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其實很多人希望自己可以動手去修理自行車,但是又擔心自己是否能修好,更擔心不僅修不好反而損壞了自行車,所以就猶豫不敢下手。我們這裡總結了10條修理自行車的注意事項,保你不廢。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1

不要過度擰緊螺絲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小心不要把螺絲擰的過緊,他們不需要過多的力量。選擇扭力扳手是一個好辦法。

如今,超輕碳纖維材料和5mm鈦合金螺絲的應用,使得在緊固的時候必須要比以往更加謹慎。

可以考慮購買一個合適的扭力扳手,然後配一套合適的內六角。各個部位的緊固都需要不同的扭力,在使用時一定要看清說明標識。

在螺絲的螺紋和底部、墊圈的兩面都要塗上潤滑脂;在一些特殊的螺栓位置,比如雙螺絲(兩個螺絲逐漸緊固)或車把的4螺絲(十字交叉緊固),都要按照正確的緊固方法來操作。

2

不要錯誤的緊你的碗組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鬆垮的碗組會影響你自行車的操控性。學習如何正確的處理你的碗組,並且明白碗組實際上的工作原理。

不要在把立螺絲鬆動的情況下緊固碗組蓋。因為這樣會損壞星形墊圈和膨脹花。至少,先把膨脹花從前叉立管中取出。

3

不要忽視車圈上的磨損標記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如果你的車是圈剎,就務必要定期檢查車圈,大部分的車圈會有磨損標識。如果你忽視了這項檢查,毫不誇張的說,將充滿致命的危險。

許多車圈製造商都會提供一個標識來讓你判斷磨損情況,比如沿著剎車面有一圈的凹槽線,或者在剎車面的幾個關鍵部位有幾個小孔來指示。找到這些標誌,定期檢查,一旦消失,說明就需要換車圈了。


如果你的車圈沒有磨損標識,那麼就可以觀察剎車面上是否有明顯的凹陷,這也可以通過一個方法進行量化檢測:取下車胎,在車圈剎車面的一側的兩面分別放置2mm的墊塊,然後用遊標卡尺測量總厚度,測出來的數值減去兩個墊塊的厚度就是車圈剎車面的厚度了。如果車圈剎車面的厚度低於1mm,那就必須要換了。

4

不要著急,戴好保護手套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不要因為急著修理而在保護措施上讓步,這樣會讓你在修理中受傷。

當鬆緊螺絲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意識到自己的手所處的位置,哪些關節可能會在這次擰動時突然掙脫,受到碰撞。一般曲柄、腳踏都比較緊,他們的位置也比較靠近大壓盤、鏈條,如果你在這個位置使勁去擰,很容易讓手受到嚴重的傷害。


為了避免這些傷害, 你可以選擇戴上防護手套或者騎行手套;

不要著急,嘗試改變你用力的方向:拉向你的方法比你依靠體重推出去的方法要更加安全,因為總是會遇到突然滑脫的情況。

5

注意車輪快拆是否鬆動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在每次騎車之前都要檢查你的快拆軸及快拆是否鬆動,防止受傷。

調整快拆杆的螺母,讓在上死點固定好,不讓車輪擺動,然後按緊快拆杆。

在使用快拆時,應該旋轉螺母以一側,旋轉快拆柄的方法是錯誤的。

6

注意鏈條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許多製造商或車店技師可能在安裝鏈條時損壞它,但是因為問題不大就把它當做正常來使用,確實在短期內使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

此外,不要忽視鏈條的磨損,磨損的鏈條還會損壞你的牙盤和飛輪等傳動零件。因此需要使用鏈條測量工具定期檢查,或者每2500公里就更換鏈條。(山地騎行減半)

7

不要忘記你的座管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不要永遠把你的座管留在自行車上——這裡的永遠指的是3到6個月。

如果你的座管與車架“粘”在一起,你就不得不花一些成本去維修,就不能調節你的坐墊高度或賣個好價錢了。


金屬座管哪怕上過了潤滑劑,時間太長也會失效,最終可能會發生氧化反應,因為阻止水汽進入車架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僅金屬的座管和車架會卡住,碳釺維的也會,哪怕是碳釺維的座管和車架。

當你是金屬座管時,需要在清潔後,在接觸的位置塗抹適量的潤滑劑或銅膏,並且要確保不能有一粒沙;如果你是碳座管,需要使用專用的止滑劑。

8

安裝腳踏時不要幹擰,不要太緊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直接乾的擰上腳踏,會讓你在想要卸下來時感到頭疼。

擰太緊也會如此,這可能會讓你不得不去附近的車店花費一筆錢來解決。

此外,一旦腐蝕開始發生,腳踏和螺紋就會被“焊接”在一起,如果腳踏移動,易碎的螺紋可能就粉碎了。此時就需要大量的潤滑脂、保護墊圈穩固的擰緊,不要過緊(30Nm或25ft/lb)。

9

調整輻條時不要只想著擰緊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你在還沒有充分了解流程和後果的情況下就去嘗試調節。當然學習的唯一辦法就是動手試一試,但是要在懂得了充分的知識後再開始。比如,驅動側的輻條和非驅動側的輻條受力是不相等的;調圈時要去掉外胎等注意事項。

同時要強調,沒有調圈臺和輻條應力測量工具,就不要去輕易嘗試自己動手,會增加很多風險。一般建議送至車店維修。

10

請輸入標題

自行修理單車,這些誤區很容易中招

氣不足的輪胎騎車時,會讓你騎得緩慢,也會帶來很多不便,也會拖累你的衝刺和最高速度。

在騎車前經常檢查你的輪胎,一些較細的內胎一天可損失5~20的psi。

你可用手指使勁按壓胎面,看形變的情況。或者用手指使勁彈一下胎面,當在正確的胎壓下,彈擊的聲音應該是空心鼓較脆的聲音。

當然這些感覺上的檢測需要你先通過準確的測量儀表來獲得正確的胎壓,然後學習感受,再來來識別,以後你就可以在途中或路邊判斷自己的胎壓是否正常了。

本篇文章只是對一些修車時最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簡單的羅列,如需進行修理,還需要查閱更為詳細的資料再進行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