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一步行动”当作思考,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战国的时候,有个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学生。 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谈起,说当时文王以方圆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创立了丰功伟业。

而如今天下老百姓都苦于战乱,以齐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如能推行仁政,要统一天下,与当时周文王所经历的许多困难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

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欢,犹如替他们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给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获得的效果必定能够加倍。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呢!"

很多人对这个成语故事很熟悉,其实每个人都想把事情做到事功半倍,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甚至没什么人能够坚持去做。这些大道理人人都会读懂,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它的意义。

这个故事的观点跟《搞定1》作者美国 戴维·艾伦提到第三部分事功半倍观点有点相似,通过《搞定1》提到事半功倍,更加清楚事半功倍的方法。

《搞定1》作者美国戴维·艾伦有限公司的总裁。作为一名行政管理培训专家和教育家,他拥有20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被誉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树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并且一直担任甲骨文公司、世界银行、L.L.Bean户外用品专卖邮购公司和QVC购物频道等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

《搞定1》这本书总结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搞定:通向从容之道 ;第二部分,远离压力,提高效率;第三部分,三个关键原则。这本书讲述给读者这些简单和高效的工作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职场上或生活中,适合生活中的宝妈、自媒体、职业人员等。通过作者的详细讲解,清楚自身的问题在哪?

书中的第三部分提到事半功倍四个决窍,让读者更好的掌握方法和技巧能够巧秒用到生活或职场上,利用上产生更加有意义、深刻的影响。


把“下一步行动”当作思考,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养成收集的习惯出现焦虑怎么办?

不知你们有想过收集东西或收集素材,在收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焦虑还有内疚这个情况,相信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情况是太多的工作造成,现在的生活中、职场或学习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每个收集的时候按照之前的安排来收集材料,这个时间点是在收集,由于一种意外导致这个时间点不能再安排收集。

戴维·艾伦说过"焦虑和内疚并不是因为承担了太多的工作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的约定而导致的。"

这种的情绪都是来自别人的,本来自己的事情是能够按约定来完成的,一但出现特殊情况,你去做另外一种事情,并没有再次行动去做收集,一次没有再收集,导致第二天 或第三天都不想去做,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时间过去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养成收集的习惯导致很懊悔。

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情况就消极自己的情绪,影响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这种的情况都是过激的行为,也是一种负面的影响。出现这种的情况有三种的解决方法:

1. 要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的不签订协议

当我写到这里时,无论是子女的教育、还是处理事情也是一样的,在教育孩子时,我可以哆嗦半个小时或超过半个小时,在此才发现自己面对事情的要求太够,才导致自己的时间不够充足。

适当放手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是望子成龙一定能做到的,相信他们能做到的的。

2. 自己安排事情一定要做到已完成

喜欢写手帐或写作人或很多大V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着自己安排的事情,并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并标记已完成。每次把完成的事情并标记已完成,那个结果瞬间让自己更加有成就感。

完成每日的清单都会发现自己进步了,如果一直在写清单并不去做,这样只会导致自己一直都没有进步。

3. 重新安排自己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制定好计划,也会出现变化,但我们应该怎么去化解这个问题?

原本这个计划是安排这个时间,可以重新制定来完成这个计划,这样一来不会因为别的事情导致错过时间就不想完成。

把“下一步行动”当作思考,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把"下一步行动"当作一种思考

每个公司像书中说没人考虑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会议和讨论永无休止。

要认真思考一下"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明确好,这样才会让更加专注做好这件事。现在很多做自媒体的人,他们都是能够明确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比如写作、手帐、画画等等。

在简书上,我认识一个作者叫弘丹,她经常说是从三年前坚持每天早起写作,不停地写,给自己足够时间来练习写作,刚刚写作时,只写400-500字而已,通过写作三年,她重新认识全新的自己,一直执行到三年,写作改变她的生活。弘丹有提过:想成为高效的行动者,因为唯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

让"下一步行动"成为自己的生活必要之一,这样才能给自己一种提高效率。

当你把精力转移到一种可以实施和完成的任务时,就将大大地增强你的精力和方向感。一个行动计划面临着风险和代价,但是比起懒散懈怠所导致的长期危险和代价来说,它们要少得多。    

人们总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我不相信环境,所有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的人都是那些勇于站起来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无法找到,他们就自己创造条件。

很多时候每个人都不会把“下一步行动”当作一种思考,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是这样认为,下一步行动就是每天做的事情而已,没有那么难。

如今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把“下一步行动”当作思考,无论进行多少次下一步行动,都是一种浪费精力。只会让自己更加觉得学习只是一种困扰、疲惫,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这个时候要明确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并思考有没有地方需要修改。

把“下一步行动”当作思考,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只存在两个问题

1) 你知道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但你不知道应该如何获取它,如果这样的话就想办法促成它

生活无法为我们提供皆宜更多的快乐,需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就像从成功的台阶樊登上另一个台阶,不断地萌发新的意愿,亲眼目睹它们,一一实现。

2) 你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那么就制定一个目标  

一时之间,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来完成它, 

理想主义者认为,短期的问题无关紧要。愤世嫉俗的人相信,长期的目标没有什么了不起。而现实主义者认定,短期内已经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工作状况,决定了长期目标的实现。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只是梦想,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界的希望。

很多人写过自己的理想,到头来没有多少人能够完成一个理想,总是感觉很累,总是觉得这些理想离我很远不是那么近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人认为梦想离我很远,不可能做到,还有些人认为自己是没有目标的。

《搞定1》作者戴维·艾伦提到过"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把远大的理想融入平凡的日常活动中去,但其实二者在思维层面上的要求相同。

把“下一步行动”当作思考,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人总是认为普通打工仔不会有成就的工作,看到那些做组长或班长等等,觉得那是他们的运气。很多领导都是看你的工作有没付出,对工作有没有长进心和态度。想要更多的成就感,不要在乎它是什么工位。

《干法》作者提到“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