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作為廣西東大門,以前是廣西首府,經濟也排名前三,為什麼現在發展大不如前?你怎麼看?

春天不會遠了加油吧


梧州可是真正有著

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

春秋戰國時期

嶺南一帶還都是大大小小的部族

蒼梧郡就已經是一個大部落了

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國後於公元前183年

封趙光為蒼梧王並建蒼梧王城

漢武帝時期統領嶺南九郡

郡治首府地取名廣信

(大概位置是今廣東肇慶封開與廣西梧州)

廣信作為嶺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被譽為"嶺南古都"

唐武德改郡治為州治,始稱梧州

宋朝省級行政單位稱為路

如今的兩廣當時都屬廣南路

但由於廣南路太大

遂以廣信縣為界分拆

以東為廣南東路,以西為廣南西路

廣東和廣西由此得名

明朝改路為府

梧州再次成為兩廣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清朝及民國期間

梧州也是較早成為了對外通商口岸

根據史實

梧州確實是粵語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也是嶺南文化(廣府文化)重要發源地

得益於秦始皇修靈渠連通湘江和灕江

灕江到了中下游叫做桂江

桂江與潯江正好在梧州匯合

匯合後叫做西江

西江流經珠海澳門最終流向大海

梧州扼三江匯流、把兩廣咽喉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一躍成為連接粵港澳和大西南的重要樞紐城市

歷來都是華南著名商埠

當時梧州城裡商賈雲集店鋪林立

江面上千帆競渡百舸爭流

一片繁榮景象

因水而興,因路而衰

當河運被現代交通運輸擠壓後

黃金水道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

高速公路時代與鐵路時代又遲遲才到來

漸漸處於廣西的最邊緣

地理位置等種種因素

使得它既不被親生爸爸重視

同時也得不到隔壁老王的照顧

又跟不上粵西、珠三角發展節奏

於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開始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