方式都能輕鬆駕馭。

並且因為其顏色和細糯的質感,非常顯工,外加料子的穩定性很不錯,不會出現失水,失色這樣的情況,所以你幾乎可以發現,大部分的蘇州玉雕工作室都開始做緬黃了。

緬黃的顏色分為很多種:

在前期,各種各樣的商家都在爭相用不同的詞彙去描述緬黃的繽紛:檸檬黃、枇杷黃、蛋黃、金蠟料、帝王黃 ,等等... 其實除了這些主流的稱謂,緬黃裡一樣有俏色料、瓷白料、緬紅料、等等。

其中,目前最火的是能盤玩變色的“ 蛋黃料” ,走色均勻,質地細膩,盤玩體驗非常棒,盤玩之後的顏色會變成油潤的橘色,色系也會更高一層。

具體的好與壞,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任何顏色都是大自然給予的饋贈,沒有標準的好壞,你喜歡的就好。建議大家在買緬黃無論是成品還是料子的時候,關注“ 純淨度和玉質感 ”。

是的,緬黃的出成率低到你想不到,外部去皮之後的料子,仔細用燈一打,都能看到非常多的暇疵,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料子便宜,但是好的成品目前價格還是很高的原因,因為損耗你會崩潰的,當然了,不信你可以買點料子自己做試試。

緬黃為什麼那麼火?

我從自己的所見所想分享一些建議和思考給大家。

第二:穩定性強,顯工顯料並且再加上它是資源性的材質。

隨著需求的增長和市場的認可,漲價幾乎可以說是必然,再加上前問所說,越來越多的玉雕師開始囤料子做緬黃,接下來你一定也能看到更多優秀的緬黃作品。

第三:黃色在中國歷史文化裡的寓意和象徵。

黃色在古代代表著權利、地位、正統,黃色也與“ 富貴、美好、貴族”等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傳說,帝王將相,只有身份最高貴者才可身披黃袍。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緬黃在半年內已經經歷多次爆漲,目前依舊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原材料和精品成品之間的價格相差百倍甚至千倍,因為緬黃的瑕疵率和損耗實在是太高了!入手一定得注意品質,帶皮的那些通貨千萬別碰,否則出成率一定讓你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