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姗姗: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

“这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SARS那年90后是被保护的一代,如今我已长成,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刘姗姗

刘姗姗,90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医师。

刘姗姗: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董彩红 萌友 陈燕 唐俊燕/文 采访对象/图

“这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SARS那年90后是被保护的一代,如今我已长成,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这是一位90后的年轻医生刘姗姗的心里话,令人看到了年轻的他们身上的担当,令人心安和感动。

心里有紧张、有害怕、也有激动

疫情刻不容缓,防控就是责任。2月9日,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河南省卫健委大楼前集结出发。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医师刘姗姗,从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到集结出发中间只隔了不足三个小时,经过仓促而紧密的简单准备,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加入了这支英雄的队伍,成为其中一名战士。

接到刘姗姗要出征的消息后,大家都为这个年轻的妹妹担心,作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最年轻的大夫,她反而安慰起大家,“没事,我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冲锋在最前面”。她还很俏皮地说:“我爸妈得知我要去前线,特别赞成,他们说国家养了我们这么久,这时就该我们去奉献。”

父母虽然担心她前去一线的安全,但却毅然坚定地支持她深入到抗疫一线。作为一名90后的医生,虽然她知道前路未知,此时的湖北是最危险的地方。然而武汉医护资源的匮乏和感染人员需要救治的急迫驱动着她毅然前进。

刘姗姗坦言,心里有紧张、有害怕、也有激动。她说:“那里有病人需要我,那里有等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救死扶伤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刘姗姗: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

有时,冻得想紧紧抱住自己

深入战疫一线,紧张而严格的防护培训后,接下来就是实战了,被分到武汉青山区方舱医院,那里以轻症确诊病人为主,但每天面对不同病人的病情变化、接诊不同来源的病人、筛查核酸等等繁杂的事情,让她无时无刻不紧绷着自己的神经,要保护好自己,不能倒下,更要以己所学之长帮助他们一起渡过难关。

工作上她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病患都细心周到。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走路都变得比平时查房困难十倍,呼吸困难是常有的事,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对讲机的那头响起“刘医生,A1区2床体温升高,请你来看一下”、“刘医生,A4区患者想知道核酸检测结果”……她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下。

刘姗姗医生会笑着讲起穿着防护服走路走多了全身湿透,过一会又冻得想紧紧抱住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只有身处一线的她们才能切身体会到的。病人住的时间长了,不少都开始有了焦虑抑郁的情绪,她会紧握他们的手,耐心讲解病情变化的经过,向他们传递必胜的信念。

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

当问及在前线最辛苦的时刻,刘姗姗说,是凌晨2点进舱,那时候是困意最浓的时候,查看完所有病人,处理完医疗文书差不多要2-3小时,因为担心患者晚上会有突发状况,她还是会待在办公区,特别困的时候就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下。

还有一次口罩勒得太紧,导致呼气都变得困难,只能来来回回踱步,转移注意力,但看着患者们都安静的休息了,那防护面罩下的憋闷和护目镜的紧勒对自己来说一点都不算什么。

而且每天收到来自老师、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和鼓励,刘姗姗说“这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SARS那年90后是被保护的一代,如今我已长成,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

刘姗姗:我想接过前辈们身上的重担,成为社会的脊梁。

愿一起赏最美的武大樱花

同事感言: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刘姗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党员,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抗疫最前线。党旗下宣誓的你很美,愿风雨过后,晴空万里,在这美丽的江城,一起赏最美的武大樱花,登巍巍然的黄鹤楼,信步楚河汉街,感受荆楚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