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七星岗位于重庆主城区通远门外,是一个小山岗。有趣的是在晚清的重庆地图上还是标注的“七星缸”,据说是为了储水,以预防火灾。第一次了解到七星岗是上大学的时候,小编的古代文学史老师上课的时候谈到七星岗(我们老师算是七星岗的土著居民了),老师告诉我们七星岗在重庆的通远门外,那里以前是乱葬岗,但是呢他们并不害怕,因为附近有一座金刚塔可以镇魂。

相信重庆的土著居民应该都知道这样一个酒令,“七星岗闹鬼——金刚塔镇邪”,重庆人在喝酒划拳的时候经常都会说到这个酒令。而关于七星岗的故事还要从重庆的通远门说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歌谣,《重庆歌》里的“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从这句简短的歌谣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远门外的七星岗以前确实是埋死人的地方,并且每一次埋葬的人数还不少。

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据史料记载,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众人围攻重庆,攻下通远门之后,在重庆城内大肆屠杀,当时的惨状用“万户萧疏鬼唱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据说,因为张献忠杀人太多,担心扔在江中污染了水源,于是将尸体拖出城外(七星岗)埋葬,因此七星岗也就成了乱葬岗,从那个时候开始,七星岗也就成了让人畏惧的“鬼岗”。

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在这里小编多说一句,以前,去解放碑就叫做“进城”。然而按历史上讲,穿过通远门才叫做“进城”。因此小编在之前说到的城内和城外都是以通远门为界的。

说了这么多,那金刚塔镇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1926年的时候,当时的重庆市市长潘文华提出要加快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模就需要大片的空地,而七星岗成了首选,于是潘文华下令将坟提迁,可化无用为有用。而后,仅一年的时间,就将通远门外的坟全部弄走了,开拓出从七星岗到菜园坝、从上清寺、曾家岩的大片地块,作为重庆新市区,开辟的新面积差不多是旧市区的一倍。

在迁坟一年多时间里,被挖出的尸骨数量太多,于是,什么“修路挖坟、破棺露骨、冒犯神灵”的流言铺天盖地。甚至还有“半夜鬼嚎、怨气冲天”之类的极端传言。而为了让民众信服,市政府就在渝中区修建了一座菩提金刚塔,此塔有浓郁的藏式白塔风格。并且市政府还请来了西藏的洛那活佛指导进行修建,并由佛学家张心若为金刚塔撰写碑文。1931年2月16日,多杰格西主持金刚塔开光大典,为期14天,“每日燃灯数千盏,远近之来此瞻拜者不下百万云”,成为当时重庆的一大盛事。让无数亡魂在青灯古佛的陪伴下得以安息。

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直到现在,这座菩提金刚塔依然保持原貌,即使是在“破四旧”时期,也没人去摧毁它,可能是人们敬畏这座金刚塔。说来也奇怪,金刚塔修好之后,七星岗闹鬼的传言也就没有了。

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菩提金刚塔


七星岗本叫“七星缸”?金刚塔是为了镇魂?

可以说,修建金刚塔是当时重庆最高行政机构迫于“鬼神压力”,而做出的一件顺应民意的事了。而现在,通远门和金刚塔都成了重庆著名旅游景点,其中,这座金刚塔是内地唯一一个由西藏活佛亲自主持修建的佛塔,汉藏结合,中西合璧,文物价值极高。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历史渊源颇多,在那些古老的小巷中总是能给你意外的惊喜。

旅游指南

交通:乘公交到七星岗站下;或者乘地铁1号线在七星岗站下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