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學琴,註定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修行,堅持下去才能有所收穫。學琴如此,學習亦如此,什麼不是如此呢?

40歲以後讓人念念不忘的往往不是錢

而是那些堅持了20年以上的事情!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別的不說,學琴的人成年後通常沒有後悔學琴的,反而是後悔以前沒再努力一點學得更好;中途放棄的人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問題是錯過那個年齡段就什麼都補不回來了!

學琴並不是非要成名成家

但貴在堅持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後,熱乎勁過去了,練琴就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繼續?又擔心“強扭的瓜不甜”,糾結不已......

下面是一段專訪著名國際鋼琴大師劉詩昆先生的節選,或許能給糾結中的家長一些啟發: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劉詩昆

➤記者:請問劉先生當年是怎麼學琴的?

➤劉詩昆先生:學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堅持學下去的,學了一段不願學是正常的。父母讓孩子學琴,或者滿足孩子自身的要求送他來學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並不是想讓孩子成名成家,享譽全世界。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鋼琴家,於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如果你們是替家長問我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孩子不願意學,也得讓他學。因為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消遣或遊戲!

我還要對學琴孩子的家長說:學琴是學業,就像孩子去上學、去完成作業一樣。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沒興趣就學不好琴,不如不學,對此我想說:別問孩子,問自己!兒童的心理特徵自然是“來得容易去得快”,他們的興趣容易發生轉移,尤其對玩感興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會生厭。此時家長就應該認真對待,家長若放任不管,孩子則一定學不好。還有的家長覺得彈琴就是文娛活動,培養高雅的情趣,是閒著沒事時候的消遣——持這種想法的父母,其孩子一樣很難學好琴。如果孩子對寫作業也沒有興趣怎麼辦?家長一定不會說“不想寫就別寫了”,若能拿出同樣的對策來對待孩子的學琴,那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家長們常常會這樣想——強扭的瓜不甜,孩子沒興趣怎麼會學得好呢?其實不然,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不願意堅持彈琴也是正常現象。只要家長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孩子就一定能學得好;相反,家長如果不管而只依靠孩子自己學習,那就無法保證了。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沒興趣的孩子不比有興趣的孩子學得差,有興趣的孩子也不比沒興趣的孩子學得好,關鍵是用在學琴上的時間。或者可以這樣說,哭著練和笑著練,練出的效果沒多大分別。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記者:對於學習相對較緊張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時間練琴?您有後來的成就,多半依靠自己的毅力,還是家裡的管教?

➤劉詩昆先生:我小時候開始學琴,每天彈45分鐘吧,我父親是比較嚴格的,彈琴不認真,也會捱打。3歲小孩子不懂什麼前途、理想,大人讓彈就彈,不懂得把成績和理想、前途一類的結合起來。我認為家長應該用鼓勵、引導、獎勵,適當加入威嚴、強制的手段,讓孩子認真學下去。所謂的“沒興趣學不好”,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決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在孩子身上。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記者:我們經常聽到父母這樣說,我的孩子手指特別長,特別適合彈琴;但也有父母為孩子的手不夠大而擔心。我們注意到您的手型的確比一般人長、大,那麼,先天條件對學琴兒童而言,佔多大比重?

➤劉詩昆先生:家長普遍關心兩個問題——我的孩子有沒有音樂天分?我孩子的手夠不夠大?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我先簡單告訴家長一個概念——鋼琴不是給世界上少數、極少數超大手預備的,鋼琴不僅僅是給超音樂天才學的,鋼琴是給千千萬萬人學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正常大小的手,都可以學,只不過手偏大一點兒,優越性更多一點兒罷了。關於天資問題,我並不否認,音樂天分高的人成了大音樂家,但這並不代表普通的人就不能學鋼琴。只要智商正常的孩子,絕大多數都能夠正常學好鋼琴,而且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學琴的目的在於提高素質,並非成什麼“家”。

孩子學琴,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耐性!


最後,劉先生用兩個比喻來形容學琴和彈琴:一是彈琴就像在車間裡幹活,是一項既艱苦,又枯燥、乏味、苦悶的工作,與其看到孩子半途而廢,莫不如事先看清楚這一點,並有足夠的信心(不是指孩子,而是指家長),不斷督促孩子學成。他告訴記者,回首當年他的學琴道路,“任何時候都沒有覺得輕鬆、愉快、享受、消遣”,所謂成果是對社會、對他人而言的。出了名之後,如果問他願不願意演出,他的回答是“願意”,但那是從“為人民服務”的角度,從一個音樂工作者的義務感、責任感、使命感的角度,而不是從“興趣”的角度。另外,

彈琴又像是拍電影,坐在電影院裡欣賞電影,自然是賞心悅目的事情,然而拍電影的過程又是極度乏味甚至痛苦的。

因此他主張家長在孩子不願意學的時候,也得讓他學!因為學琴真的特別能鍛鍊意志。

待孩子彈得一手好琴的時候,他一定會感激你曾經的耐心、嚴厲和堅持。孩子學琴,說白了,就是考驗父母的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