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區信訪局年輕的黨員幹部們:“我是黨員,我參加”

沒有誓師大會,沒有請戰書,只有一個通知,不到10分鐘,港口區信訪局就有4名黨員幹部申請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樹起安全屏障,成為這場戰“疫”中最美的信訪幹部。

典型報道 | 港口區信訪局年輕的黨員幹部們:“我是黨員,我參加”

圖為:藍棵在登記出入群眾相關信息


△ “我是黨員,我參加”

2月5日晚上,該局領導在微信工作群發通知“因防控疫情的需要,區委區政府要求我局派4名幹部到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請大家根據家庭和自身情況決定是否參與”。 藍棵是港口區信訪局的一名年輕女黨員,第一個請纓報名參加防疫阻擊戰,看到通知後立即回覆“我是黨員,我參加”。

2月6日,藍棵奔赴防疫一線,參與某小區的半封閉管理,她克服沒有防護服、護目鏡、沒有專業口罩的困難,不畏嚴寒、衝鋒在前、勇敢逆行,對出入小區人員進行測溫,檢查出入車輛,排查返城人員,做好臺賬登記工作,用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切實當好小區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典型報道 | 港口區信訪局年輕的黨員幹部們:“我是黨員,我參加”

圖為:駱麗文在防控點開展工作


防疫阻擊戰中的96後年輕女戰士

駱麗文今年才滿24歲,工作未滿兩年。到防控點參加防疫工作以來,她除了承擔日常的人員測溫、排查工作外,主動要求承擔所在的防疫點的聯絡員工作,負責每天工作情況的彙總、數字的統計、探親返城人員的跟蹤服務及後勤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進入第二階段,對探親返城人員的管控是關鍵,駱麗文每天要撥打200多個電話,對探親返城人員進行跟蹤,瞭解他們的行動軌跡、身體狀況,反覆提醒他們居家隔離14天,工作中經常遇到不明事理群眾的責備、謾罵,受到不少的委屈,但她從不喊苦叫累,始終用包容的心態認真做好解釋工作,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駱麗文用行動展現出了90後的擔當和使命,用青春書寫誓言。

典型報道 | 港口區信訪局年輕的黨員幹部們:“我是黨員,我參加”

圖:陳煜東為群眾測量體溫


△“我不能掉鏈子”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這個時候我不能掉鏈子”。陳煜東是一位年輕的爸爸,女兒剛滿兩歲,愛人是醫務工作者,疫情蔓延以來,他的愛人在抗擊疫情一線連續工作二十多天。

2月5日晚上陳煜東主動要求參加防疫工作。考慮到他的家庭實際情況,領導和同事勸他不要參加。“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單位和家裡的女同志都到一線去了,作為男同志,這個時候我不能掉鏈子”,陳煜東說。

2月6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陳煜東堅守崗位,服從安排,累計共為800多人次測量體溫、檢查出入車輛300多輛次。

典型報道 | 港口區信訪局年輕的黨員幹部們:“我是黨員,我參加”

圖為:潘虹妃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工作


△頭銜最多的“留守”幹部。

潘虹妃是一名90後幹部,負責單位的財務工作。疫情爆發後,單位的大部分同事抽調到一線參加防疫工作,她成為了“留守”幹部。留守期間,她既是財務,又是辦公室負責人、接訪人、辦信人、督辦人、統計員,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確保了單位的正常運轉。


“我們是阻擊病疫的黨員幹部,我們是守護家園的烽火戰士,國家有難,我們要上,人民有危,我們守護。”該局黨員幹部堅信有黨和政府的領導,萬眾一心,科學防治,我們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供稿:港口區信訪局

審核:李林霞

出品:港口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