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今天,無意中看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不禁勾起了中學時代,學習這篇散文的模糊記憶。

懷著憧憬又美好的心情,我忍不住靜下心來,再次細細品讀這篇經典散文。

這次,這篇《背影》帶給我的感受,和中學時代完全不同: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那顆被殘酷社會磨練得越來越堅硬的心,變得柔軟了起來。我的眼睛似乎也被難以平復的情緒所感染,伴著一種澀澀的感覺,眼簾變得模糊起來。

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所寫的一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講述了朱自清離開南京到北京上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給他買橘子的事情。

這篇散文的篇幅很短,文字非常的質樸平淡,講述的事情似乎也是稀疏平常,可是為什麼卻能在中國社會造成這麼深遠的影響?

究其根本,可能正是這種平淡樸素的文學特性,才正中了中國人內心世界最柔軟的地方,勾起了大家最溫暖,最深藏的記憶,引起了無數國人情感的強烈共鳴。

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讀過《背影》的人,無不被文中父親給朱自清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的背影深深觸動: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文中的父親在作者的眼中,身形動作看起來可能有些笨拙吃力,但是那寬闊的背影在作者的心裡卻有如大山一般高大厚重。

而這般無二的背影,似乎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能找尋的到——

記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

那時的我已經成年,由於學校放寒假,無所事事,閒置在家。

一天夜裡,我半夜起床上廁所。我家在農村,那時候絕大多數農民家的廁所都很簡陋,一般位於室外小院的角落裡。

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現在的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那個晚上的寒冷。披著外套的我,剛打開房門,一股凜冽的冷氣流似乎瞬間就奪走了我身上所有的溫暖。月光下,早已掉光了葉子的不知名樹木,枯瘦乾涸的樹枝在風中呼呼作響,好像隨時都會有折斷的可能。前不久剛下的大雪,在地上發出瑩瑩的白光,那是一種令人寒冷的顏色。

匆匆忙忙上完廁所,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鑽進了溫暖的被窩裡,很快便沉入了夢鄉。

不知過了多久,胃部傳來的劇烈的痛將我疼醒,伸出手摸了摸我的身體和頭髮,發現已經被汗水浸溼了。胃病帶來的疼痛,相信有著類似遭遇的朋友,都感同身受。

聽著隔壁房間父親此起彼伏的呼嚕聲,我用雙手死死地按在胃部,希望能減輕像波浪翻滾般不斷湧來的劇痛。

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原本打算撐到天亮再告訴父親,但是最後,我還是繳械投降了。

在父親的責備下,被抽乾氣力的我,爬上了他的背,頂著刺骨的寒風,向兩裡開外的診所行進。

父親也有胃病,而且比我還嚴重,我曾懷疑自己的胃病就是父親遺傳給我的。當然,這種推測,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但我確實不止一次地這麼想過,尤其是我胃疼的時候。

因為常年受胃病的困擾,父親的身體很是消瘦,面色也總是泛著青黑色。

趴在父親背上的我,聽著耳邊傳來的粗重的喘息聲,感受身下散發的熟悉的溫暖,看著雪地上佝僂瘦削的背影,那一刻,我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

這次經歷,將父親的背影永遠銘刻在了我的心裡。每次想起,都覺得心裡很暖。

朱自清《背影》:文字質樸無華,父愛厚重如山,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父愛,如山;

山不言厚重,卻顯其深沉。

《背影》的語言樸素簡潔,樸實無華,用最自然的語言,表達了父親最熱切的愛。

含蓄,可能是中國人特有的天性。在情感的表達上,我們很少直抒胸臆,更多是愛你在心,口卻難開。

在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中,我們的父母有著“嚴父慈母”的角色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父親往往對子女非常嚴格,動不動就橫眉怒目,長此以往,許多孩子便認為自己的父親並不愛自己。

其實並非如此。

相比母愛的熱情洋溢,父親對孩子的愛要內斂含蓄得多。父愛的表現形式,就像一塊古樸的玉石,不流於外表的華美,更彰顯內在的溫潤。

《背影》正是因其情真意切、自然平和的散文風格,將父親的愛表達得深邃細膩、真摯動人,從而歷久傳誦,令無數中國人讀之潸然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