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还是消亡 看了几出戏,对当前京剧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感知

年终之际,天津作为戏曲、曲艺大码头,各剧院纷纷献演拿手好戏,闲暇无事我兴之所至连续看了几出京剧。说实话,作为一个自认有些欣赏水平的戏迷,已经很久没进过戏院了,总觉得现在的中青年演员水平不高票价不低,看多了前辈大师、老艺术家们的音配像,再看明场演出,似乎有一些寡淡无味、不过瘾的感觉。

但通过观看剧场演出,发现以前对演员、观众的一些看法是不太准确的,同时对京剧总体发展的观点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印证。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几点个人浅见,就算是我对这几出戏的观后感吧。


中兴,还是消亡 看了几出戏,对当前京剧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感知

杨少彭刘嘉欣《大探二》


一:中青年演员水平整体来讲虽然说不上多高但还过得去

看了赵秀君的《状元媒》、杨少彭、王艳、刘嘉欣的《大探二》,觉得这些中青年演员还是有一定功力的。不论是赵秀君得自张君秋先生亲传的张派,还是杨少彭家传的“高调杨派”,再到王艳的“直硬化”的梅派,以及刘嘉欣缺少轻重虚实变化“一道汤”嗓子的裘派,虽谈不上地道,也算是出色完成了演出。既没有粉丝吹捧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不堪。总体印象就是“过得去”。和老艺术家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和同龄演员相比就是佼佼者了。


中兴,还是消亡 看了几出戏,对当前京剧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感知

赵秀君杨光《状元媒》演出谢幕


二:京剧不是没人看 观众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印象中觉得进剧场看演出的观众不多了。出乎意料,诸如赵秀君、杨少彭、王艳等中青年演员的演出,观众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和支持,不仅一千多人的中国大戏院能保持九成的上座率,而且剧场气氛十分火爆热烈,叫好喝彩不断,单从剧场效果来讲,当年张君秋、杨宝森的演出都没有现在如此的受追捧。可见在诸如津、京等地由于京剧文化积淀深厚,京剧还是拥有很大的观众群体的,只要是名家甚至是所谓的名家演出,还是会有很多观众买票的。

三:观众群体以中老年为主

为了看看哪个年龄段的观众居多,也算是搞一下社会调查吧,我特地提前进场,站在剧场前厅观察,随着对陆续进场观众、以及随后落座附近周边的人的简单目测,发现现在进剧场观看演出的以40---65岁中老年为主体,年轻人所占比例目测不超过10%。这也就进一步证明了观众群体在老化,京剧确实在滑坡。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青年人步入中年后,会对京剧有重新的认识,毕竟当下的年轻人大多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文化做基础,对国粹、国学的欣赏还有待于他们人生阅历丰富提高。

至少目前看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观。


中兴,还是消亡 看了几出戏,对当前京剧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感知

《大探二》演出结束观众热烈鼓掌,久久不散。杨少彭王艳加唱坐宫《》


四:观众欣赏水平随着演员水平的下降而下降

剧场效果十分火爆,叫好声不绝于耳,但几乎所有的彩声均来自于演员演唱的卖力气。凡是大托腔、翻高音、拉长腔都能获得满堂彩,琴师拉个流行了几十年的花过门也能迎来一片掌声,虽然这个过门拉的比当年首创者杨宝忠、李慕良、汪本贞、何顺信等相去甚远。这一片欣欣向荣中蕴藏着更大的隐性危机,当演员的“演出态度”重于“表演水平”时,当艺术演化成“力气活”时,博大精深发展为通俗易懂,京剧艺术逐渐沦为“把式”了。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当演员靠“卖力气”拿好,观众为“卖力气”叫好时,说明了演员、观众水平是在整体下滑。观众喜欢演员卖力气,演员为了迎合观众更加卖力气,互相作用下,演员、观众齐心合力的非常“卖力气”的把京剧从巅峰推向了低谷。这其实也就是当下青筋暴露、脸红脖子粗的“吼派”、“喊派”大行其道的深层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