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小夥兒寫出中國版《白夜行》:想做一個嚴肅文學作家,站著把錢掙了

荷蘭村、南市場、沈遼中路、市府廣場……被譽為中國版《白夜行》的懸疑小說《生吞》,裡面的地標,瀋陽人沒有一個不熟的。寫這本書的也是個瀋陽人,名叫鄭執。

在瀋陽青年作家群“鐵西三劍客”裡,出生於1987年的鄭執年齡最小。雖然他“出道”最早,19歲時就出版了第一本書,但真正“紅”起來,應該是在2018年末:在堪稱文學界“蒙面歌王”的“匿名作家計劃”中,他憑藉小說《仙症》獲得首獎。

這個小時住大西菜行、高中搬到鐵西、在香港讀大學、如今在北京生活的大男孩,把許多故事鑲嵌在家鄉瀋陽。他繼承了姥姥特別會講故事的本領,用乾淨利落的文字,間或一本正經的東北式幽默,講述各色人等在時代洪流裡的沉浮與掙扎、足跡與命運。他的作品,能讓人在笑中讀到撕心裂肺,眼淚橫飛。

鐵西小夥兒寫出中國版《白夜行》:想做一個嚴肅文學作家,站著把錢掙了

人物小傳:鄭執,1987年生,瀋陽人,作家、編劇。19歲出版長篇小說《浮》。多部作品版權引出海外,《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少女的祈禱》等被改編成影視作品。2017年發表長篇懸疑小說《生吞》,2018年獲“匿名作家計劃”首獎。

父親的麵館

你可能沒讀過鄭執的作品,但很可能看過與他有關的一篇文章。在過去的一年裡,那篇文章曾在瀋陽人的朋友圈裡被瘋轉。實際上,它來自鄭執一次獲獎後公開演講的文字整理,那場演講名為《面與樂園》,主要講了一個人和一個地方。那個人,是他曾經開面館的父親;那個地方,叫“窮鬼樂園”。

30歲剛出頭的鄭執,乾淨陽光,帥帥的,有點文藝,不像他的作品那樣沉鬱。他的普通話初聽非常標準,再聽一會兒會發現略帶港味兒,聽到後來,終於在語速稍快時蹦出的卷音裡捕捉到瀋陽味兒。

或許因童年就與東北的社會轉型遭遇了正面碰撞,鄭執早早就懂得了什麼叫世事無常。

在鄭執的小說中,下崗是時常出現的生活狀態,但他的父親“起點還算不錯”,上世紀90年代初,鄭執的父親是某廠銷售科副科長,經常去全國各地跑銷售。因為工廠產品銷量銳減,他主動辭職,開了一家很小的麵館,地址在瀋陽北站。

雖然躲過了下崗潮,小麵館也有過日進斗金的輝煌,但經營的過程十分艱辛。經歷了與地頭蛇打鬥、拆遷以及家族糾紛,小麵館幾次易址,生意漸漸滑坡。後來,又經歷了兩次很偶然的被騙,一家人靠一碗一碗麵攢下的家底就基本清零了。

麵館倒閉的時候,鄭執完全不知情,因為父親還是按照以前的作息出門,但其實那段時間他每天出門閒晃,想找找還有沒有什麼事能幹。

那時的鄭執正在讀書,他是父親的驕傲,吹牛時的最佳素材。鄭執高中就讀於東北育才學校文科班,曾獲省裡書法大獎,得過全省英語才藝大賽第一名,還是校園十大歌星之一。

許多年後,思考那段時間的家庭經歷,鄭執說自己悟出了兩個簡單的道理:“一是一個人想在俗世定義的世界中獲得成功並不容易。二是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擁有持續不斷的好運,就跟一個地方的歷史是一樣的。”

鐵西小夥兒寫出中國版《白夜行》:想做一個嚴肅文學作家,站著把錢掙了

糾葛的父子

2006年高考之後,鄭執放棄了一家香港高校的全額獎學金,選擇了費用昂貴的香港浸會大學。對家庭變故一無所知的他,依然保持著大手大腳的習慣。那一年多,他說自己做的“唯一一件正經事”,就是寫了一本長篇小說,並順利出版。19歲的他,突然明白一件事:自己好像可以幹作家這一行。

當父親知道兒子的想法時,“他不僅是反對,甚至是非常厭惡。因為在他的觀念裡,作家都是一些非常不切實際的人,一輩子註定過得不好。”從那開始,鄭執與父親的矛盾越來越深,關係非常僵硬。直到大三上學期,鄭執突然被媽媽叫回瀋陽。此時的父親已是癌症晚期,僅剩一個月的生命。

“在我父親最後的生命裡,我每天陪在他的床邊,我們兩個人講的話可能比之前20年加在一起的還要多。”

在鄭執的心裡,父親或許是他這輩子永遠的痛點。他至今保持一個習慣,就是經常一個人去街頭巷尾尋找小麵館,點一碗麵,喝一下午酒。每一年,他也會去“窮鬼樂園”,坐在窗前,同樣點上幾瓶酒。當年麵館倒閉後的父親,應該曾在這裡借酒消愁。

在鄭執的作品中,父子關係的線索隱藏在各個角落。在小說《我只在乎你》的後記裡,鄭執寫道:這本書是獻給我的父親的。

堅決反對兒子當作家的父親,或許不知道,兒子選擇這條路,有多少是受到了自己人生經歷的影響。這或許也是兒子對曾經言語交流極少的父親,所作的一種隱秘的情感表達。

鐵西小夥兒寫出中國版《白夜行》:想做一個嚴肅文學作家,站著把錢掙了

簡單的尊嚴

大學畢業後,鄭執最初留在香港,在一家出版社做編輯。2014年,他選擇去北京寫劇本,因為寫劇本賺的錢可以養活自己繼續寫小說。

讓鄭執被更多人熟知的“匿名作家計劃”於2018年啟動,每期將優秀的匿名小說在網上公開,交予讀者評判。作品經初評後,交由小說家蘇童、畢飛宇、格非組成的終評評審團。2018年12月15日,3位評委帶著最終評選出的6部作品進入評審密室,評選採用全程直播的形式,最終匿名作家011號鄭執憑藉《仙症》,獲得“匿名作家計劃”首獎。

站在頒獎舞臺上,鄭執說:“我喜歡文學,想做一個嚴肅文學作家。”他說創作嚴肅文學的感覺,就像“在霧裡抓蚊子”,但他願意為此熬下去。“我總覺得,一片土地的命運跟個體的命運是一樣的,你不會白白遭受一些苦難。”

鄭執也曾經說過:“從技術層面上說,我知道如何讓自己迅速成為一個當紅作家,我也知道那些當紅作家的寫作流程,但我不大忍心這樣做。是讓大多數人喜歡我,還是讓少數人覺得我鄭執牛,我選擇後者。就算想掙錢,也要站著把錢掙了。”

不知道鄭執的這股勁兒,是否遺傳自父親。他曾講過,當年父親開面館時,地頭蛇輪流吃白食訛錢,有些老闆選擇了忍,但他的父親卻拿著菜刀把對方追砍出去。“在我爸這兒就不好使,他認為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尊嚴的問題,就這麼簡單!”

本期人物由遼寧省作家協會、瀋陽市作家協會推薦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張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