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田地荒蕪,有人說是糧價低導致的,你認同嗎?

河池豪哥


  • 我們先來看下,田地荒著的地區的情況。據我所知一般是在山多田地面積少的南方,附近沒有水源的地方。像是在我家鄉,不少田地都是在山坡上。這種地一般澆水都是問題,有雨水還行,要是遇到乾旱基本上只能挑水去,因為土坡的地面積比較少,很多都沒有修水渠。
  • 這種情況好像在西北也有,當地雨水不充足,水源缺乏。一些有水源的地方像是貴州、重慶,但那邊田地也有不少是在山坡上,無法完成機械操作。
  • 而反觀平原較多的地方,像是我在河南及靠近河南的阜陽地區,在那邊幾年我經常下鄉,春季都能看到一大片綠油油的麥田。
  • 基本上就沒有見到有荒著的田地,每當麥收的時候,都可以看到馬路上那些收麥機成隊的去某個村莊收割。那邊的人均田地是比南方那邊要多,並且都是好幾畝可以實現機械化,種一季也不需要啥管理,在家的老人都可以完成。還有相關的補貼,雖然一季下來,也只能收穫1000元左右,雖然不多但聊勝於無,自然不會讓田荒著不種了。
  • 至於東北人均地更多的平原,雖然我沒去過,但那邊能機械的地方,肯定也會和河南那邊一樣,不會讓地荒著。
  • 還有個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化肥使用過量,或者有其他的汙染,導致了土壤性質發生了改變,從良田變為貧瘠的地。這種地能不能栽活都成了個問題,更別說產量了,自然也不會有人願意在這樣的地裡浪費種子等其他的成本。
  • 最後的原因就是,在一些農村的收入可以靠著租房,或者分紅甚至做其他的生意,有著不菲的收入,你讓這些人去種田,人家根本就不願意。有人願意接手,就給予別人去種,如果沒有人接手,除了老年人,年青的都不願意去種。

綜上所述,地荒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糧價不高,收入不高。多數是因為地太少了,並且都是在山坡為主,這樣的地區,才地荒著比較嚴重。像是在我們當地,人均家庭地都達不到一畝,自己種一些吃的也就算了,多的地也就沒有種的必要了。

我個人覺得有人無視地荒的具體原因,將一些偏遠地少的荒田拿到說事。無非就是覺得在外賺錢不容易,遠離家人。而在家可以陪家人,但作物生長週期長,一年只能種一兩季,平常不用做農活的時候,又找不到短工,或者只想單靠種地來增加收入。

才將地荒的原因歸到了是因為糧價不高的原因,卻不想下,要是糧高了其他的東西就不會高嗎?眾觀各個時期,就沒有單靠種糧,就能致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