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差點把朱棣扔出太廟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德帝駕崩,張太后眼見皇位無人繼承,不得不聽從內閣建議,將正德的堂弟過繼過來當兒子,扶他坐上皇位,即嘉靖帝。嘉靖拜張太后所賜,由地方藩王轉身為皇帝,一場爭權鬥爭也就此開始。

嘉靖皇帝:差點把朱棣扔出太廟

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早慧的人,自幼聰敏過人。從小就開始參與王府的各種事務、祭祀、典禮,因此對於各種禮儀和規範、官場套路都非常熟悉,根本就不是能任人擺佈的人,完全不按照楊廷和的安排走。

按照楊廷和的策劃朱厚熜應該是先擔任太子,然後在繼承皇帝的位置,這樣一來從禮法上朱厚熜就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子侄輩,便於控制。但是朱厚熜到京城後就是不進城,堅持直接登基當皇帝,最終張太后和楊廷和妥協讓朱厚熜直接登基。

嘉靖皇帝:差點把朱棣扔出太廟

嘉靖還吵著要讓自己的母親進宮,不然就不當這個皇帝。張太后沒辦法,只好請嘉靖的生母進宮,以藩王妃子的待遇安置。嘉靖對此非常不滿,隧尊自己的母親為皇太后,貶降張太后為皇伯母。從此,張太后老老實實待在後宮,不敢妄言半句。

即位不久後,嘉靖帝又與楊廷和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肯定一心追認生父為皇帝,舊臣死活不同意,直言上書,說你嘉靖繼承了武宗的皇位,就是繼承了武宗的一切,你就要給武宗當兒子。

嘉靖皇帝:差點把朱棣扔出太廟

嘉靖反駁道:“如果我的生父沒有去世,那麼皇位就該生父繼承,那是不是我的生父也要認武宗為皇考?”這讓舊臣們無法回答了。甚至嘉靖不惜毆打大臣,造成流血事件,十五歲的嘉靖在大臣中借力打力,最終大臣同意追認其生父為興獻皇帝皇考,孝宗為皇伯考。

嘉靖皇帝:差點把朱棣扔出太廟

之後嘉靖幹了一件讓所有人都膽顫的事情,他要將生父的牌位升到太廟。但太廟自古有規定“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也就是說,天子的太廟只能放七位皇帝。作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肯定要放在太廟裡,其他六位是與現任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依次排下。

嘉靖看來看去,要把朱棣的牌位扔出太廟,放在後殿。大臣們跪在地上哭天搶地,最後大臣們將朱棣的廟號“太宗”改為“成祖”,廟號中帶有“祖”字,那是不能動的,就將朱棣的牌位保了下來。嘉靖一看既然朱棣的牌位動不得,就打起了朱棣兒子朱高熾的主意。

嘉靖皇帝:差點把朱棣扔出太廟

這位皇帝當了很多年的太子,太子時期就不受待見,當了一年的皇帝就去見他老爹了,。這個時候也是柿子撿軟的捏,朱高熾的牌位被扔出太廟,放在了後殿角落裡面,而嘉靖順利將生父的牌位升入太廟,並且排在武宗的前面。歷時三年之久的大禮儀之爭最終以嘉靖皇帝的勝利而告終,也代表著明朝從武宗時代進入了嘉靖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