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的肺病科戰“疫”人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咸寧市中醫醫院肺病科醫護人員無畏艱險,奔赴在一線陣地。全科人員團結一心,在人手緊缺的狀態下,以科學嚴謹的精神、頑強不屈的毅力、堅韌不拔的意志,築起守衛健康的鋼鐵長城,譜寫忠於職守的生命讚歌。


堅守的肺病科戰“疫”人

李愛霞在肺病科堅守


當好科室守門人

在全市召開第一次防控會議時,作為肺病科的負責人,李愛霞全程參與,職業的敏感讓她嗅到了疫情的兇險。第二天就和全體醫師開始學習關於新型冠狀肺炎的診療措施,並在值24小時班的情況下連夜製作醫院的PPT學習課件。1月21日帶病組織全院職工學習,學習後當晚科室再次召開全體會議強調疫情工作為目前工作重中之重,會後全體醫護人員簽到申請抗疫一線請戰書。

除夕,李愛霞是拖著生病的身體在醫院值年夜班度過的。初一中午,李愛霞到家後還未來得及吃上一口熱飯,醫院的緊急會議的電話就打來了。她火速趕到醫院。會中醫院要求立刻組建第一支醫護隊伍進駐發熱門診,李愛霞當即報名參加。

春節期間,全市新冠肺炎病人激增,不斷有發熱的病人、常規的肺部感染的病人、疑似患新冠肺炎的患者到醫院就診。李愛霞帶領肺病科這個巾幗團隊13名醫護人員,為患者撐起一片天!

冒著感染的風險,把十幾位發熱病患安排到單間病房。為了避免交叉感染,關掉中央空調,為病患精心治療、護理。除了常規的肺部感染治療外,李愛霞還對病患們的身體進行監測,做好相關預防,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戰勝病魔。

在參與本科室一線、二線值班工作同時,還擔任全院疑似病例會診工作。從1月23日開始,李愛霞24小時待命,方便麵成了她最親密的朋友,醫院辦公室、隔離酒店就成了她的“家”。把生病父母、年幼的孩子交給親人,忙到連孩子的生日都忘了。


堅守的肺病科戰“疫”人

春節前吳平路在肺病科門診診療普通患者


中醫中藥保健康

同在一線抗疫的肺病科專家吳平路,給兩例確診病例開了中藥,很快退熱,後期療效也非常好。2月1號,咸寧市專門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組,吳平路負責中醫藥工作。他們迅速組建了六支中醫專家隊伍,27名中醫進入到各地的11家定點醫院開展工作。咸寧採取中醫下病房、中醫下病區,和疫情診療專家組一起,獲得望聞問切的第一手資料。然後針對個人實行一人一方、辨證施治的個體化方案。2月9號,咸寧市專門召開了一次中醫藥戰疫工作的專項會議,要求提高中藥利用率。到了2月11號,咸寧共有確診和疑似病例722例,96%的病人都服務了中藥,在全省最高。受到全省通報表揚。到2月22日,又有459例患者用上了中藥。

同時,吳平路還在網上組織了中醫師,對病人進行網診,給病人提供了系列的中醫藥方劑,在發熱期、熱退期、肺部炎症、重症期、恢復期都有不同的方劑。同時,他們還指導患者進行穴位按摩,加速康復。他們網診的病人,治癒人數已經達到了50人以上,都是有非常好的療效。


堅守的肺病科戰“疫”人

肺病科2020年1月2日揭牌合照


醫護接力齊上陣

冬春季節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季節,加之肺病科剛剛掛牌不久,醫護人員短缺,工作任務繁重。但接到備用隔離病房的通知,便立即著手相關準備工作。同時,到最危險的發熱門診參與最前線的工作。李愛霞、劉嶸和廖倩,他們顧不上防護服不透氣、護目鏡模糊雙眼,始終如一地認真細緻查房、全程觀察病情、測量生命體徵、及時標本採集、規範治療操作;無微不至地對患者生活照顧,一日三餐,汙物處理,事無鉅細;耐心地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心理安撫,疏導不良情緒,保障積極配合治療。

科室的業務骨幹劉嶸和蔣春梅兩位醫師主動承擔了日常診療工作,維繫病區的醫療安全。肖麗娟醫師則狠下心來給剛滿8個月的女兒斷奶,送回崇陽老家交給年邁的婆婆照料。提前結束哺乳期輪流倒班。劉青醫師懷孕5個月的情況下也趕赴科室值班。許陽醫師除承擔常規的工作外,更承擔了內科大樓值守、病人陪檢和病人飲食配送等工作。還有丁詩正醫師不畏風險充實到肺病科承擔病人的診療工作。

護士長周海霞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外,主動承擔主班、午班和責班的工作;在前期醫療防護物資緊缺的條件下,帶領科室的姐妹,自己動手做防護面屏做好防護。哺乳期的餘詩主動提出放棄哺乳參與夜班倒班工作。朱小敏、饒曉、劉夢婷等在身體抱恙的情況下主動要求到一線工作。

疾風知勁草,危難見堅貞。面對疫情,肺病科全體醫護人員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兌現了一名從醫人員“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承諾。肺病科會繼續不忘初心,勇擔使命,抗擊到底。

(來稿:肺病科/李愛霞、吳平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