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轰炸鲁尔水坝记

1954年,英国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一部名为《轰炸鲁尔水坝记》的电影,电影中主要记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5月16日晚上,英国皇家发出了对德国鲁尔地区执行的“惩戒行动”。

这部电影获得了第28届奥斯卡最佳效果奖的提名,为了显示其真实性,电影主要介绍了炸弹设计者对于炸弹的研究和改良的过程,听起来十分乏味的东西,但是在电影中十分的令人激动。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远不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出名,却造成具体影响的一次“小”战役。

德国水坝竣工

1913年,默内河谷大坝在欢庆仪式中竣工,这个大坝德国花了五年的时间造成,他为鲁尔工业区提供了十分充足的水源,大坝还带有泵站和水力发电站,在有需要的时候,

可以将自己拦截的水利用起来发电。在默内河大坝两年后,还有一个埃德尔河古大坝,他为临近的卡塞尔工业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电力。大家都知道,德国是一个工业大国,而工业需要这个大坝为其提供能量。

英国轰炸德国水坝战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因为抵制不了德国的侵略,于是便在1943年5月16日这一天,召开了司令部大会,宣布要炸掉德国最为重要的水坝,他们称这次行动为“惩戒行动”。水坝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将水资源拦截,为国家工农业提供能源帮助,水坝一旦被毁,该国家将会遭到很大的损失,不仅仅影响工农业,还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于是英国想以这种方式,抑制德国在工业上的领先地位,好进一步让德国能够早日投降。德国深知水坝的重要性,于是对水坝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他们在水坝前设置了拦截炸弹的网子,还在水底也安装了保护措施并且在周围派多部队驻守,但是一切却因为英国研制的新型炸弹而失败。并且因为这次的失败,毁掉了德国200多个工厂,牵连到了20多个城镇,死伤人数多达3万人。英国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52名飞行员也同时丧生于此。

弹跳炸弹的诞生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月后,英国遭受到德国的压制,因为德国的工业发展在全世界是相当迅速的,他的武器装备也十分先进,英国一直处于劣势。在这个时候,英国的一位科学家挺身而出,他正在研究如何摧毁德国的大坝和水电站,并且向军队写信,信中多次强调,摧毁水坝对英国战役的重要性,

于是英国空军在受到信件以后十分的赞赏,委派这位沃里斯教授和军队的调查委员会一起进行相关的研究。

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沃里斯教授对默内水坝模型反复进行研究,但是都没有太大的进展,因为德国对于水坝的保护可以说的滴水不漏的,经过他们精密的计算,飞机需要载40吨当时的炸药,以4万英尺的高度投下,才能有效果,但是当时的飞机最多只能在中14吨,

飞行高度最高也只有2万多英尺,所以想以这种方式炸毁水坝是不可能的。

虽然直接炸弹不可能,但是沃里斯教授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又想了一种新的方式:水下爆炸。水下爆炸的破坏力要比前一种直接爆破的破坏力强很多,但是德军却在上面放置了防鱼雷网,这让水下炸弹看起来也不是明智之举。

但是沃里斯教授却因德国的这个网,而又有了新的思路,这个思路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打水漂。简单来讲就是如果一个石头,用一个倾斜的角度投入到水面上,他会有几次弹跳的效果,然后再沉入到水中。沃里斯马上和专家团队们开始着手研究这种“弹跳炸弹”,认为一个球形的炸弹,如果弹跳力非常的好,这样的话便能够跳过防雷网,最后进入到水下,形成水下爆破的场景。

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虽然论点有了,但是技术显然的不够成熟,于是沃里斯教授开始着手进行实操的研究,先是利用轰炸机制作弹跳炸弹,后来因为炸弹外壳太脆失败,而后又再炸弹的外面加了更厚的防护壳,这样不至于让炸弹还没有落进水里就坏了,经过好几次的不断深入研究,专家们和沃里斯教授都慢慢的坚定了此信念,认为弹跳炸弹一定能够成功。于是他们终于创造了一枚装药量为3500公斤的水下炸弹。

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

由于炸弹过于庞大,没有轰炸机能够放得下,于是再取舍后将轰炸机舱门进行改造并且将炸弹定为直径1.5米。而此时另一边英军空军中校吉布森组建了一个新的轰炸机队伍,中队编号为617,他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训练,再5月16号正是开始了袭击。这次袭击对于他们来讲,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用一种从来没有实战过的炸弹区轰炸一个十分庞大却需精准的目标,

稍有不注意便会前功尽弃。他们趁着没有天黑拍了团体照,因为他们知道此次任务的艰巨,很有可能,自己再也回不了家乡。

吉布森率领第一编队轰炸了两个重要的目标:默讷水坝和埃德尔水坝。第一编队有3个机群各3架飞机,他们先飞抵默讷水坝,对其进行攻击,直到确定水坝被完全摧毁后,带着首轮袭击幸存下来的飞机和炸弹,轰炸德尔水坝。

为了避免德国的雷达,飞机在北海上空保持超低掠海飞行,其间不时的就会再到地面防空炮攻击。探照灯让飞行员看不见地面物体,其中两架飞机撞到高压线铁塔而坠毁。吉布森带着剩下的7架飞机俯冲到默讷水坝上方,在水库的上游投下炸弹,炸弹在水面跳跃3次后碰撞到水坝炸弹爆炸水坝却丝毫没有被破坏。

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随后轰炸机炸了三次大坝,还是毫无动静。当吉布森向总部报告可能会失败的消息时,一次完美的攻击让水坝炸开了70多米的口子,于是轰炸部队一鼓作气的,投下了炸弹,一道300多米的白色闪光柱腾空而起,让很多轰炸机都来不及反应,水将轰炸机一起落入在水中,让人来不急呼救。剩下的轰炸机来不及悲伤,一鼓作气的想将水坝摧毁,继续向水坝投入炸弹,最后在爆炸的水流的作用下,洪水汹涌而下,作战最终宣布“成功”。而其他两个编队最后也以同样的手段成功炸毁水坝。

和平的重要性

最后英国派出的19架轰炸机基本是全军覆没,52名飞行员丧生。但是却真的将两个水坝炸毁,顿时几亿吨水“一泻千里”往工业区涌去,德国下游超过200多家工厂被洪水吞没,并且还涉及到了附近20几个城镇,3万多人再深夜的熟睡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件事情也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二战时,52名飞行员拼死撞毁大坝,洪水喷涌而出,3万人梦中丧生

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是悲惨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成为里面的牺牲者,明明自己没有做错任何的事情,但是生命却不再能够自己把握。由此可以看出,和平的重要性,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只有和平才能够将他们解救出来,唯有每个国家携手并进,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