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之中看到,每次社会上出了命案,警方总是下令保持现场完整,静待法医前来验尸。法医这一门行业,令人感到神秘、恐怖、好奇,又充满敬意。

然而,恐怕很少人知道,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法医书籍《洗冤录》,出自我国宋朝大儒宋慈之手。而且英国、德国、俄国、日本都有译本,且被誉之为经典之作。

宋慈,字惠父,福建建阳人,生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在少年时代就喜欢用头脑想问题,是个爱好思想的年轻人。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宋慈进入太学之后,深受真德秀老师的赏识。真德秀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大师,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为人有原则,富于正义感,而且非常爱护学生。

宋慈在真德秀股殷教诲之下,养成了朱熹学派“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的笃实精确的治学精神,他三十一岁中了进士,但是直到四十一岁才踏上仕途,担任南剑州的通判。

当他到达南剑州,正巧遇上荒年,粮价暴涨,饥民遍地,宋慈建议朝廷,征用富户的余粮,用来周济贫民。这件事虽然拯救了苦哈哈的穷人,却惹怒了富豪之家,于是,大户联合出手,捏造事实,硬是把宋慈赶出南剑州,降为提点广东刑狱,即省的一级刑法官。

宋慈被迫调为刑狱,他却不以为忤,事实上,可说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捩(lie)点,因为宋慈嫉恶如仇、守正不阿的性情,正适合担任司法人员。

他上任以后,排除关说,认真办案,一年之内,处理了一百多件悬而未决的案件,惩治了许多贪赃柱法的官员,人心为之大快。

宋慈很不满意当地官员以刑求办案,不论有理无理,先掌嘴再说。掌嘴就是打巴掌,差役这一来一往,猛掴犯人嘴巴,一阵噼噼啪啪二十多个巴掌打下来,犯人双颊红肿,满嘴都是鲜血,熬不住痛苦的犯人,即使没有犯罪,在这种情形之下,经常就招了。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若是有那皮厚嘴硬的犯人,刑狱也有办法对付,宋慈亲眼目睹,觉得十分的残忍,而且施刑的对象是妇女。

拶(zan)指是犯妇的大刑(拶,攒也,意思是夹),拶指是将五根约七寸长的小圆木棍,拿麻绳穿起来,用刑时,差役夹住犯人的五根手指,使劲地一收,十指连心,痛彻心肺,只见犯妇额上汗如豆大,凄厉地大喊:“我招,我招!”差役这才松手,可是,妇人若招得不够完全,刑狱大喝声:“给我收!”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这一收,犯妇身子乱缩乱抖,痛得她整个脸扭曲变形,连个“招”字都讲不清楚,只能自牙缝中抖出一连串的呻吟。

宋慈看到这里,再也看不下去,他长叹道:“无怪古人说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三木指的是套在人犯颈子、手上、脚上的刑具,意思是说,只要善用刑具,何必担心犯人不招供。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他虽然是慈悲心肠,却也不放纵坏人作恶,力求做到“毋枉毋纵”。凡有命案发生,必然亲临现场,监视仵(wu)作验尸(仵作是古代检验尸体的官吏)。

曾经有一回,发生一则自杀命案,原本已可结案,被宋慈看出其中蹊跷:既是自杀,为何伤口是进刀轻而出刀重,哪有人挨了一刀反而力气变大的?于是下令彻查,结果发现原来是土豪杀了庄稼人,买通仵作,把谋杀诬为自杀。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经过了这次事件,宋慈深深体会到科学办案的重要,激起了他研究医学的兴趣。按验尸,原本是世上最无趣,最恐怖,最恶心之事,鼻子闻到的,眼睛看到的,手上碰到的,无不令人作呕三日,而且阴阴森森,鬼影幢幢,让人害怕。

然而,宋慈语重心长地说:“刑狱如果不察,仵作会欺骗你,吏役会蒙蔽你,况且许多刑狱对现场尸体证物,看都不敢看一眼,避之惟恐不及,这样如何能够办案?”

为了推广法医教育,他耗费了无数心力,写下了世界第一部有系统的法医学专书《洗冤录》。提供司法人员,作为办案的参考,也成为宋朝以后验尸必备的专书,甚且衙门里考选仵作,也是自《洗冤录》中随意指定一节作为题目。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譬如清朝末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案子,新科举人杨乃武,勾结一位外号叫小白菜的女子并谋杀其亲夫葛小大。仵作验尸,发现葛小大上身长有青黑霉斑,肚皮上有疱疹,口鼻流血,用银针探指甲,一片青黑,再翻开《洗冤录》,上面写着:“中砒霜之毒者,遍身发小疱,体青黑色,眼睛耸出,指甲青黑。”仵作断定为中砒毒而死。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杨乃武与小白菜在一连串的刑求之下屈打成招,即将问斩。可是杨家人不甘心,多方奔走,到处请托,最后闹到慈禧太后那儿,开棺重审。

在拥挤人潮之中,有经验的老仵作拈起一块腮门骨,仔细一看,便断言:“葛小大是病死的。”全场哗然,仵作不慌不忙解释道:“骨头表面发黑,是潮气太重,长了霉斑,如果中毒而死,骨头内外都是黑色,可是这块骨头……”说到这儿,他拿起锉刀,轻轻一锉,骨头里面一片莹白。杨乃武、小白菜沉冤得雪。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接着老仵作说:“当初验尸错误,是忘了在验尸之前,银针先要用皂角水冼干净,《洗冤录》上写得清清楚楚。”

宋慈的《洗冤录》在宋朝之后,不晓得为多少冤屈平反,一直到今天,《洗冤录》在国内,在其他国家都被广泛采用。

验尸专家宋慈  《洗冤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