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里最完美的一个朝代?

河苦


中国封建社会体制是君主集权制,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这种集权制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简言之,随着封建帝制的不断深化,君主集权制也随之加强。

君主高度集权伊始被认为在明朝,从明太祖老朱皇帝,罢黜宰相开始,君权或说皇权再不分立之人。但实际上,明朝皇权集权也停留表面,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体制根本。其实,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君权高度集中的王朝仅有大清王朝,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图1 清朝省制 图

为何大清王朝会实现高度君主集权呢?笔者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1. 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而在大清王朝政权建立之时,地处“白山黑水”的满族人社会制度还是部落化奴隶制度,较之中原文明,确实落后。造成这种落后,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大明王朝实施针对关外少数民族的排外制度,导致关在各民族发展与中原脱节。正是这种奴隶制度地影响,随着爱新觉罗家族的壮大,在征服了众多满族人部落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尤其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领导人,就成了整个满族人的“主人”,这个观念一直延续到大清王朝灭亡。

在清朝,满大臣在皇帝面前可以称“奴才”,汉大臣要称“臣”而不能用“奴才”自称。读者朋友可能会说,“奴才”是侮辱之词,谁还稀罕这个自称?依照正常汉语标准“奴才”确实不是好词,但是,在清朝满大臣称“奴才”那是皇帝“自家人”之意思,“臣”就意味着你是来服务人员,并非自家人,这个事儿乾隆皇帝就曾特地下发谕旨说明,熟远熟近显而易见。

再举个例子,咸丰时期,太平天国大兵压境,因为国家军队废弛,战斗力低到惊人,咸丰皇帝对待满洲旗人文臣武将,那真是气急败坏,批复这些人的奏折,经常性地破口大骂,而且动不动就以杀头抄家威胁,但是咸丰皇帝对待自己更加反感的曾国藩什么态度呢?无论皇帝对曾国藩多不满意,最多也就是讥讽加命令,从未有过谩骂和更加过之之语。这并不是皇帝给曾国藩面子,而是“自家孩子管打管骂,亲戚家孩子不能动手”之道理罢了。所以纵观大清历史,主流还是重满抑汉。

基于这种传统的主仆观念,大清王朝统治者很容易达到集权于一身之目的。

图2 剿灭粤匪图

  • 2. 前车之鉴

大清王朝问鼎中原之后,统治阶级对中国历朝历代得失成败,做了大量的总结工作,作为借鉴,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尤其是对大明王朝之兴衰历程,做了大量研究,大明王朝就是清朝统治者的“第一面镜子”。这“第一面镜子”给清朝统治者们敲响第一声警钟就是皇帝庸碌而致使皇权旁落,而皇权旁落的直接恶果就是朋党之争。可以说,大明王朝就是在这无休止的朋党争斗内耗中,自己“玩”死了自己。所以,为了避免如此惨痛的恶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清朝统治者们要将权力牢牢抓在手里,绝不留给身边的大臣奴才们太大的“发挥”空间。

正是这种时时刻刻存在的危机感,驱使着清朝统治者一步步加强自己的皇权。道理很简单,钱还是揣在自己的兜里最保险!

图3 明朝官场上的地域朋党斗争

  • 3. 雄才大略的君主

中国封建社会政体制度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那就是人治大于法治,而且这一共性特点愈演愈烈。我们读史品评一段时期吏政治理得失之时,多说的也是统治者之能力如何,而政体制度之优劣往往次之。这并非是大家没有意识到政体制度之重要性,而是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帝之下,制度这个东西对皇权的约束力实在是太低了,好坏与否自然与其相关性就小得多了。这是中、西方封建历史最为大相径庭之处。

既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制度是附属皇权,是随着皇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那么决定其执政时期得失成败就与其个人能力就是强相关了。因而,能否真正做到大权独揽自然也和皇帝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自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在前几任能力出众且勤于政事的皇帝治理之下,确实也是做到了集权。但是随着后世子孙皇帝们的能力下降和对待工作懈怠之态度,又致使皇权旁落。这一旁落不要紧,要紧的是由于相权缺失,使得旁落的这部分皇权,无法落到某个人或职能部门领导人手中,导致在争夺这部分权力之时,出现了互相倾轧的党锢之争,这也就是前文提及的前车之鉴。所以问鼎中原之后的大清王朝统治者们就要拼命地加强皇权。

图4 清朝官制表

大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确实,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各朝各代,帝王们整体能够如此勤政的朝代,大清王朝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不到如此,大清王朝还“幸运地”做到接连三代,即康、雍、乾三位皆是雄才大略之君,而且历时一个多世纪之久(从康熙十四年到乾隆四十年)。在相对清明与有效的治理之下,大清王朝将中国封建统治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各项指标推向顶峰,更将中国领土之版图扩充为最大,更奠定了今日我国之领土版图。有的朋友会有质疑,唐朝时期版图是超越大清的,但是唐朝时期很多地方仅是名义归属,中央政府并没有对边塞地区做到有效控制。但是大清王朝不一样,中央政府确实做到对每寸领土之管控,这绝对是前朝所未有之功绩。

在这些骄人政绩背后,在三位君主更是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皇权集权制。康熙皇帝亲政之后,一步步摆脱先祖们遗留下来的亲王议政制度,更是通过“南书房”这一个讲学机构,将内阁拟票于朝堂之上,变为帝王私下授意而为之。雍正皇帝上台之后,更是开创军机处,相当于直接将内阁变为自己的私人秘书,我说啥你干啥就完了,拟票这个冠冕堂皇的过程都免了。乾隆皇帝更是直接在朝堂之上宣布:我朝帝王历来就是乾纲独断!将集权统治之霸气侧漏无疑。乾隆皇帝更是通过对宗室、外戚、朋党、官宦甚至是普通人民权力之彻底打击限制以及思想钳制等手段,真正做到了集各路大权于一身。可以说,封建帝王真正做到从上位伊始到龙驭上宾,权力没有丝毫放松之人仅有乾隆皇帝一人。

图5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因此,皇帝集权程度之高低,还是帝王个人能力水平绝对是主导作用。正因如此,大清王朝的皇权集权制度也是不可能稳定持久的。

大清王朝通过几代强势领导人之统治,确实将皇权集权程度推向高峰,也确实很有效地避免了重蹈大明王朝之覆辙。大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抑制外界分权势力最好的一个王朝,这是集权皇权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深远,要怎么说大清王朝最后还是没能彻底摆脱皇权被移花接木之惨剧。咸丰皇帝之后,两位“载”字辈皇帝都被慈禧太后老佛爷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是这负面影响恶果之一。而这负面之作用,又何止皇权被窃?

制度上的严重缺陷,最终决定了大清王朝必将抵挡不住历史之滚滚洪流。大清王朝近300载基业,被定格于公元1912年,中国终于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进程,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历史大学堂


清朝的确是最完美的一个朝代。如果没有八国联军,没有辛亥革命,那么清朝就会一直流传下来。子子孙孙皆是八旗子弟。然后呢,到现在为止,中国可能就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直接和美国较量,对没错,输了也就是赔点钱而已。而美国得苹果手机一旦流入中国,很多认会认为那是个怪物。这样也就没有美国很好的经济了。所以中国认也不知道世界一外是什么样,现在估计美国会像看原始人一样看中国。噢对了,中国人每天还会练习骑马射箭来抵抗外敌。每年和外国对战会四上几千万人,这样也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局面。什么房产经济啊都不存在,因为直接归清政府管辖。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也没事,只要贵族阶级有足够的鸦片吸食就够了,什么衣食住行这些完全不存在的,只要有鸦片,在他们眼里就是盛世,在悟空眼里也是盛世!在然后,什么外太空啥的更不用了。皇帝还是照样求神拜佛,看见太阳月亮还会祭拜。对了清东陵也会完好无损的保存到现在,不会有孙殿英,和郭沫若等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因为不会保护文物而损坏的,这样多好。


孑一书生


满者蛮也,野蛮愚昧落后。蛮族对文明社会的入侵,是人类的大灾害历史的大倒退。原本藏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里的野猪,被东进的俄罗斯给打跑,流窜到东北来祸害华夏,所以野猪尾巴畏俄如虎,把老家割给了俄。

满者蛮也,野蛮愚昧落后。蛮族对文明社会的入侵,是人类的大灾害历史的大倒退。原本藏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里的野猪,被东进的俄罗斯给打跑,流窜到东北来祸害华夏,所以野猪尾巴畏俄如虎,把老家割给了俄

满者蛮也,野蛮愚昧落后。蛮族对文明社会的入侵,是人类的大灾害历史的大倒退。原本藏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里的野猪,被东进的俄罗斯给打跑,流窜到东北来祸害华夏,所以野猪尾巴畏俄如虎,把老家割给了俄


宝龙长山


康熙勉强称得上。

其他人绝对称不上,甚至成就也比不上蒙古成吉思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清朝只有康熙一个,尼布楚击败过彼得大帝。

叶卡捷琳娜大帝,沙俄发展为欧洲最强,对应同期乾隆,毫无作为;

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对应同期嘉庆,毫无作为;

亚历山大二世,沙俄农奴制已经走向边缘,依然和中国签了《瑷珲条约》,对应同期同治,毫无作为。

反而慈禧辛酉政变上台,加上太平天国,对应同期日本明治,明治维新。1895甲午送经验,马关送钱,三十年后,1931九一八,1937南京大屠杀,死了三十万,一个勤勤恳恳培养日本的慈禧太后。


附注:

1、沙俄彼得大帝,1672-1725年;对应康熙,1661-1722年。

此时彼得改革已经将沙俄从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迅速变为欧洲工业强国,开始崛起,此时已经打到我国黑龙江省,并与康熙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

2、叶卡捷琳娜大帝,1729-1796年;对应乾隆,1735-1795年。

使沙俄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3、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对应嘉庆,1796-1820年。

击败法国拿破仑,1769-1821年。

4、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对应同治,1861-1875年。

此时沙俄的农奴制已经走向崩溃边缘(列宁,1870-1924年),依然雄才大略,尽量顾及各方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改革,并与中国签订《瑷珲条约》;

同治太平天国1851-1864年。

同期,对应日本明治(1852年—1912年,对应同治和光绪)。

5、亚历山大二世终究无法力挽狂澜,农奴被压迫过于深重。

一战后,十月革命(1917)罗曼诺夫王朝灭亡。大清朝1912年灭亡,袁世凯中华帝国1916年灭亡。


用户67724358697


惩前毖后,以史为鉴,完善统治,以绝后患,大清从立国至退位,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纵观历史上诸朝诸代,唯有大清比较有效地避免了以往诸朝出现的危乱。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自认完善之极,可传千世万世,却不知惜民力安百姓,严法重刑以待下,也忘记了宦官也能专权上位,最终在赵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统治下,饥疲之民暴起,以疾风暴雨般迅速推翻暴秦统治,大秦仅传二世而亡。大汉建立,惩秦之失,与民修养生息,削诸侯,驱匈奴,开西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四夷宾服,余威远震,生活在大汉的子民被荣幸地称为汉族,那是何等的强盛?然而却没有处理好对外戚和宦官的管理,东西强汉最终毁于外戚和宦官之手。三国、两晋的短暂统治和南北朝的大分裂,浑乱天下,外族、权臣,轮番登场,都是曹魏、司马家族造的孽,权臣轮流坐庄,当然也有外戚宦官之祸。隋朝统一天下,却依然犯秦朝之失,不知惜民力安百姓,致狼烟四起,走向覆灭。唐朝建立后,惩前朝之失,深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宽徭薄赋,与民修息,削相权,置三省六部,加固中央集权,不期宦竖揽权,朝中朋党相争,地方藩镇割据,终导致猪上树,大唐亡。五代十国时期,朝代相替,依然如走马灯一般,瞬息灭亡的主因,依然是强臣弱主,权臣夺权。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苦于藩镇割据、武将夺权的弊病,苦思铭想,终出化解之策,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削去武将大权,重用文官,来了个重文抑武,积疴消除,却没料武力不张,兵软国弱,成了历史上的弱宋,终其南北宋三百多年,都受制于外敌的侵辱,最后也为外部强敌蒙元所灭。蒙古人建大元,疆广域大,却只重武轻文,不恤民力,搞人种等级,奢侈淫乐,终不足百年而亡。大明开国,明太祖惩蒙元和以前诸朝之失,开田惠民,废相权分六部,集国家大权于一身。只知严监百官,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却不知严束宦竖,禁绝朋党,致后世皇帝多信宦官,屡屡出现宦官专权,东林党与宦党相争,朝政腐败,终招致天下大乱,饥民四起,满清顺势代大明取得了天下。满清建立以后,明制清继,基本上沿袭了大明制度,同时又注重吸取以往历朝历代统治得失,开疆拓土,还田安民,各代皇帝自省自励,限外戚,制宦官,出现了长达百年的“康乾盛世”。从满清入关,到满清皇室退出北京皇宫,满清一朝没有宦官之祸,外戚专权很少,农民起义也没能推翻满清统治,没有权臣作乱,皇权旁落不多,也未被外敌灭国,可以说是有效避免了以往历朝历代灭亡的教训。但是,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再加官场腐败,百姓贫苦,造成了满清的积贫积弱,最终在西方列强尖船利炮的进攻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东亚病夫由此形成,让国民受尽了西方列强的凌辱。

从夏商到元明,人类文明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中华民族,至满清陷落西方世界,文化没了自信,制造没了自信,崇洋媚外成了近代大多数国人的弊病。因此,作为朝代的统治者,不但要能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更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有引领未来的能力,正确把握朝代走向,以确保朝代的久盛不衰。


sunjin72976689


文字狱、闭关锁国,即使是康熙,也把土地让予俄国,极权皇权,奴才文化,这些都是标签,这些后人永远铭记,对于满清,在我心目中,是最不好的,在中国历史,最弱是清朝和宋朝,宋朝从不杀文人,但清朝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人头落地,这话本来不是说他的,但自己硬把屎盘往自己头上扣!


河北李秀杰


中国历史最野蛮最残暴最黑暗的时代———满清!全国各族人民的灾难!人类文明翻不过去的黑暗的一页!


lovdy1


一根猪鞭子遗世千古,使中华民族几百年受尽屈辱!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里最丑陋的朝代!没有之一!


用户2287273715711


野蛮人都觉得满清美好无比。


6045376456媚眼如雪


满清,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唯一一个落后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