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在网上瞎逛,浏览到封面这张图,一群兵勇呈稍息状态,身后是高高的大旗杆。有人说,这就是当年保定总督署前的大旗杆,这就是当年保定大办军校时训练的新军。

是,还是不是。这个问题牛黄解读没有详细考证。倒是对这大旗杆来了兴趣。

大旗杆,是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很多老保定都知道,如果谁和谁顶牛抬大杠,掰扯不清的时候,常会冒出这样一句,走,咱们大旗杆底下说说嘁。为什么要到大旗杆底下说说呢?意思是到了大旗杆底下,就算是到头儿了。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夏日里的浪漫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平平淡淡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烟波浩淼

要说这大旗杆,那可得往前猛捯饬。

明朝初年(1368),保定路正式改为保定府。

记住这个年份,保定府——1368。

明永乐年间,大宁都指挥使司由北平(北京)迁保定,大衙门就要有大气派,就是在那个时候,大宁督司衙署按规制建起了这对旗杆,当时是木质的。那时候也没有钢筋水泥,也只能搞个木质的。

让人好奇的是,之前的保定府没有旗杆吗?按常规思维考虑,应该是有的。为什么专门记载大宁都司的大旗杆呢?猜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这大宁都司的衙门级别更大吧。

到了清朝,这里改驻参将署,到雍正七年(1729),雍正特批公帑将这座衙署重修,改驻直隶总督署,旗杆也相应维修。

清帝逊位后,1920年,曹锟驻防保定,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时候,对门前这对腐朽的木质旗杆进行大修,先是拆掉,然后换作钢筋水泥材质的新旗杆。这次重修,大旗杆加高到十丈零五尺,合33.6米,比北京九丈九的前门楼还高出六尺,成为全国最高的大旗杆。

这老曹是怎么想的?还用说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呗,结果后来他还真当上了总统,不仅给保定留下一对标志性的大旗杆,还给保定留下一座光园总统府。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兰蕙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津津乐道

光绪七年(1881)李培祜所修《保定府志》“保定府城图”中标明,总督衙署、布政使司署、按察使司署及贡院门前均有旗杆两根,而尤以直隶总督署的旗杆为最高。

清时旗杆上端约1/3处有一方形旗斗,下收上放,可以站人,其最顶端悬一横杆与地面平行,上挑一长方形红边白底儿彩旗,旗心书有“直隶总督部院”6个宋体黑字,与木质红漆相映衬,雄伟壮观,耀眼醒目。

现在的大旗杆,还有那个大斗子,那斗子里面,是不是也装着什么神奇的东西呢?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时尚农夫

从明到清,再到民国,再到解放,再到现在的新时代,大旗杆就那样直挺挺地矗立在保定古城。

这一对大旗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盛繁荣,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衰颓转折。

这一对大旗杆,见证了直隶总督重为八督之首的威严气派,见证了列强践踏劫掠我中华大地的血泪耻辱。

这一对大旗杆,见证了民国时期变革图强的一次次努力,也见证了军阀混战来回折腾的乌烟障气。

这一对大旗杆,见证了保定这块热土如火如荼地革命洪流,也见证了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新时代。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疙瘩洛夫斯基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旗杆,已经不是曹锟留下的那对大旗杆。

1971年,在那场运动中,大旗杆以扫四旧和阻碍交通为由被拆掉了。大旗杆倒下的那一瞬间,惊起的尘埃不知道弥漫了多少人的双眼,在古城群众的唏嘘声中,大旗杆就那样倒下了。

竖在总督署门前的大旗杆倒了,但是,竖在老保定人心中的大旗杆一直都在。

现在,大旗杆已经成为保定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一个支柱,有这大旗杆撑着,保定人那股子不服气的劲头,一直都在。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大力


时间走到1994年,直隶总督署中路建筑修复工程上马上,工程即将完成的时候,其大门外的附属建筑照壁、辕门、旗杆的修复提到了议事日程。

因总督署地处繁华的商业街,行人多,马路窄,两根大旗杆原址正好在马路中央,复建必然要改道,涉及面广,很难成行,加之辕门、旗杆已不复存在。所以,修复直隶总督衙署工程一开始的设计当中并没作复原旗杆的考虑。

大旗杆是保定府的城标,市民们对它有割不断的情感,随着总督署修复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在询问,要不要把咱们老保定的大旗杆竖起来?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烟波浩淼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孟庆仁

要不要把老保定的大旗杆竖起来?

时任保定图书馆内参室副主任的赵莲芳女士,有心看到1941年的一本河北省刊物上背面印有一张总督署门前的照片,该照片是从总督署西侧马路上远景拍照的,能清楚地看到东西辕门和一对大旗杆以及远处的天主教堂,右侧下方印有“河北省公署秘书处”字样,主动提供参考信息。摄影爱好者张国斌(原乐凯职工),主动贡献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旗杆从不同角度拍下的几张照片。

这些热心的市民都有一个共同愿望,一定要把老保定的大旗杆重新竖起来。

当时的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尊重了广大市民的呼声,一级一级地请示到国家文物局,一开始答复说,大旗杆是民国年间修建的,和清朝的衙门不是一个朝代,不同意修建。

后来几经努力,邀请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于1994年4月来到保定实地勘查。

市民、专家、主管部门、包括当时的陈学曾、马国权俩副市长,一遍又一遍地呼吁、争取,大家都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毛毛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片刻的无题

面对这样的热情,张柏局长表态说:复建起码要有原物参照,并在原来位置、用原来的材质、原来的形式和原来的高度才可以。但你们还要再补写一份请示,经省送国家局批一下才可动工。这里再强调两句:一、要按照我说的四项标准复建;二、国家不出钱。

让干就行,不让国家出钱,保定人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就这样,复建大旗杆的事情就算是过关了。

1994年9月26日,沉睡多年的保定大旗杆又竖了起来。

这件事也说明,保定人有一直有那么一股子劲儿,只要认准了想干的事儿,千方百计都能把他干成。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前面说到大旗杆还有个挺神秘的地方,就是上面那个斗子。

里面到底装的是个啥?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大旗杆旗杆斗上确实是有东西的。 大旗杆东西两根,在东面旗杆斗的西面朝东方的斗壁上,刻有两行文字。

一行“神观其至,福禄既来”八字为行书大字,

下一行“癸酉 保府 赵首谕”,七字是小字,两行横书。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书写人和重建中的保定大旗杆,图片来自网络

施工时将赵先生提前写好的书法,上到旗杆斗有关部位,严格按字体在厚铁上刻写,深度为1.5公分,然后将字涂描三道红漆。

施工时,不便披露,便用报纸贴盖上。施工人员也看不见上面有字,为什么贴报纸,他们也不清楚。

这两句话,不用牛黄解读,大家都明白,这是保定人对历史的尊重,对未来的憧憬。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大旗杆》摄影:大旗杆

保定大旗杆,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竟然比前门楼子还高6尺

大力

最后这张图,是曹锟版大旗杆留下的一截底坐,现在直隶总督署院内保存,和这底座一起,还有一处重修保定大旗杆的碑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览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